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律背反 自我消解 [论文摘要] “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术语由政治学概念与文学概念拼合而成。

其内在特征存在四重二律背反。导致了20世纪30-7O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与创作 实践中的冲突、背离与自我消解的历史必然。

当下重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似乎不合时宜,因为作为一种文艺思潮 、 创作方法或批评标准,其使命早已结束 ;
但若把它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 重要概念或“基本骨架” 看。时空距离正好提供了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冷静态度和 阐释空间。论者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内在特征馐存在四重二律背反.出于 “宣传”“大众”“理想”的政治需要而摈弃了客观性、抽象了典型性、消解了个体性, 一步步贴近虚美变形的 “浪漫化”,最终导致 了自我消解。追昔抚今,尽管康德 早已指 出人类理性认识 的局限和二律背反的必然 。但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基 本概念表述的规范性,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真实与训诫的张力—— 对“客观性”的消解 “客观性 ”是 现实主义 的标 志性口号。广义上来说 ,现实主义重视描 写 自然 。讨论的是艺术与实在的关系,但作为时期概念则限于 l9世纪现实主 义。对现实主义的反思几乎与其滥觞同步。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者亨利·詹姆士 已经认识到方法上力求客观,但实践中难以完全实现。也是在这一点上,韦勒克 毫不隐讳地指 出,所谓客观再现中“就蕴含或者隐藏着说教。从理论上讲,现实 地完全再现会排斥任何种类的社会目的或宣传……在描写与开出药方、真实与训 诫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不能在逻辑上加以解决”③。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要求作家描写生活“应该成为的样子”,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教育劳动人 民”,实际是说作家不要客观地反映现实 .而要通过艺术来进行党性教育甚至美 化现实。真实与训诫 的矛盾不是在被克服,而是在有意扩大。

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 “典型性”的异变 贺拉斯“类型说”、19世纪德 、法文学史指称神话传统中具普遍性的伟大 人物、巴尔扎克、乔治·桑和丹纳谈论的“社会典型”。以及别林斯基强调的具有 时代特征的人物 .甚至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经典定义,“典型”指的都是“个体的人”。然而,从杜布罗留勃夫开始,“典型”被抽象为“正确思想 ”。社会 主义 现实主义的权威解释者谢尔宾纳则变换为从“大量现象、性格和生活的特点中选 择最本质的、最典型的东西”⑦“典型”成了由现实过渡到理想、由现象过渡到本 质的桥梁。如果作家没有按照正确世界观的指导对现存事物加以创造性地再现。

那就是站错了阶级立场。其作品及人物也就不具有典型性。由此,“典型”“典型 性”成 了中心政治问题 。

" “五四”新文学和“革命文学”尚未涉及典型人物 的塑造 .“唯物辩 证法创 作方法 ”以概念化 、公式化 的机械方式表现阶级“本质”。也没有塑造出典型人 物性格:直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才开始了对 “典型”问题的关注 。擅长 描写都市恋情的茅盾开始 自觉运用阶级分析法 .“全景 式”地把握中国政治经 济整体面貌。几组阶级对立关系的描写成为了《子夜》(1939)的结构重心,而丁 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对阶级斗争场景和典型人物命运的处理,显律背 然得益于《讲话》的纲领式阐发:“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 比 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 遍性。”⑧按照六 个 “更 ”的评 价标 准 塑造 出 的“典型”人物 。不在于他真 实可感 ,而是可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与理想相关 ,当然只能 以光 明 和歌颂 为主 ,以正 面人 物 为主 。“十七年 ”文学 对英 雄形 象 的集 中塑 造 .以及文革 中“三突 出”原则 的确立.都是这一推理的延续。

三、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悖谬—— 对“浪漫化”的引入 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论述始 自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它确立了苏 俄文学理论体系的文学本质观:文学是阶级关系的忠实反映。文学的功能是阶级 宣传的手段;
并把浪漫主义分为“个人主义的浪漫主义”(消极 浪漫主 义 )和 “社 会性 的浪漫 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 )。作 为艺术思维 和艺术表现的基本原则 ,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没有高下之分。在“社会主义”这个哲学世界观范畴的概念 掩饰之下,苏俄文学理论大肆借用 “浪漫 化”手段—— 18世纪末 德 国浪漫主 义诗人诺瓦利斯的主张:“浪漫化不是别的 。就是质的生成 。低级的自我通过 浪漫化与更高更完美的 自我 同一起来 。所 以。我们自己就如像这样一个质的 生成飞跃的系列 。”⑨日丹诺夫主张革命 的浪漫主义应当作 为社会 主义现 实 主义的一 个组成 部分 ,高尔基在《论流畅》中更称革命浪漫主义为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的化名。用“浪漫化”手法将无产阶级世界观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 法统一起来,这种主观处理对中国影响至深。

起初.“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辩证物法创作方法”的批判武器被引入,用以驳斥辩证唯物法创作方法将哲学方法与艺术方法混淆.将阶级 的世界观转 化为呆板的艺术创造法则 。然而,论者认为这两个概念存在同样的弊病:用“抽 象的烦琐哲学的公式去绳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对于一个作品的评价并不根据于 那作 品的客观的真实性,现实主义和感动力量之多寡,而只根据作者的主观态 度如何,即:作者的世界观(方法)是否和他们的相合。他们所提出的艺术 的方 法 简直就是 关 于创 作 问题 的指令,宪法。” 周扬这段批评唯物辩证法创作 方法的文字.完全可以用来指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缺失:以哲学认识论取代审 美认识论.用世界观的正确与否来评判艺术水准的高低.从而造成对作家创造性 的规范拘束。并不惜以政治斗争、群众斗争等“组织惩罚”的形式处理文艺问题。

《讲话》反复强调文艺工作者的“立场 问题 、态度问题”.强调“动机”和“效果 ”, 意指为了确保世界观的“正确”.为了达到宣传普及的社会效果 ,思想大跃进式 的“浪漫化 ”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由此,才会有 1958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 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原则 的出炉,茅盾更直接把周扬 曾定义的“英雄 主义 时 代”代之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时代 ”⑩,把英雄 主义 的理想推 向共产 主义 的 憧憬。不管周扬、毛泽东、茅盾如何表述,其实都采纳了“浪漫化”的操作程式:
赋予普遍的东西本质的意义.使落俗套的东西披上神秘的政治外衣,使熟知的东 西恢复未知的尊严 ,使有 限的东西重归无 限—— 这样 ,才能达到“更高更完 美”的“质的飞跃 ”。

四 、个体与群体的拼合——以“人民性”为标准 文学批评的“人民性”概念同样取 自苏俄。别林斯基把“人民性”理解为民 族性,杜勃罗留波夫解释为“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服务”,并首先将人民 性 与现实主义联系起来 。对 “人民性 ”的阶级分析则来 自列宁关于一个时代 有两种文化的理论 :统治阶级的文化和被统治阶级的文化。所谓“艺术是属于人 民的”——“人民”指的是“广大劳动群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 “用社会主义 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使得人民性与阶级性、党性的联系更为紧 密。

" 1918年胡适发表《论易 卜生主义》,宣扬“个性”“个人的自由独立精神”“不 从众的主体性原则,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从个人做起”的“人道 主义”文学 精神 ,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努力接 近西方人文精神的主观意图。然而很少人注意 到,周作人在首倡之初业已声 明.“人 的文学”更愿意写 “正面的”“理想生活 , 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这多么接近无产阶级的文学设想 !由“个体过渡到“群体 ”. 由“人 的文学”“平 民文学过渡到“普罗文学”.没有任何 障碍。革命文学主将要求作家题材“从英雄主义的个人主义转到集体主义”(钱杏郦 《一九三。年一月创 作评》);
茅盾则将五四空泛的“为人生”具体限定“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现在 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
瞿秋自从“党的文学原则”的政治高度规定文学不是个 人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 支 学术语的四重的 ,而应成 为无 产阶级总事业 的齿 轮和螺丝钉。由此,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从理论准备上彻底 由“个人 ”转 向了“集 体 ”和“阶级”。集体如何体现呢瞿秋白的回答是集体等于大众,又具体代指“普 洛大众”“工农贫民无产阶级大众”@。进一步演进,“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 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这里的“大众”是 有着严格等级区分的集合概念,包括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四个等 级。历史的主人和革命的主力则是工农兵,文学宣传普及的主体和对象也应该是 工农兵.因此要以“人民文学”“工农兵文学取代“人的文学”,同时颠覆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的启蒙地位。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人民性”标准,促使大部分作家 迅速转换话语方式 ,以“人民知识分子”的身份激情礼赞群体力量。长篇历史小 说高峰过后,短篇小说、朗诵诗和秧歌剧 日渐昌盛.贺敬之、郭小川的政治抒 情诗和刘白羽、秦牧、杨朔的抒情散文模式 。其抒情主人公 “我”实质是“人 民 性 ”的表征 ,而样板戏 的政 治寓言更是党性 、阶级性 、人民性 的“集体狂 欢”,与新文学 的初衷背道而驰 。

注释:
①孟繁华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来源与在中国的接受”,载《广播电视 大学学》1998年第 4期。

②参见陈顺馨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安徽 教育出版社 20o0年版 ③[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第 232—233页,张金言译 ,[杭州]中国 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

④俞平伯:“文艺杂论”,载《小说月报》14卷 4号。

⑤④周 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载《现代》 第四卷第一期。

⑦谢尔宾纳 :“文学与现实”,载《文学理论译丛》(第一律背反辑合订本) 第240页,[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6年版。⑧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3、851页,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⑨诺瓦利斯:《断片》,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第3页,山东文艺 出版社 1986年版。

⑥文艺报编辑部编:《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第33 页,作家出版社 1958年版。

⑩《瞿秋白文集》(第三卷)第 1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