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创造】 孔子思想

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创造

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创造 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孟子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在孔子死后,孔门弟 子曾子和孔子嫡孙子思先后担当起了继承与传播儒学思想的重任。如果说,孔子 在他的时代,用“舍我其谁”的自信来巩固宗法制度下的一整套观念体系,那么同样 可以说,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发展,儒学思想也需要适 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一个新的诠释体系。处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儒学思想 史上,就承担起了发展儒家思想的重任。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 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 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以下只注篇名)自诩,从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和人的生存 的意义的角度,强化了孔子“仁”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具有生存价值的一种 理想与信念。因此,他的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都与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一些差 异,但却与之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在客观上起了丰富、开拓和深化儒家理论 见解作用。本文着重就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做一些探讨, 以就教于方家。

从孔子解诗到孟子解诗 在儒学传统中,《诗经》是重要的文献典籍,相传孔子曾对《诗经》做了整 理,《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 王道,成六艺。”他是把《诗经》作为教材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个 人修养的。

把《诗经》作为教材来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体现出孔子对《诗经》在社 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视。一般说来,后世学者把孔子所说的“《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当作孔子论诗的纲领,但对这句话的理 解,事实上是存在分歧的。近人匡亚明说:“‘思无邪’,本是《鲁颂·駉》一诗中形容 牧马人吆喝着叫马不要乱跑的意思(‘思’系虚词,吆喝声,‘邪’同斜,合起来即‘呕唷! 不要乱跑!’)却被用为比喻思想正派。”[1]而把“思无邪”理解为“思想感情的诚正”, 也只能看作是后来的学者用自己的观念去对孔子的话作符合自己思想观念的解 释,这里姑不详论。在《论语》中,多处专门论述到《诗》,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诗》的社会政治、教育功能作综合地论述;另一种是对《诗》里的具体诗句的理解和阐述。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在社会政治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几乎可以说,他是 把《诗经》当作立身之本来看待的。“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泰伯〉》)他认为,学诗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仁人君子的必备条件或先决条件,从学 《诗》起步(即“兴”),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礼”和“乐”。他对学生说:“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论语·阳货》)就是对学《诗》的具体作用的阐述。朱熹对“兴”的解释是“感 发志意”,也是从《诗》对人的正确健康的情感和思想的形成,产生启发、诱导、陶 冶等作用来加以解说的。他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教诲的:“陈亢问于伯鱼曰:‘子 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 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他还对儿子说:“女为《周 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 语·阳货》)孔子是从维护“礼”的目的出发,来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儿子的,在他看来, 用《诗经》里的诗句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其对个人的素养而言,是“不 学《诗》,无以言”,即可以在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时说话有所依据,显示出符合“礼” 的修养;而学习《诗》里面所提供的经验、原则,又可以作为政治活动中的决策依 据,增加自己的施政经验,增强自己的施政能力,否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孔子从这一原则出发,可以把《诗》里的许多诗句都往“礼”与“仁”的思想观 念上去解说,对那些借《诗》里的诗句,能够举一反三地加以理解的学生,也就倍加 赞赏。“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 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论语·八佾》)在一般人看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素以为绚兮”,都只是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的描述,可是到了孔子的眼里,就 都带有强烈的“礼”与“仁”的色彩,而且他的那些得意门生,居然也能够顺着他的思 路,从普通的诗句里找到了“礼”与“仁”的深刻内涵。

这种解诗的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来说,可以是一种理论预设,他们在孔子的 仁学思想的前提下,借助于《诗》的素材,演绎出无所不在的“礼”与“仁”的观念,丛 强化了“礼”与“仁”的无所不在。但孔子对《诗》的这些零散的解说,只是一些即兴 的发挥,有时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比如说,从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到 “未 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再到《诗》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中间的联系在哪里呢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孔子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的 原则出发,来解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达到这种 “和”的境界的一种途 径。这样的解诗方法,在一般人看来,确有些匪夷所思,但又自有其牵想妙得 的合理性的一面。

而正是孟子,才从孔子的那些一言半语中看到了儒家诗学见解的闪光,并且 把它上升为一般的美学原则来加以推导与总结,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诗学理论。我 们现在已经无法肯定,孟子是否正是从子贡和子夏的颖悟中看出了儒学思想的精 髓,因为他曾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 而道存焉。”(《尽心下》)而子贡和子夏对《诗》的理解,正表明了他们具有“言近 而指远”、“守约而施博”的过人的智慧,他们都能够从《诗》里面所描述的极其浅 近的小事中,引伸出对“礼”与“仁”的深刻领会,并进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至大至深 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