数学教师与学生角色把握探究论文|数学判断有多少把握

数学教师与学生角色把握探究论文

数学教师与学生角色把握探究论文 在上这个课之前,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在一块先进行了教研,对课堂上可能 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导入部分,我一开始设计的是让学生到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出一 大一小两艘船和几个人物,然后我出示“可乘44人”、“可乘26人”、“92人”这些信 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可是在教研时大家提出数学课上的时间 有限,导入一定要简洁明了,所以便以“五一期间,淘气和笑笑一行人乘船到海 滨游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乘船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简单明了的语言 开始了本课。老师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引导者,数学老师就要求语言更加简炼。

紧接着,这节课的重点部分:探讨两艘船够么?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船?我 们进行了种种设想。A、学生先提简单的问题,比如:大船和小船共坐多少人? 老师紧接着就问:“谁能解决它?”让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估算一下。这样就可 以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B、有学生直接提出“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船” 时,先把它写在黑板上,再问:“还有别的问题么?”学生也会很自然地提到两艘 船一共坐多少人这个问题,在这里进行列式、估算,转折“刚才有同学提到这个 问题(手指黑板上的问题),你们能够解决它么”。在这一块儿,学生的主体地 位要体现出来,不管学生先出现哪种情况都是可以的,老师在这里要适时适度地 进行引导。

在探讨算法部分,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A、92-44-26=22(人);
B、 92-44=48(人)48-26=22(人);
C、44+26=70(人)92-70=22(人)。这 三种方法都可以,要让学生试着分析每一步算的是什么,A和B是一样的,只不 过是把两个算式合成了一个算式,更简单一些,并且他们两个的竖式也可以一样, 分成两个竖式或者合成一个竖式都可以,在下边进行算法优化时,可以有选择地 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展示可以通过上台板演、展示台展示,甚至可以用说 一说的方法。数学课堂上要体现计算的算法多样化,但是算法优化也必不可少。

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重点掌握100以内连减式题笔算竖式的写法。

老师语言的简练很重要,同样,每一个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语言也是很重要 的。在这节课中,导入部分用的是创设情境的形式,观察动画时采用的时提前提 要求的形式,巩固练习时采用了承上启下的形式(如“刚刚我们不仅帮淘气和笑 笑解决了乘船的问题,并且还学会了用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这里还有一道 连减的题,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出来。”)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关系如何更好地把握,如何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在这次教研的时候很注意这个问题,并且我们今后会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一直 探讨、研究、实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