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经济原因论文】 新修订的政治工作条例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经济原因论文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经济原因论文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经济原因全文如下:
清末清政府修订法律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由于其修订法律的原因涉及内容较多,加之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故历来史家 对此评说不一。本文拟对此作一浅要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要求改革维新的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 的顽固统治集团血腥镇压了,当时的顽固守旧派是站在“仇视一切改革的立场”。

不足四年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慈禧太后却发布上谕,要求对“祖宗之 法”——《大清律例》进行“增改”[1]。短短几年,顽固守旧派对待改革维新的态 度迥异,表面看来,似乎是有些突然,但详加研究,其实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

鸦片战争前夕,“随着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生产的发展”,“中国封建社 会内部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业活动 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2]。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海禁大开,外国资本主 义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长期的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 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随之获得长足发展。

据统计,“1895年民族资本总额为二千四百二十一万四千元,到1911年增加到一 亿三千二百余万元,增加了三倍多”[3]。正如毛泽东所说,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 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4]。

庚子赔款,其庞大的数额给国库已空虚的清政府带来了严重经济危机, 这迫使清政府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转向了农工商并举,相应地要求在经济法律 制度上作出调整,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以商部的设立为 标志,清末重商主义政策开始全面实施 。随着晚清经济政策的改变以及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统治阶级也逐渐意识到制定有关经济法规的重要性。

1902年3月,清廷发布的上谕称:“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 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 类,皆应妥议专条”[5],从而谕令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 并令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大员“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 听侯简派,开馆编纂”[6]。二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深,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定,外 国列强对我国矿山、铁路垂涎三尺,屡屡索要和侵夺。清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有识 之士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认为,“(列强)知我于此等事务,尚无 定章,外国情势,未能尽悉,乘机愚我,攘我利权”,欲筹挽救办法,只有“访聘 著名律师,采取各国办法,秉公妥订矿路划一章程”,以使“华洋商人一律均沾”[7]。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导致中国社会再次出现“银贵钱贱” 的严重现象。广大贫苦民众等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开始超乎寻常的加剧,而 旧法律上的弊端,则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人民已无法照旧生活下去。

早在道光二十五年,清户部就在“奏议银钱出纳章程”中指出,由于银 价过昂,而使“关税”、“盐课”、“捐输”都发生困难,甚至还因加征而激起官民对 抗,“如湖南湖北之耒阳、崇阳,及近日福建之台湾,浙江之奉化,百姓滋事, 皆因州县征收加重所致”[8]。咸丰元年曾国藩奏折中也说,“昔日两银换钱一千, 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 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9]。广大农民生活正日益穷 困,阶级矛盾开始极度尖锐。

而此时,法律上的不合理条款与规定,致使民众对清政府更为反感。

如:“在清初的法律制度中,旗人享有种种特权,如旗人犯罪免发遣、免刺字, 可减等”[10]。旗人明显的特权地位受到了汉人的怨恨与不满,尤其是1905年以孙 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后,满汉相仇更为明显,这很不 利于清王朝的统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刑部核议大员赵尔巽仅就满 汉流放远近、年限长短不同导致后果而上奏朝廷说,尤其汉人“军流徒犯”,“配 逃日众,法制几成虚设”[11],倘不“洞明积弊,损益因时”,“仍不思变通”,任由 下去,则“隐患潜滋,贫弱愈甚”[12],岌岌可危的封建政权,随时可能陷于混乱。

旧律例文字表述的晦涩难懂更是给污吏压民提供了方便。在当时,即 使 “知法律者”胥吏,也不能尽懂旧律的所有内容与涵义,只有“刑名专家”才能 明了律意,而这些专家,却“上以助官广通声气,下以助官压抑平民。颠倒黑白, 淆乱是非,任上下其手而莫能禁止”[13]。这进一步恶化了阶级矛盾,更加迫切地 需要律例行文与体例皆简单明了的律法。因为只有“明了浅易”的律法出台,并在 全国、在民众间真正推广、施行,使“村夫野老聚首闲谈,亦知某事为犯何律,某事为例所不禁”,才能让“差役不敢以无罪相欺,官府不敢以非理相难,势豪土 棍不敢视为蠢陋而鱼肉之”[14]。

此外,法律的执行过程也对清廷统治不利。清统治者中的一些人士认 为,“中国幼年犯罪,向分七岁、十岁、十五岁为三等”,“如因犯罪而拘置于监 狱,熏染囚人恶习,将来矫正匪易”,主张对一般犯罪,尤其青少年罪犯,要仿 西国,改良监狱,行惩治教育,即“惩治教育为不可缓也”。所谓惩治教育,“始 行之于德国,管理之法略同监狱,实参以公同学校之名义,一名强迫教育”。英 国一直“励行不懈,颇著成绩”[15]。同时,对重犯、死囚,也需要科学地执行处 决。中国历来的统治者都是让重犯、死囚游街示众,公而正法,目的在于“杜其 残忍之端,而导之于仁爱之路” [16],而近时这种行刑效果却不仅未能达到其目 的,有时却正好相反。因为虽将重犯、死囚“示众以威,俾之怵目而警心”,但罪 犯之恶行却“未得众弃之本旨”,“且稔恶之徒,愍不畏死,刀锯斧钺,视为故常, 甚至临市之时,谩骂高歌,意态自若,转使莠民感于气类,愈长其凶暴之风。常 人习于见闻,亦渐流为惨刻之行。此非独法久生玩,威渎不行,实与斯民心性相 关,有妨于教育者也”[17]。尤其在当时被处决、重判的犯人当中有着不少爱国或 反封建先进人士,其视死如归、大无畏斗争精神与英雄面貌,为百姓所景仰,其 临刑的豪言壮举虽有助于民心与社会进步,但显然不利于清封建王朝的统治。

故而有人认为“近年以来,都下每值决囚之际,不独民人任意喧呼拥 挤,即外人亦诧为奇事,升屋聚观,偶语私议,摄影而去”。这“即属有乖政体, 并恐别酿事端。此又周防不密,未可忽略者也”。而“查东西各国刑律,死刑有密 行、公行之分”,“其行刑之所,或在监狱一隅,或别择障围之地”,“其制颇可采 择”[18]。

阶级矛盾的激化,致使清末修律之前,中国的农民起义及资产阶级的 政治斗争频繁发生。而中国当时的旧律所实行比附定罪与三权不分的原则,使得 “死生罔由于法律,轻重必因乎爱憎”的情况严重,这则更加剧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因为历来“人之严酷慈祥,各随禀赋而异”,若“律无正条而任其比附”,则必然致 使“受罚者不知其然,举事者不知其法”[19],将严重影响到法律行使的准确、统 一。正是这种不合理原则的实行,才导致了部分清正廉明的官吏不知以何标准去 统一“定刑量刑”;也使得大批官吏营私舞弊,造成更多冤假错案的产生,使当时 的法律执行掺入了过多的人为因素与感情成分。至于清末旧律行政、司法、立法 三权混淆,使得“酷吏之严刑峻法,每锻炼周内入狱,以矜其能,论者又恶其不 仁。然此非独其人之过,盖以一身兼行政、司法,适足以为酷吏之藉也”[20]。从上可见,旧律实在是“为其压制社会之意多,而监督官府之意少。

举立法司法行法三大权,尽握于一二人之手。据上流者惟所欲为,莫敢谁何”[21]。

正是由于行政、司法权集于一身,才使不法官吏得以作威作福,为害百姓。“况 定例之旨(即比附定罪),与立宪尤为抵捂,立宪之国,立法、司法、行政三权鼎 峙,若许署法者以类似之文致人于罚,是司法而兼立法矣”[22]。行政、司法、立 法三权的混淆不分,导致了地方官吏的专权,为广大民众所厌弃。

1851年,在政治、经济、法律状况皆发生变化而迫切需要调整而未调 整的情况下,阶级斗争迅速恶化并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沉重地打击了 封建统治势力,其颁布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法令也极大地冲击了清王朝 的封建秩序与统治权威。1894年,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建立了“兴中会”,随后 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革命党人的声势也日益壮大。1898年,维新派登上 历史舞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戊戌维新运动。1900年,席卷全国的义和团运动扫 荡了祖国大地,沉重打击和孤立了清王朝,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力量,打乱了清 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因为凡是义和团活跃地区,“官吏熟视之,而莫敢谁何, 纪纲法度,荡然无存”[23]。特别是那些“羽翼洋人,趋炎附势”的卖国求索和投机 钻营的官吏,在义和团运动中皆受到了严厉惩罚,有的被义和团处死。这就存在 了大片因义和团破坏而需重建“纪纲法度”的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呼唤着新律例 重建法律秩序,另一方面又为新律例提供了许多“试验田”,即实行新律例的地区 与空间。与此同时,清廷上下非常震惊,也纷纷寻求“杜绝乱源”的办法。于是“变 革政体,实行立宪”的呼声迅速高涨,“朝野上下,鉴于时局之阽危,谓救亡之方 只在立宪。上则奏牍之所敷陈,下则报章之所论列,莫不以此为请”[24]。

经过义和团运动的猛烈冲击,清王朝已难以照旧维护其反动统治秩序。

为了维系人心,更为了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清政府必然要寻求新的自救道路, 这可以说是清王朝之所以发动清末修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资本主义的在华发展,必然地引起了中国当时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和阶 级关系的新变动,遂出现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要 求营造一种合适的经济环境,迫切需要政府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法律上承认和 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合法权益,支持和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甲午以前,民间资 本企业始终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甲午战后,民族资本在新式工矿企业和近代 交通、通讯以及金融保险等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但工商业者仍然未能在法律上获 得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和有利于从事近代工商业的权利,加之社会上各种传统陋习的桎梏与层层封建势力的刁难,都使得工商业者举步维艰。“激励 工艺,反为行规压制;制造新颖,指为搀夺;工厂女工,诬为藏垢纳污;土货仿照洋 式,捏为妨碍厘规”[25]。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实力薄弱的工商业者在与外国的竞 争中,既得不到本国法律的保护,又无法洞悉世界各国律法通例为自己辩护,只 得忍受外商欺诈侵吞之苦。因而提高商人即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通过经济 立法来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至于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中小商人等为基础的劳动群众,其 对地主、坊主、行帮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也要求更多的民事平等权利。

即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奴婢和贱民,对于人身自由的渴望和斗争也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程度。可以说整个社会无论是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是原有的农、 工、商阶层都迫切要求确认和保护他们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成为了推动清 末修律的强大社会动力。

清末出现的这种社会政治经济遽变,已超出了旧有律例即《大清律例》 的调整范畴和机能运行,它强烈呼唤新律例,尤其是经济律法的出台。

1901年1月,流亡西安的慈禧遂下诏变法说:“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 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 [26],“法令不更,锢习不破, 欲求振作,须议更张”[27],即同意并宣布对旧律例进行修订。稍后,在政治改革 上,清政府整修内政、裁撤冗员、清除腐败、剔除积弊等;在法制领域里,对旧 有《大清律例》进行了一些删改、完善工作。

注 释:
[1]《清德宗实录》卷495。

[2]宁靖:《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续集,第316页,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3]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2辑下册,第649页,科学出版 社1957版。

[4]《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0~621页,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二版。

[5][6]《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总第4833页。[7]同上,总第4803页。

[8]中国史学会主编:《奏议银钱出纳章程》,《鸦片战争》第4册, 第304页,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

[9]曾国藩:《备陈民间疾苦疏》“咸丰元年十二月十八日”,《曾文正 公全集》,奏稿,卷一。

[10]《清末司法制度的几个问题》郑秦/历史档案1988年3期130页。

[11]《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总第4967页。

[12]同上,总第4970页。

[13][14][21]闵暗:《中国未立宪以前当以法律遍教国民论》,《东方 杂志》第2卷,第12号,第223页、第224页、第221页。

[15]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 849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16](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第4册,总第2060页,中华书局1985 年版。

[17][18]同上,总第2061页。

[19][22][20]《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848页、第876页。

[23]劳乃宣辑:《拳案杂存》,《义和团》第4册,第451页,神州国 光社1951年版。

[24]《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25页。

[25]《广东总商会简明章程》,《东方杂志》第1卷第12期。

[26][27]《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总第4601页、总第46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