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安全教育机制研究
高职安全教育机制研究 摘要:文章从蝴蝶效应理论出发,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特点及安全教育的特殊性,探讨了基于蝴蝶效应 理论的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机制的建设:健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对安 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加强大学生安全行 为教育,规范安全行为习惯。
关键词:蝴蝶效应;
高职院校;
安全教育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内屡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 成了巨大伤害。大学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更影响 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显 得更为重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居于第二层次,在个体的发展 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还指出只有当人的前一层次需求获 得满足后后一层的需求才会出现,并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 高职院校的发展基础,学生的安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安全教育, 看似校园里不起眼的“蝴蝶”,却能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变化产生作用,影响着学校 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的前提。
一、蝴蝶效应理论 蝴蝶效应理论是拓扑学连锁反应的一个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气象 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一只生活在热带雨林的蝴蝶偶尔扇动下翅膀,在两周后 将会使美国的德克萨斯刮起一场龙卷风。这是因为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周围的空 气发生微弱的气流运动,而微弱的气流运动又带动着四周空气及其他生态系统产 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极大变化。它表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 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 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从而被称为“龙卷风”或“风暴”;
一个好的微小 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 命”。
二、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 当前高职在校大学生群体主要为“95后”,他们身处信息化社会,见证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网络伴随着他们成长,因而使他们身上表现出了独特的性格 特征。他们思想新潮、紧跟时代步伐、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然而,正处于思想成 熟期和价值观形成期的他们可塑性强、人生阅历不足、缺乏主见、容易盲目跟风 随大流,使得他们易受周遭不良因素的影响。再者,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 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我要求低,缺乏自制力,安全行为陋习多,安全 意识薄弱,叛逆心强,使得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与普通高校相比又具有一定的 特殊性与挑战性,安全教育形势更加严峻。当前,各大高职院校虽也经常在日常 教育管理中开展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但效果一般,学生安全突发事件如失窃、 诈骗、网络贷款、心理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屡见不鲜。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 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重视程度不够。学 校安全关乎着在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决定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当 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着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 缺乏及学院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等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 工作主要由保卫部门承担,学院更多的是构建学生紧急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在实 际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起安全教育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后教育作用,缺乏系统的安 全教育制度,无法履行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职责。另一方面,由于学院对学生的安 全教育不够重视,未能将安全教育纳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只注重学生专 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其安全素养的提升。学院仅有的安全教育是基于某些已 发生的安全事件后临时开设的主题教育,且大都由保卫处老师、辅导员及分管学 生工作的院系副书记来承担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对高职学生 来说无法起到针对性的教育作用。(二)安全教育模式单一,缺乏新颖性。由于 学校缺少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因此,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系统的规划,课程 体系中缺乏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使得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学校接收安全知识 主要是通过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讲座、辅导员说教、文件传输等传统手 段。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系统培训,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传统方式的安全教 育手段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引起学生的厌烦与排斥。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 发展,网络诈骗、兼职陷阱、网络贷款等新型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在学生身上。学 院的安全教育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依然停留在老生常谈的交通安全、宿舍用电安 全、防火防盗、心理健康等知识,教育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 感,吸引不了学生对安全教育内容的注意力,降低了教育效果。再者,单一安全 教育活动决定了教育效果,传统的教育手段往往侧重的只是对学生安全知识的灌 输,忽视了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及安全技能的培训与实践,[1]使得学生无 法正确处理安全事故,减弱了安全教育效果。(三)学生安全行为陋习多,安全 隐患大。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学生不安全的行为习惯是诱发高校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2]以“95后”为主要群体的高职学生在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冲击下,其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 化。正处于思想成熟期的他们,面对各种不良网络信息及社会风气的侵袭,其思 想观念及行为规范也会受到影响。再者,由于高职院校“重技能轻育才”教育理念 的影响,使得高职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 身上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及时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得学生养成了各种安全行为 陋习。首先,对自身财产安全不重视。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意放置手机、 钱包等贵重物品,离开宿舍不随手关紧门窗,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盲目轻信他人 等;
其次,个性张扬、任性、自我的他们,无法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养成了在 公共场合抽烟、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熬夜玩游戏、打架斗殴、人际关系危机等 不良行为习惯;
再者,网络贷款、网络兼职受骗、网购诈骗以及网络外卖和流动 摊点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各种构成安全威胁的行为都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 发展的“蝴蝶”,给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三、蝴蝶效应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建设 蝴蝶效应理论认为: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周围事物 的相应变化。高职院校应注重安全工作细节,防患于未然。学校在日常安全教育 中应明白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抓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蝴蝶”,把握细节,防微杜 渐,形成大局意识。(一)健全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 程度。首先,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健全安全稳定工作管理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将学校的安全责任细分并落 实到个人,充分调动学校全体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保障机 制,建设从学生寝室、班级、专业、年级、系部、学院到公安消防部门的信息联 动机制,[3]将威胁学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扼杀在萌芽中。其次,高职院 校应提高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提高学生的 安全素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其融入到学校日常 教学管理中,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安全技 能培训与实践,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再次,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高职院校与公安、消防、 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引导广大学生识别危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应急处理 能力和抗挫能力,控制和减少学生意外事件的发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安全知 识与安全防范技能,切实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二)更新安全教育理念,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当前高职学生不止面临着传统的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和防火防 盗安全问题,同时还受到网络时代带来的安全威胁,如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网络贷款等新型安全问题。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转变安全教 育理念,更新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安全教育除了通过课堂教授之 外,还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活动,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其文化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如:学校可开展安全 技能培训、校园安全情景剧比赛、宿舍火灾逃生演练等。同时,开展安全教育活 动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时间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 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此外,针对大学生依赖网络的特性,充 分利用易班、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相应的安全宣传教育,在网络媒 介上向学生发起安全教育行动,动员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到学校的每 一项安全教育活动中,使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 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的教育模式,真正推动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行为教育,规范其安全行为习惯。人的行为是意识指导下、 主动自觉的行为,意识决定行为。因此,要规范大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就必须 先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行为意识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堂安全知识的系统讲授和 课外学生活动第二课堂的参与,帮助大学生掌握扎实的安全知识基础。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管理,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和强化对大学生 校规校纪的教育,将大学生的安全行为纳入到学生素质培养考核指标体系中去。
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工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规范大学生安全行为的重要性,自觉 树立表率意识,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一经发现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应及时给予纠 正。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主观能动性,积极 带动优秀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对身边不安全行为习惯起到指正与监督作用,在 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学校应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安全校园文化氛 围,合理利用广播、网络、校园宣传栏等多种平台开展多样的安全文明行为宣传 活动,促进高职学生自觉养成安全文明习惯,提高自身安全文化素养。
作者:张少明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