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 摘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必 经之路。苏南作为中国发达地区之一,其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就近、集中 于二三产业、亦工亦农和城乡统筹为主,但要实现进一步转移,仍受传统观念和 生产方式、低下的文化技能、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 就需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就业体制、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业等方 面,推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关键词:转移;
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
问题与对策 转移农村劳动力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破解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 率尤其是就地转移率越高。2007年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就业 转移率达77.1%,其中就地转移率约占95%左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 有利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而且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城乡发展、缩减区 域差距。因此,研究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将对广大发达和欠发达 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南地区农 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逐年提高、态势良好。概述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地域上以就地就近为主。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以就地 转移为主。据统计,至“十五”期末,无锡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人数为116.4万, 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96.1%,而跨省、市就业的仅为4.7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 3.9%[1]。另据常州市的调查显示,2004年已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76.6%,向 乡外、县内转移的占10%,向县外、市内转移的占5.4%,真正到常州市之外务工 的仅占8%[2]。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速、农村经济增长带的出现和工业园区 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向市(县)、区及中心镇集中转移的趋势日渐加速。

2.在择业上以二三产业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农民的择业结构已由一二三 产业转向二三一的产业顺序。据统计,无锡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别 占农村就业总数的11.8%、、61.2%和27%[1]。常州市从事第二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占39.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3%[2]。但在第二三产业中,又以工业制造业 为主,具有极强的同质性。

3.在操作上城乡统一管理服务。目前,苏南地区已基本建立起城乡统一的 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无锡市已将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职业介绍 和培训网络、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覆盖和延伸。目前, 全市36个街道、54个镇都已建立起劳动保障所,社区和村设有劳动保障工作站;

到2007年全市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已达79.8%、农村各类社会 保障综合覆盖率已达87.5%[3]。

4.在身份上以亦工亦农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民,多以兼 业为主,其身份大多未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大多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平时在工厂 做工,或从事非农产业;
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 亦工亦农型农民。

二、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尽管苏南地区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农村劳动 力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但是,要进一步实现农民的有效转移,还存 在以下制约因素。

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传统生活水平和根深蒂固 的小农意识的影响,苏南地区的农民大多不愿到外地就业,满足于小富即安。据 调查,在苏州市需要转移的50万农村劳动力中,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0.05万人[4]。

同时,仍有部分远离城镇的农民习惯于以土地作为终生依赖,从而制约着农民非 农化转移和向外转移。

农民偏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苏南地区一些 领域出现大量紧缺性技术岗位与过剩性劳动力供给无法有效对接的结构性矛盾。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低下。据调查,无锡市初中及初中以下 文化水平的就有10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4.6%,在岗技能型人才占全市 从业人员的比例尚不足8%,农村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不足4%[5];
苏州市拥有职 业技能的农民,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0.52%,其中具有技能等级的占职业技能人 员的58.86%和农村总劳动力总的6.19%[4]。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 快了对传统农民的淘汰速度,而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则 日趋强烈。三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第三产业的用人要求,已由单纯体力型、简单操作型转向智 力型、技能型。显然,若不提升农民文化技能,“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 矛盾将更为突出[1]。

激烈的就业竞争挤压了农民的转移空间。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 就业形势,使得苏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深受挤压、难度加剧。其一,逐渐增 多的失地农民加大转移难度。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苏南地区失地农 民大幅增加。据统计,自1990年到2005年,苏州市共有56万农民失地,其中因失 地而失业的农民10.72万,占农民总数的19.1%[6]。其二,外来务工人员挤压了本 地农民的就业空间。由于外来劳动力一般能吃苦耐劳,对工资福利要求低,因而 成为一些企业的首选对象。其三,每年扩增的高校、技校毕业生,也相对加剧了 农民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城乡二元结构阻滞了农民非农化转移的进程。当前,已实现非农化转移的 农民,无论是福利待遇上,还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上,尚比不上彻底的、真正 意义上的城市居民[7]。究其根源,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及其严重影 响。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认为农民离村进城纯属市场自发 行为,政府没有必要加以组织或干预,由此造成进城农民得不到对称、有效的转 移信息和完善的服务平台。其二,在制度安排上,广大农民在就业培训、市场服 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长期得不到国家就业总体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和扶持, 进城就业无法与城镇劳动力公平竞争、同工同酬,成为徘徊在城乡之间的“边缘 人”。其三,在身份地位上,仅限于农民就业方式、内容和地点的变化,而非生 活状态和文化心理上的根本转变。其四,畸形发展的城市化,使得城市基础设施、 人文环境等方面对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不堪重负[8],从而阻滞了农民向城市转 移的进程。三、加快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 场运作”下,从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等 方面,合理、有序、有力地推动这一进程。

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制,为农民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有效保障。长期的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在享受就业服务方面,存 在较大悬殊,严重制约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亟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打破就业壁垒,实现就业“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城乡联网、信息共享”, 形成城乡劳动者“一站式”就业服务网络管理体系。其二取消限制性就业政策和不 合理的收费项目;
实行劳务信息共享,为农民跨地区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条件。其三,将城乡之间、不同省市之间的社保体系联网,实现农民失业、养老和医疗 保险等个人账户跨省、跨地区兑现,解除其异地就业的后顾之忧[9]。其四,逐 步实现工资工时、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政策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有效接轨。

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将农民转移到农产品 加工、销售和服务等行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重要形式。一要 依托城市在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大力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形成具有江 南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二要给予规模经营大户在土地流转、经营等方面更 多的政策支持。三要积极吸引工商企业或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农业,发展各类为农 村和农民服务的二、三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 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高低。加快建设小城镇,不仅可以带动 农村建筑、运输、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 的就业机会和转移空间,而且可以向农村传播城市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念,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为农民转移提供素质支撑。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 回报率比物的投资回报率要高得多,所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当务之急是,提 高农民素质。一要逐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一定 劳动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要实现总量就业向素质就业的转变。对有就业 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分层培训和定向培训,使其掌握几门 专业技能,熟悉务工经商的政策法规。三要结合产业升级之机,引导农民树立人 力资源观念、增强自我开发意识、加大对自身素质的投资力度。

此外,还可鼓励农民携带资本到外省市(县)或外国创业,为农民转移就 业增辟新的空间、寻求无限机遇,形成“百万农民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的富 集效应,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缩减区域差距、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