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分析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和通讯的高速发展,利用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模式不断出现。电信网络诈骗相比普通诈骗行为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影响更加广泛。当前,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滥觞,司法不断加大力度围剿电信网络诈骗,力图清新电信 网络空气。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不少争议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量刑 一、电信网络诈骗概述 2016年,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 案件8.3万起,同比上升49.6%,为群众挽回损失25亿元。电信网络诈骗在我 国目前并不是一项独立罪名,它是《刑法》规定的诈骗罪中的一种特别的可类型 化的方式或手段,即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现代发达的电话、网络平台或电 子信息等非接触性的方式,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 识,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2016年3月4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九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体现了国家对该类犯罪 的重视与打击力度。但司法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二、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困境与措施 (一)社会管理缺陷:头痛医头,过度倚重刑法的威慑作用。刑法因为其严厉 性和强制性对于预防和控制犯罪具有重要作用,但不是所有的不法行为都适宜用 刑法来威慑。因此在刑法理论上,存在刑法之最后手段性的说法,认为刑法规定 的法律效果系所有法律规范中最为严厉,而具痛苦性、强制性与杀伤性的法律手 段。所以,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还应当考虑造成它屡禁不止的其它根源。首 先,网络电信部门监管不到位,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这是导致电信网络诈骗 犯罪的重要起因。2016年9月23日,六部门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 骗犯罪的通告》,要求电信企业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这 一制度有利于填补信息安全的漏洞。但同时,应逐渐推广网络实名制,通过实名 上网确认身份。韩国政府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在主要网站 发布信息,必须先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接受身份认证,在经过验证后方可以代码 替代真实姓名留言。这样,有助于打消不法分子通过隐藏身份或伪造身份来逃避 法律责任的侥幸心理。因此,对于电信网络诈骗,除了运用刑法来定罪处罚外, 还应运用各方面的社会管理措施来综合治理,树立防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单单是哪个部门一家的事。其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逐渐成公司化、组织化的特 点,人数众多且多为共同犯罪,使得抓捕更加困难,单靠公安机关一方难度大。
因此,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蔓延,必须在合作与协作上下功夫,不能仅 仅依靠刑法的威慑作用,还应大力构建和完善合作作战机制、联动协作机制和警 务合作机制,切实提升整体作战、共同打击犯罪的效能。同时,针对此类犯罪新 动向、新特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深入开展重点地区 整治,着力提升打击能力水平。(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立法方面比较滞后,存在很多缺失。2016年12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 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实际骗得财物的,以诈骗罪(既遂)定罪处罚。”并且司法实践中,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般都是以诈骗罪定罪。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10- 2016年电信诈骗案判决罪名列表来看,综合462份判决书的判决(含数罪并罚)情 况,其中有419起是以诈骗罪来定罪,可见诈骗罪(含未遂)仍是定罪最多的类型。
有33起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有11起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有10起是非法获 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其余还有盗窃罪、招摇撞骗罪、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等。可 见,电信网络诈骗往往还触犯了其它法益,因此还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犯罪的关联, 考虑犯罪的罪数与竞合问题,所以应尽快弥补相关立法的不足。其次,量刑方面, 一般也是比照诈骗罪的量刑幅度。因此应当尽快出台此类犯罪的量刑指导性案例, 填补量刑的空白。
目前,只有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九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但是具体的量刑规则并没有细化规定,量刑指导意见也没有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这 一块的具体规定,这不利于法官在量刑时把握,也容易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情况, 这对于司法公正是非常不利的。指导性案例具有示范性、规范性和引导性。最高 人民法院应加强审判指导,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为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有效维护电信网络秩序, 最大限度地维护个案的司法公正,并且如此还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