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投行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亚投行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亚投行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 《亚投行创立的战略意义分析》 【摘 要】本文对亚投行作了概述,分析了亚投行炙手可热的原因, 探讨了创立亚投行的战略意义。认为,这是中国国力提升的体现;打破了美元霸 权;满足中国外汇储备输入需求;支援“一带一路”,输出过剩产能,加快人民币国 际化的需要。【关键词】亚投行;创立;战略意义 一、亚投行概述 亚投行,全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主席于2013年10月提出倡 议,于2015年正式签署协定的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 持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的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 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强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截止2015 年4月,共有57个国家申请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亚洲只有日本没有加入;
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加拿大没有加入,亚投行得到了全世界的积 极响应。
二、亚投行炙手可热的原因 1、亚洲各国放下争端共谋发展 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中有33个是亚洲国家及地区,大部分是2014年申请 加入的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包括与我国有领土争端的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 等国家。
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或加速阶段,油气管 道、高铁、通信、航线航道等满足区域联通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这些国家及地 区之所以长久以来被卡在发展的瓶颈,根本原因就是基础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经 济发展需要,所以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根据亚行测算,为维持当 前经济发展水平,2010至2020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超过8万亿美元,每年需 7300亿美元,亚洲大部分国家政府无法负担这笔开支。虽然有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但资本逐利,而基础设施的投资周期太长,再加上各种政治因素,世 界资本并不会大量投资在这方面。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供给严重 不足,资金、技术缺口很大的窘境。
亚投行的出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绝佳途径,亚投行的主要投资目 标正是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同时又能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资源,这正是亚洲各国 急盼的。因此,虽然印度与我国有藏南和阿克赛钦的领土争端,多年来一直对争 议地区虎视眈眈,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近几年因南海问题与中国闹得不可开交, 加上美国从中搅局,几乎到了或有一战的地步,但亚投行倡议一出,这些国家都 能够清醒的权衡利害,盯准这一难得机遇,放下争端,加入亚投行,谋求共同发 展。
2、欧盟大国纷纷加入亚投行 建立亚投行的倡议在2013年就已经提出,在长达一年多时间里,欧美 大国无一响应,何解 首先,目前世界主要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基本由美国主导,如世界银行、 IMF等,甚至专为亚洲设立的亚洲银行也由美国实际控制。显然,美国长期在全 球全面称霸,在世界金融市场占主导地位。亚投行的出现,无疑与欧元区的出现 一样,会很大程度削弱美元霸权,威胁美国地位。因此,中国向美国发出创始成 员国邀请是礼节性的,美国不响应是理所当然。其次,其他欧美国家虽看好中国 未来发展,对加入亚投行心头痒痒,但或因与美国同盟而不参与,或因对亚投行 的未来发展仍存疑惑而持观望态度。
然而,去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成 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同月17日,法国、 意大利和德国紧随其后 申请加入。
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的率先“反水”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 之中。19世纪英国首相帕雷斯顿曾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依照这条国际政治黄金法则,英国加入亚投行,并提出要做人民币在欧洲的离岸 中心,正是看准中国的潜力,想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占得先机。而英国的加入 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欧洲其他大国打消顾虑,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这说 明各国对中国和亚投行的前景十分看好,想从中分一杯羹。3、俄罗斯加入亚投行 相比其他欧洲国家,俄罗斯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动机更明确。首先,石 油和天然气是俄的经济支柱,由于乌克兰领土争端,欧洲各国和OPEC一直在石 油和天然气方面向其施压,俄在欧洲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如果俄加入亚投行,未 来亚投行投资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就会优先使用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同理, 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加入亚投行,也是为图未来优先使用其矿产品;其次,俄虽 属欧洲国家,但其大部分领土却在亚洲,加入亚投行后,俄只需在章程制定方面 多做努力,其亚洲地区的基建项目很可能争取到亚投行的大额投资。
三、创立亚投行的战略意义 1、中国国力提升的体现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高增长,人均GDP增长30倍。2010年,中国赶超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亚投行”、 “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人民币纳入“特别持款权(8DR)”等相应出现。作 为中国第一次主导建立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及其“朋友圈”的扩大彰显了 中国在全球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以及各国对中国日渐高涨的信任度。这是中国试 图改变世界现有政治经济地缘的信号。
2、打破美元霸权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发起,2002年 开始酝酿的多边关系自由贸易协定,加入标准及其严苛,意在将中国排除在外。
2014年之前,TPP共12个成员国,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约40%。除现 有国家外,不少国家正考虑加入该组织,其中包括中国台湾和菲律宾等。简单地 说,成立TPP是一些国家在针对中国,或者说是为了躲避中国。
亚投行的设立,打破了几十年来世界银行统治世界,亚洲银行影响亚 洲的传统格局,世界银行的相对地位受到影响。同时,亚行最大的股东是美日, 其实是美国借助日本之手统治亚行。而亚投行的设立,对他们的冲击最直接,菲 律宾甚至在签署TPP的最后一刻临时倒戈加入了亚投行。这种形势下,美日自然 十分焦急。
3、满足中国外汇储备输入需求近些年来,中国囤积了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储备当然不能都用来购买 美国国债,大量资本需要输出。而“一带一路”计划正是绝佳的机会,它为我国大 量外汇储备寻找到了适合的出口。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需要进行配 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亚投行的出现正好能够输出中国的 巨额外汇储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4、支援“一带一路”,输出过剩产能 中国不但拥有庞大的资金,更拥有先进的基建技术与执行力,中国的 “铁公基”产业发达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国正面临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 产能严重过剩的境况,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在这方面是不足的,亚投行的出现 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亚投行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能让国内先进基建技术向 外输出,同时也能释放过剩产能,通过亚投行进行融资,使我们的产业走出去更 有保障。
5、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当下中国处于一个从贸易国家向金融国家的转型时期,需要为人民币 走出国门铺设通道,而亚投行这样的多边合作机制为人民币出海创造了机会。亚 洲发展中国家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在带动中国出口基础上,进一步促进 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亚投行业务开展后,中国可以亚投行信贷为先导,在地区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促进直接对外投资带动人民币走出去,包括发行区域 内人民币债券等方式,为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配套融资工具。在增加结 算、投资基础上,促使区域经济体增加人民币储备需求。与之并行的是,人民币 与多种货币签订了互换协议,人民币国际化的蓝图已经比较明朗。
四、结语 亚投行的建立既是中国经济模式的向外延展,也顺应了发展中国家工 业化的趋势,同时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亚投行不仅触碰了美日的亚行, 更挑战了美元霸权的神经。亚投行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需要强大的国家政治意 志与娴熟的专业技巧共同推动,这考验着中国领导力,也会真正检验中国的软实 力。
浅谈亚投行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浅谈亚投行设立对亚太区域经济的助力》 摘 要:金融危机后,亚太区域面临地区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放 缓,亚洲国家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2013年10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出 访印尼时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提议(简称“亚投行”),意在向亚太 区域内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区域内各经济体互联互通 建设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14年10月24日,21个创始成员国签署《筹建亚洲基 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政府间框架备忘录》,亚投行的筹备进入新的阶段。本文将具 体分析亚投行的设立对提振亚太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亚投行 融资贷款 区域经济 一、亚投行的背景介绍 亚投行是由中国提出成立的一个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
在全面投入运营后,将通过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方式为亚太区内各国 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项目涵盖能源、交通、通讯、农业等各基础领域 投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明确,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其规模相 当于拥有1650亿美元资本金的亚洲开发银行的三分之二。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 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目前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同意将以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所以中国将持有 最大股份。
二、亚投行对亚太区经济的作用 (一)解决亚太地区的基建投资的融资缺口 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亚太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较为落后,各国在迫 切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面临着极大的资金缺口,而这一缺口又并非可以完全 依靠现有的多边银行加以填补。据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开行”)估算,亚开 行32个成员国2010年到2020年对基建投资需求总额将达到8.22万亿美元,其中 50%主要为能源基础设施,35%为交通基础设施,剩下的15%涵盖电信、卫生等 领域。除去中国的投资需求4.2万亿美元,成员国每年的投资需求近4000亿美元, 其中仅印度一国在未来几年内对基建投资的需求就达1万亿美元。参考亚开行 2013年的总贷款批额,100亿美元贷款加1.4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以及其他的技术支 持、赠款等,总批核融资约为210亿美元,资金支持率仅为5%。事实上,亚开行主要目的是促进亚太区发展中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功能 上并非是专门致力于基础设施投资,在基建方面的融贷能力有限。而如果单靠各 个国家自己来筹款,也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部分国家的投资需求额占GDP总额 超过10%,若遵循传统融资机制,其融资成本以及对融资监管的要求会非常高, 这对参与国的政策、法规、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建设都是极大的考验。与巨大的融 资缺口相比,亚洲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和储蓄率在世界范围内居首,例如中国外汇 储备已接近4万亿美元,对外投资2012年同比增长17.6%,创下了878亿美元的新 高,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但亚洲经济体之间难以利用各自所具备的高额 资本存量优势,缺乏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缺乏把资本转化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 资。所以,建设一个新的多边银行来扩大融贷规模非常必要,而亚投行作为为亚 太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的专业性银行,不仅可以满足上述的融资 需求,还给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带来了潜在的机遇和新鲜的架构。
(二)解决国内基础设施过剩国家的产能输出问题 以亚投行的发起国中国为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和积累, 其基础设施已基本饱和,公路铁路桥梁地产等领域过剩的基建产能和人力资源需 要消化。亚投行的建立,可以带动中国国内剩余的基建材料出口。中国目前水泥、 钢铁、煤炭等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而亚投行可以促进中国的产能输出,同时让 更多的中国基建企业有机会进入境外市场。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 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凭借成熟的行业技术帮助部分欠发达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 设。亚投行为中国企业找到了迈向世界的出口,缓解我国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压 力,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中国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三)通过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降低投资风险 向境外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回收期漫长,且具有很大的国际政治风险 与经济风险,尤其是投资于政局不稳定、政经制度发展不成熟的欠发达国家的基 础设施建设。所以不论是国际金融财团还是大型跨国公司,甚至一国的政府或政 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项目,都要承受因被投资国的政权更替引起了社会动荡 或经济恶化而导致投资血本无归的风险。亚投行的成立如同一枚纽带将亚太区域 内的各国联合起来,聚拢了众多出资方的共同意志,用各国的主权信用保证为融 贷项目的顺利实行及投资回收背书,大大降低了政治性不测风险。
(四)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其中 一项就是从北京到巴格达的铁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仿效古代丝绸之路,对 沿线各国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起(简称“一带一路”) 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各国之间互联互通,最终紧密结合成为 一个利益共同体,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一带一路”的战略计划被看成是东方的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 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亚投行在此作为融 资银行,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顺利施行,推动亚太区域内 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多次实行量化宽松 政策,各新兴经济体却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美元债务风险。去年10月,美联储宣布 完全退出量化宽松,正式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此举直接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近 半年来,美元一扫之前的疲软状态成为强势货币,导致正在恢复增长中的亚太区 域内的国家和地区出现资本外流、股市下跌、汇率震荡等负面冲击,各国不得不 依靠大量的货币互换来缓解强势美元的压力。世界急需除美元外的新的储备货币, 这就给依托海量美元储备的人民币带来机会。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中心 的建立为人民币国际化成功打通了前路,亚投行所建立的经济圈可以更顺理成章 的成为人民币施展的舞台,因为在一个市场中,一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将大大减 少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交易的规 模、效率和国家福利。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促使区域内的经济体产 生对共同价值标准的需求,亚洲可能会出现人民币替代其他货币的现象。所以, 亚投行的成立将很大程度上帮助人民币在亚太经济区内成为外汇储备货币和贸 易结算货币,通过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三、结语 亚投行的成立不论对亚太区域整体还是对中国个体,都是一个难得的 经济突破口,各国之间应该积极建立对彼此的信任关系,谋求合作共赢,使得亚 太区内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上能够占有更大的话语权,创造属于区域内的共同繁 荣。
(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作者简介:杨锦宁(199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 经济学部本科三年级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