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参考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参考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参考论文篇一 《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问 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一大难题。应届毕业生难就业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大 学生自身原因、社会原因等。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 需要大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完善自身能力,为祖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词】就业;薪金;社会地位;素养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 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 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 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在这个大学就业精英走向大众化的社会,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保持自身 的优越感,在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薪酬自我提升空间、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薪 金等因素,而在自身能力、自我价值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导致大学生职业和就业 观念取向不合时宜,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1.就业地点集中,偏远地区无人问津。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 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当今社会发 展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的 发展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这些地区人才竞 争激烈,很多大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
在西部地区,却存在着大量岗位招聘不到毕业生。“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 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 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 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2.薪金要求较高。部分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盲目羡慕高工资、 高福利。选择岗位的时候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目标性不明确更多关注的是薪 金的高低、工作环境好坏,而忽视了升职空间、未来前景、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 导致工作一段时间后缺乏动力与目标,出现怠工以及跳槽等现象。
3.目光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部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 应社会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挑选岗位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 力,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精神。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 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 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二)社会原因 1.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些高 校对就业工作不够重视,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未能贯穿大学 四年,仅仅是毕业前的一种介绍形式,与社会脱节。“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 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 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 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户口成为就业的绊脚石。目前毕业生自主择业已经成为主流,然而 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中都遇 到过“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很多大学生与好的工作机会 失之交臂。
3.社会舆论导向。现在很多家长及企业对软件、金融等行业盲目追风, 而对农业、林业、养殖业不甚重视,导致大量农业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 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反走向销售等行业,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一)大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摒弃“天之骄子”的想法,从基层 工作做起,从现实出发寻找自己的就业出路。其次,在如今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 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大超中占据主动地 位。
(二)高校改革 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进行学科设置,并调整就业结构,使学 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走向。另外,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 做到实处。整体提高就业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就业队伍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并吸纳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教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
(三)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推动作用 首先,从政策法规入手,完善就业体系。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法律、 法规,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就业政策,消除职业歧视,规划就业市 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流动。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投身 基层就业,锻炼才干。同时,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吧,加强就业指导,提高 失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 可以妥善解决,大学生一定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军,一定 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