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思想品德教育_思想品德教育

探析高中思想品德教育

探析高中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高中是承接初小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 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学生生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 对滞后”。与大学阶段相比,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更高的可塑性。本文以高 中生的视角,探讨分析了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青年;
高中阶段;
思想品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 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 族就有希望。”如何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 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高中是承接初小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 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学生生理迅速走 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与大学阶段相比,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 更高的可塑性。因此,高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中的思 想品德教育是否真正满足时代需求呢? 二、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分析 思想品德教育既要考虑社会传统、时代发展等宏观因素,也有家教家风、 学校教育、个体认知等微观因素。现如今,学校教育一直是培养高中生思想品德 素质的主战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效果并不尽 如人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德 育实际地位不高,重视科学文化素质轻视思想品德素质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造 成这一现象是由于高考压力使得社会和家长对高中学校的评价仍然以升学率和 高考成绩作为重要的衡量尺度。考虑到招生生源和学校声誉,部分高中的主要工 作必然围绕高考这一指挥棒转。教学重点唯高考是从,不是高考主科就不上心, 教学内容“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重要”,教学手段重形式、轻效果,德育措施乏 力。而在部分文理仍然分科的地区,学生对待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态度存在明显 的差异。对于文科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是高考捞分的工 具和“敲门砖”。学生对待思想政治课的态度过于务实,缺乏对思想品德的实操与 生活中的体会。而理科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轻视现象,部分理科生甚至有厌 学情绪。第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这突出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缺乏层次性,教学目标整齐划一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部 分高中德育工作的方案设计更多只考虑年级因素。这一做法尽管便于高中日常的 教学管理,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高中生个体在认知水平、思想境界、道德意识、 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中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高。此外, 高中德育目标“说得多,做得少”,教学安排学术味太浓,理论性太强,内容远离 高中生的生活实际,部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思 想品德教育多流于形式。高中的思想品德教学大体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 两部分。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击 了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思想品德教育流于空泛。而 实践教学中,很多高中虽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在组织和落实过 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很难调动起全体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自觉性。

其结果,很多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只满足于拿到学分的最低 要求,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过多地注重表现效果,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缺 少对教育效果的综合考量。此外,社会不良风气与网络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 上抵消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整体看,当前高中生的培养存在重智育 轻德育、重理论轻能力、知行脱节的缺陷。《思想与行动的连贯性》一书的作者 保罗萨伽德曾指出,连贯性为知识提供来源和基础。根据他的理论,高中生与大 学生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信念之间是相互支持和彼此连贯的。可以说,改进我国 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缺陷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 平的关键。

三、改进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提议 首先,根据国家的人才需求,明确高中德育教育目标定位的多层次性。今 天的高中生都是生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一代高中生。可以说,受开放社会和 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这一代高中生在思想观念、理想抱负、道德意识、责任意 识、价值目标等很多方面是多元化的。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也必须是多 层次性的,才能满足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其次,建立全面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评价体系,以发展的视角,给予学生 正激励。正确、中肯、客观的思想品德评价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正激励作用。

根据在校高中生的特点制定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 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而且还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政 治立场,培养社会责任感。再次,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要以科学发 展观为理论引领,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通过引进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思 想品德教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教学应更多运用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 富于时代感的教育形式,以“内吸、反思、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参与 感和获得感。

第四,减少教师的“单向说教”,增加学生的“知行实践”,制定少说多做的 德育教学目标,适当减省形式化的“语言独白”,教学内容应以各种活动为主,以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为目标。高中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培养新一代“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的根本保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 本”的教育理念,我国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才会培养出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这一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