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国内外关于地铁站内标识系统的相关成果以及实践经验,阐述了地铁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理念,标识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必须要以人为本。通过对南京市地铁车站交通标识系统的调查和深入研究,从标识的设置、标识体系、标识的色彩等相关方面对其设计与设置的特点加以评析,并提出需要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地铁;交通标识;设计理念;功能
在城市交通立体的今天,具有高效、快捷、廉价特点的地铁已成为城市运输的重要载体,大人流量要求地铁站内标识系统的设置更高效。有效规范的公共交通导向系统是交通疏导的灵魂,因此,地铁站内交通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安装不能轻视。
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涉及面广,,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国际标准,不同国家、地区、城市根据其不同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乘客心理、传统禁忌而各不相同,如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城市地铁的标识系统设计上就各不相同。但有些国际公认的准则为大家所采用,如标识颜色: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命令,绿色表示安全等[1]。
从我国一些城市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的总体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着导向标识设置、设计不科学,可持续性差,缺乏统一规划等。为此国内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相继投入资金对已有的导向标志进行了改进或者重新设置。笔者以南京市地铁为例,调查地铁车站的交通标识系统,以期对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有所。
1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理念
交通标志是由图形、文字、特定颜色及几何形状组成的标识牌,向道路使用者传递警告、禁令、指示及指路等的交通管理措施。在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交通指示标识。心家告诉我们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的本性之一,在易识别的环境中人们感到放心,当人们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会感到不安。在封闭的地下空间中,人们很容易在规模庞大的地下建筑中迷失方向,而交通指示标识能为人们提供地下建筑的整体情况,明确自身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为人们指明方向,帮助人们寻找恰当的路线到达目的地,也使人们对地下建筑的总体组织原则有所了解。
在设计交通标识时,必须首先要考虑标识的视认性,保证它在不良的视觉环境条件下,能容易地被驾驶员或行人发现并迅速地认读,以保证交通安全,这才是交通标识设计的宗旨。因此交通标识的设计应遵循下面一些设计理念:
1)保证交通标识的醒目性和区别性。标识系统在视觉上一定要醒目,重要的标识要能达到对人的视觉有强烈的冲击效果。醒目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标识上的文字、符号等要足够大,以便人们能从一定的距离以外就能看到、读出。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只强调一个“大”,而忽视标识自身尺寸与所在空间尺度的协调,因为标识还有一个功能是对地下空间环境起着美化和点缀作用。另外导向标识必须和其它类型的标识,诸如广告、告示、商业标志和其它识别标志等区别开来,以免人们混淆而到方位方向的确定[2]。
2)设计要规范性和国际化。标识系统设计的规范性是指用以表达方向诱导标识信息内容的媒体,如文字、语言、符号等,必须采用国家的规范、标准以及国际惯用的符号等,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另外,对同一类型的地下空间设施,其方向诱导标识的设计风格也应保持一致,形成一个较为稳定一致的体系。
3)内容要确切并且简单便利。内容的确切性是指方向诱导标识上的内容应该采用专门用语和正确的内容,所指内容尽可能具有唯一的理解性,以免引起人们的误会。简单是指方向标识上的词句必须精简、明确,尽可能地去掉可有可无的文字,让人一目了然;便利是指人们在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就能方便地阅读和理解标识上的内容,而不必停下来驻足细看,造成不必要的人流阻塞。
4)要以人为本,完善交通弱者的方向指示标识。交通弱者的方向诱导标识是一种专用的标识,它采用专门的材料和特定的符号设置和设计标识。完善的交通弱者的方向指示标识不仅为他们安全、方便的移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5)标识的位置要一致化、系统化。标识系统应该设置在能够被预测和容易看到的位置,以及人们需要做出方向决定的地方,如出入口、交叉口、楼梯等人流必经之处,并且其位置宜统一,使人易于寻找,应连续地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序列,人们不需要搜寻整个空间,而只需注视部分固定的区域即可找到方向标示,其间不能出现标示视觉盲区。
6)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处理。一般的出口标识可设置在出口的上方,但是如果考虑到出现意外的情况,如火灾,烟雾向天花板聚集,出口上方的标识可能被挡住,则需要在主要疏散线路的出口附近的较低的位置处,再设置出口标识。设置交通标识系统要达到的效果是:在标识系统设置好以后,能“主动”地指挥人群的合理流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人们来寻找、发现。
2南京地铁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
地铁车站必须给乘客提供清晰、易懂、正确的导向系统和使用指引。“功能第一”是地铁交通导向标识设计的第一要素,迅速传达信息,导向明确无误,便于行动者准确快捷的判断是它的主要功能。南京地铁目前投入运营的有地铁1号线,正在建设的有地铁1号延长线和2号线,通过对地铁站内交通标识的调查以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表明南京市地铁站内交通标识系统的导入整体上来说是合理的,这个项目的实施体现了人本思想的雏形。南京地铁一号线导向标识系统有如下几个特点。
2.1交通标识牌的规范性和国际化
南京地铁交通导向标识的设计,如文字、语言、符号等,采用国家的规范、标准以及国际惯用的符号等,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图1的引导出站标识牌和图2的禁令标识牌,都采用了中两种文字,这也是反映南京城市的文明程度、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具体体现。
2.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
在每个地铁出口处都有巨型的阿拉伯数字的出口编号(见图3)、“地铁线路图”标识牌(见图4),显示出口相关的道图2 禁令标识牌路路名和地面重要建筑以及公交换乘信息,帮助乘客检索当前地铁位置和地面上的综合信息,这些措施能有效地缩短客流出闸机后的站厅滞留时间,保证了人流的有序、快速的疏散。另外设置了残疾人专用电梯、盲道等,完善了交通弱者的方向指示标示。
2.3系统性强有连续性、一致性
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与设置风格保持了一致,其材质、形式、规格、色彩都比较统一,形成一个较为稳定连贯的体系,能有效的指挥人流的连续移动。从地铁站外主要道路口设置的醒目行人指示牌(见图5),到站内售票、问讯、票价、进站、乘车方向、地铁线路图、列车明确而清晰的指示牌,以及站台上、车厢里先进的LED屏(见图6)和等离子视讯系统显示列车到站时间等等都表明了南京地铁导向标识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每个乘客在使用过程中只要留意头顶前方悬挂的导向标识牌就能顺利完成出行的旅程。
2.4标识牌信息简捷、清晰
导向标识系统的主要功能引导乘客安全、顺利及迅速地完成整个车站的旅程。过多、繁杂的信息,或是其他不相关信息的设置,容易误导乘客,引起使用者的不便,甚至造成混乱。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采用了简单明了的名称和编号以及线形指示标识系统(见图7),统一使用地铁线路的颜色,所有车站采用标准图像、文字和颜色,每个标识种类均采用统一的图形及布置,结合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乘客的心理及视觉要求进行设计,满足了乘客疏散的主要功能需求。
如图7所示,线性指示标识牌上标注有箭头和下一站站名,适合了地铁线性空间的特点,准确的指示和标识了空间的身份和特点,使人明确和顺从了方向的决意。
2.5标识牌的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美观、新颖、含量高
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平面设计和造型设计充分体现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心、色彩学、美学等多学科运用,并考虑到地铁多线运营、维护检修等多方面因素。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监控指令可由串联排接口或脉冲硬线信号实现与进出站闸机、电动扶梯的联锁功能。在操作上,控制员可做个别或组群模式控制,方便快捷,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单一电脑指令,控制紧急标识及相关机电设备,大大提高运作效率。
3完善南京市地铁站内交通标识系统的思考
设置、设计合理的标识导向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量,减少乘客重复的询问,给乘客的乘车带来方便。为了更好地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以及对正在建设的南京市地铁2号线有所帮助,笔者认为南京市地铁站内交通导向标识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出入口的布置要合理。地铁站主要通过出人口与外面联系,出人口的设置对乘客正常进出站和事故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布置太多的出入口让乘客不易定位、定向,因此在满足正常的功能需求下,应精简出入口数量。
2)注意导向牌颜色的合理。对世界各国许多城市地铁导向系统的调查中发现,在色彩的设计上大都采用了对比强烈、易见度高、易于记忆的色彩搭配,并且导向牌颜色的设置具有系统连续性、区别性。
3)正确设置和应用逐级导向牌。随着南京地铁交通的形成,多条线路在同一车站交会的换乘站也会越来越多。因此设置逐级引导的导向标志,通过逐级引导,达到对进站、出站和换乘乘客逐级分流,很有必要。
4)地铁站内与站外的导向系统要合理衔接。南京地铁的站外导向设置主要形式为独立设置,由于指示牌本身尺寸不大,加上受周围的环境及流动物体的遮挡,不能很好地指示地铁车站的位置;并且乘客出站后,缺少公交换乘信息牌的指引。建议在地铁车站,特别是换乘站的每一个进站口,都增设醒目的标识牌,显示站内以及周边公交线路等相关信息,合理引导步行流。
4结束语
好的公共导向系统能够提高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它在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同时,已成为城市景观中亮丽的点缀。随着南京市地铁交通网络化的形成,以及轨道客流量的大幅增加,对站内交通标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设计家们应加强对交通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规范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努力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改善得更具功能性和更加人性化,以适应今后线路网络化的方向,整体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
[1]SterlingRL,CarmodyJ,Undergroundspacedesign[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1993.
[2]王保勇.地下空间方向诱导设计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科学版,2002,30(1):111-115.
[3]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北京:建筑出版社,2005.
[4]唐亚琳.广州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系统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5):28-30.
[5]吴艳华,刘婷婷.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设计[J].安徽建筑,2003(4):33-34.
[6]权 华.交通标识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4,20(9):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