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的综述]综述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的综述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的综述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心态"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八大"也进一步明确要"培育自尊自 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截至2015年4月,中国期刊网有4056篇学术 论文以社会心态为关键词,出版了3部社会心态的专着(胡红生,2011;王俊秀,2014;
杨宜音,2014)和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2013和2014)。目前学者们对"社会心 态"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理论和应用研究均取得显着进展,体现了学者们强 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研究视角呈现多学科倾向,研究对象也很宽泛,均关 涉社会变迁下的群体社会心态。当下社会心态的研究现状,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 现象、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本文旨在对已有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深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 验借鉴。

一、关于社会心态概念的研究 (一)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在他看 来,无论是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理,均为社会意识结构层次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 态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1](P.44-45,29)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心智状 态,展现了群体精神并在群体中广泛流行。[2] 但是,通过厘清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心态的关系,我们发现,既然社会 存在是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上升为社会意识,那么,某种程度上,张二芳笔下的 社会心态仍是社会意识的低层次部分。

(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丁水木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性存在的社 会心理,而这种群体的心理反应受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3]杨宜音 则将社会心态同社会心理区分开来,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中最为宏观的分析 单位或分析水平,[4](P.14)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 状态。[5] 马广海关注社会心态的动态特征,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而且同重大社会变迁的过程紧密相连。[6]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转型社会一种宏观 视角的社会心理研究,认为社会心态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模板,是大多数成员所具有 的普遍心理特点与行为模式。[7](P.25)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文化学将社会心态归为文化的结构和基本层次。李静认为社会心态应当属 于文化的深层结构。[8]李鑫生在《人类学辞典》中,将心态界定为一定时代的社 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认为社会心态构成了特定社会的价值-信仰-行动体 系,并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特定的文化中,成为这一文化的最基本层次。

[9](P.187)余勇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的视角,将文化心态等同于社会心态。[10] 姚维把宗教心态归为民族地区社会心态。[11]马进以日常交往为切入点, 探讨了少数民族宗教心态、法制心态。

"社会心态的概念研究是组成其判断 二、关于社会心态内容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由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构成。[2]程家明 强调,心理取向、社会理智与精神支柱及其包含的各要素均属于社会心态内容。

[12] 虽然两位学者观点不甚相同,但就其对组成社会心态要素的内容阐释上来 看,心理取向和心理要素都包含了民族精神和社会性格;社会理智和文化要素均包 含了社会理性;精神支柱和思想要素也都包含了社会理想和社会信仰。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其内容涵义是一致的,均蕴含着社会心态的稳定性。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系统是心态内蕴和心态表象的有机统一体。[1](P.58) 两者均属于稳定性成分。其中心态表象是心态内蕴的外化和对象化表现,既然心 态表象所包括的话语系统、社会时尚、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社会风气等属于较 稳定性成分,那么,心态内蕴也自然如此。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在个体和群体相互建构的基础上,陈午晴将社会心态分为汇合式社会心态和融合式社会心态两种。[13]受"知情意"影响,杨宜音提出,社会心态由社会情绪基 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5]马广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行为",即社 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6] 受社会表征理论影响,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结构由内到外从超稳定到变动 性,其依次对应的内容为国民性、社会价值观、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及社会 信任、社会认知等。[7](P.34)由此可知,王俊秀的社会心态内容依然受"知情意行" 影响。

(三)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 十八大报告从"良好社会心态"角度,进一步界定了社会心态内容,即"自尊 自信、理性平和与积极向上".部分学者围绕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进 行了简要论述。邓朦以中国传统儒学阐释了"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强调理性平和是 社会心态的根本。

王洪春从社会心态个体到全体的形成路径论述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 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 总体来说,不同学科站在各自理论角度,都对社会心态所蕴含的稳定性内容 (特别是国民性、社会价值等)给予了肯定。但是,关于社会心态的内容,各学科之 间并未达成有效共识;对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心态的内容,学界也重视不够,研究严 重不足,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三、关于社会心态作用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哲学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根据这一论断,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概 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

一是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李静从社会心态的抗变性角度,认为落后的社会 心态对转型期社会有滞后影响;同时,基于社会心态的相对独立性,认为社会心态 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作用;而社会心态的引导作用在于社会 行为的选择受其引导。[8]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直接 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1](P.56)二是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基于社会心态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中的地位, 程家 三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重影响。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作为心智 状态,不仅可以认识改造社会存在,也对社会意识产生能动作用,即对社会意识和 社会存在双方的发展与变迁都发挥作用。[16]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态自身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对人的心理进而行为所 发挥的作用、社会心态内部的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心态具有预测作用。学者们强调社会心态对社会稳定的意义。马 广海认为,探讨社会心态的意义就在于其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6]丁水木认 为,社会心态一旦到了临界点,就会迅速发挥预警作用。[3] 二是社会心态具有汇聚、从众、群体极化、群体参照和皮格马利翁效应。

杨宜音从社会心态的传播过程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认为汇聚效应指的是拥有 某一观点或态度的个体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汇聚共识,最终成为超越个体的集体力 量;从众效应也称为"多数人效应",指个体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时,往往比个体更容易走向极端;群体参照效应是指人们易 选择与自身相同特质的人加以比照;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 言",指预期会激发人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期待的后果。[4](P.56-58) 三是社会心态具有推动、支配和控制作用。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社会环 境的一部分,认为社会心态也是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推动者。同时,他将社会心态本 身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心态各结构内容之间也发挥着支配和控制作用。

[7](P.32) 四、关于影响社会心态主要因素的研究 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十分复杂,学界主要围绕社会心态的外部因素、内部 因素和社会主体自身因素三方面展开。

(一)社会心态外部因素 1.经济因素。孙伟平认为,作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心态随着生 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而发生变化。杜秀清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深层次原因。[18] 2.社会因素。邵道生认为,社会剧烈变化是影响中国国民心态变化、发展的 最为重要因素。[19]李有发则强调,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等民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 3.社会组织结构因素。黄相怀认为,随着改革深化,基层社会组织作为社会 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之一。

[21]龙书芹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不同。[22] (二)社会心态内部因素 1.文化道德因素。刘东超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心态演变过程,指出中国文化变 迁带来了社会心态的变迁。[23]邵道生强调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和"榜样" 力量的丧失,处于"无道德心态",导致社会心态的负面影响。[19] 2.核心价值观因素。夏学銮认为社会心态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左右。

[24]王俊秀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 潮、文化传统中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属于稳定的社会心态,深深 地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其它层次和行为。[7](P.32) (三)社会主体自身因素 孙伟平认为,包括生理、知识经验、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在内的社会主体自 身因素,对社会心态起着制约作用。[17]孙德梅基于调查数据得出个体特 五、关于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研究 (一)从国家发展大局角度 1.加大发展力度。胡红生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引导调节社会心态的物 质保障,也决定着社会心态发展的性质和水平。[1](P.293)杜秀清认为,要通过加快 发展,在稳定中做大做强社会财富,并加以合理分配,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打下良 好基础。[18] 2.加强制度建设。温淑春提出,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畅通社情民意的反 映渠道。[26]王俊秀强调建立制度层面的社会信任机制,摆脱社会信任困境。[27] 冯国芳提出,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教育机制。[28] 3.优化社会环境。王雅君认为要塑造执政党和政府的全新形象,进一步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刘武俊则认为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30] 李霓站在执政党角度,强调将社会心态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目标。[31]闻学良强 调要优化媒体,认为必须始终把握媒体的政治方向,引导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32] (二)从完善社会心态内容的角度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叶国平提出,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 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统领与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33] 2.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刘扬认为,要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整合 优化现代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发挥一元主导作用。赵静强调,发挥 核心价值引领力,助推社会成员对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的认同。[35] 3.注重文化道德建设。陈虹提出,用中国精神铸造良好品格,改变社会认知 和疏导社会情绪,激发斗志,培育自尊自信的良好社会心态。[36]李霓认为,要做到 用文化传播引领公众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0]马向真认为, 正是因为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之间的同向互动关系,道德价值的建构就 必然随之带来良好社会心态。[37] (三)从社会心态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 1.增强社会认同形成共识。沈建波强调,增强社会心态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38]刘艳萍认为,建构和谐社会心态是指在社会各阶层社会心理多样性的基础上 积极培育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认同。[39] 2.加强调节疏导营造和谐氛围。杨玉娟提出,构建社会心态自身的调试机制, 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援助体系、监管体系、分配体制和社会心态研究系统,加强 调节,多元化多渠道地培育良好社会心态。[40]马广海则指出,应该充分重视对于 社会心态的监测,同时还要注意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进行及时 的疏导。[41] 纵观社会心态研究现状,近年来学者们在社会心态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 显着成果,但仍缺少对理论研究应有的关注和缜密分析,多跳过概念直接加以分析,或综合考察现象以论述社会心态应用内容。社会心态成为约定俗成却内里不明的 用语,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也阻碍了应用研究的深度。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 的基础,社会心态研究要取得长足发展并对社会稳定发展切实发挥作用,必须重视 理论研究并不断深化。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也越来越需要从学理层面深入研 究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影响下的社会心态,否则,始终不过是昙花一现。

同时,学界对不同阶层和不同区域、民族之间的社会心态的比较研究不足。

比较是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客观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阶层认同偏下的倾向,区域经济 和各民族跨区域流动活跃。不同社会阶层对社会变迁、社会信任、社会公平、价 值观等有着不同的认知,其所建构的社会心态自然也有着显着差异。

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由于其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