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军事理论的论文2000字
有关大学军事理论的论文2000字 有关大学军事理论的论文2000字篇一 《论联合作战条件下的空军后勤建设》 【摘要】空军后勤作为军队后勤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为空军作战 兵力提供后勤支援,但在未来联合作战中还将对包括其他军兵种在内的联合作战 部队提供支援保障。本文从联勤体制改革、后勤指挥体系的构建和后勤保障力量 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在未来联合作战条件下如何做好空军后勤建设。【关键词】联勤体制改革;后勤指挥体系;后勤保障力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G5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071(2012)04-0349-01 在未来的的联合作战条件下,空军后勤在未来一体化后勤保障中具有 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既要保障好空军自己的作战兵力,又要在一定的作战阶段 和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承担起支援其他军兵种的保障任务,因而,如何加强和推进 新形势下的空军后勤建设,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 前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课题。
1 适应联勤体制改革,明确空军后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 我军自2000年开始实行的联勤保障体制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体化后勤 保障改革,至今已初步取得成效,为将来支援联合作战、实施一体化后勤保障奠 定了一定的体制和编制基础。
在联勤体制改革的影响下,有人认为,空军后勤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 地位将被降低。其实不然,在新的形势下,空军后勤建设不仅不会被削弱,而且 只要结合自身实际、顺应总体形势还将会有新的更大的发展;空军后勤不仅面临 着挑战,而且还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空军后勤建设要在遵循国家发展战 略、军事战略和空军战略的前提下,主动适应联勤体制改革,适应信息化条件下 联合作战的需要,适应空军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军委、总部有关 联勤保障体制的总体要求,坚持空军特色,把通用的保障任务交由相关联勤系统 承担,抓好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建设好适应未来联合作战一体化后勤保障要求的 空军后勤保障力量,突出后勤基础性与应用性研究,加强和完善后勤力量建设,重点要优化空军保障基地功能、提高持续后勤保障能力,为联合作战一体化后勤 保障构建合理配套的空军后勤保障体系。
2 以打赢未来联合作战为牵引,构建合理高效的空军后勤指挥体系 联合作战所要求的一体化后勤保障更多地体现为指挥程序的一体化, 重视作战指挥信息和后勤指挥信息的共享,强调后勤保障行动与联合作战行动的 同步性和整体联动性。因此,要打赢未来联合作战,就必须构建合理高效的空军 后勤指挥体系,须抓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加强后勤指挥与作战指挥的协调性:在指挥程序上,切实加强后 勤指挥与作战指挥的协调性。如上所述,联合作战所要求的一体化后勤保障更多 地体现为指挥程序的一体化,重视作战指挥信息和后勤指挥信息的共享,强调后 勤保障行动与联合作战行动的同步性和整体联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后勤指挥 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落后于作战指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空军后勤保障效能的 发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调的就是要搞好作战和后勤的有效协调,在联 合作战一体化后勤保障行动中,为抓住战机,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后勤指挥先于 作战采取行动。
2.2 调整和完善空军后勤指挥机构:从体制编制入手,进一步调整和 完善空军后勤指挥机构。无论是空军单独实施的作战行动,还是在联合作战行动 中,空军后勤保障与装备技术保障都是支援作战行动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需要根据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的要求,从指挥体制上把后勤机关与装备机关 进行有机整合,有利于提高保障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参战部队的综合作战效 能。
2.3 加强空军后勤信息化建设:加强空军后勤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 后勤指挥网络。信息技术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同样也是提高空军后勤指挥能力的 有效手段。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空军后勤指挥对象增多、指挥的时空范围加大, 与战区联勤系统、兄弟军兵种后勤机构联系更为紧密,需要各级空军后勤指挥机 构及时掌握的信息量成倍增长,客观上要求空军后勤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大幅提 高信息处理能力。在联勤保障体制下,需要打破军兵种界限,立足于打赢未来联 合作战的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建立一套全新的包括后勤指挥在内的指挥网络体系, 或者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将已有的各种指挥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总部与各军兵种 之间、后勤指挥与作战指挥之间互联互通的态势。就空军后勤而言,就是要在总 部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构建畅通的信息指挥与决策网络,以利于对联合作战的一体化后勤保障实施有效指挥。
3 立足自身特色,大力推进综合后勤保障力量建设 空军后勤力量的建设,要坚持战略性布局、战役性运用和战术性编成 的特点。所谓战略性布局,是指包括大中型机场、保障基地在内的空军保障力量 的建设,要服从国家安全对空军的要求,从国防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具有鲜明的 全局性,属于战略性的布局;空军后勤力量建设要具有战役性运用的特点,是针 对空军后勤力量的保障对象而言,它的主要保障对象是空军战役兵力集团或者是 实施联合作战的联合部队,因而空军后勤力量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战役性;空军后 勤力量建设具有战术性编成的特点,是指具体组织实施空军后勤保障的单元大都 是机场等战术层面的建制部队,因而具有战术性编成特点。
着眼于未来联合作战,空军后勤建设必须坚持以陆基保障为基础,空 中保障为重点。保障力量建设不仅要满足近程防御作战要求,还要把眼光放在远 程防卫作战上,要适应空军兵力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作战装备的不断更新,适应空 军战略的转变,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
建设后勤保障力量,就要突出空军后勤的特色,需要加快发展综合配 套、高性能的后勤保障设施和装备。近年来,随着我国空军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 空军主战装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空军相继研制和引进了性能先进的运输机、 歼击轰炸机等装备,空军部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空军在大力发展主 战装备、主战装备建设经费投入相对充足的同时,空军后勤装备建设在规划上相 对滞后,经费投入上也相对不足,这就大大制约了空军后勤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由于参战部队尤其是空军主战装备实施作战所携带的物资、 弹药有限,受作战环境的制约使其对后勤支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依靠空军后 勤实施的综合后勤保障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甚 至能够对交战双方定下作战决心、选择作战目标以及采取何种作战样式等产生重 要影响。因此,应加大对空军后勤建设的经费投入,使空军后勤的发展跟上未来 联合作战的需要,尤其是要跟上空军主战装备的发展步伐。
有关大学军事理论的论文2000字篇二《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探析》 摘要: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井冈山时期已基本形 成,这是对中国革命战争宝贵经验系统、全面的总结,它科学、真实地反映了在一 定时空条件下敌我双方军事斗争的行动规律,这不仅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起了 奠基的作用,而且对深入理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 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井冈山 军事思想 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何坚东,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助教,研究方向:体育, 军事理论。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11)03-291-01 一、历史背景 1928年4月以后,中国工农红军以弱小的兵力,与湘赣两省前来“围剿” 的敌军斗争达4个月之久,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的正确领导之下,红军粉碎了国 民党一次又一次进攻,井冈山根据地进入一个全盛时期,党组织在毛泽东同志亲 自领导下,整顿党风,纯洁组织,并于1928年10月14日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 代表大会。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根据地建设,其中的军事斗争实践,对日后形成 的毛泽东同志有关中国革命的军事战略策略理论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因为在这 一时期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多次军事较量,成功地粉碎了国民 党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多次“围剿”,可以说在这一系列的军事实践中创造出了合乎 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战略战术原则,形成了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当时红军的成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分是游民 无产者。无论从人数、装备、训练、及后勤供给,极大地落后于敌人的正规军。
而要想在这恶劣的环境下保存有生力量,同时还要积极有效的打击敌人,那就只 有制定积极防御这一弱军对强军的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同时,又应寻找战机,歼 灭敌人,强调在积极防御中诱敌深入,实行有利的决战。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当时处于劣势的红军进行的战争其本质是自卫的和防御性的战争,我们的防御是为 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正是 秉着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军事思想,红军连续多次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当 时的中央根据地发展到全盛的时期。
(二)建立党代表制度 “党代表制度最初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黄埔军校和国民 革命军、国民军中仿效苏联红军的组织原则设立的。对这种制度毛泽东同志曾予 以肯定。”实践也证明党代表制度,特别是在连一级尤显得重要,因为在当时的 建制中,党支部是建立在连上的。而党代表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 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还要当任党的支部书记。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政 治素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实践也证明,哪一个连党代表比较好,哪一个连就 比较健全,战斗力就比较强。
(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这一时期就提出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要实行集 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这是他领导工农红军作战一贯的指导思想。
具体为在红军方面要以集中为原则,赤卫队以分散为原则。因为在当时反动政权 暂时稳定,可以集中大量的优势兵力来攻打红军,所以红军分散是不利的,赤卫 队则以分散为主,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只有形成红军局部的兵力优势,才能歼灭 敌人的有生力量,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人,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 灭其一个师。“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 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四)指出战略的持久战与战役的速决战的观点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共产党组织和进步势力均 遭受严重挫折,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展红军,任务是异常艰巨的。”S因 此毛泽东同志在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利与弊,及总结了军事斗争的经验的 基础上,指出红军力量必然是逐渐发展的,战争将是持久的。“从这一点出发,规定 了我们长期作战的战略方针,这是战略指导的重要方针之一。战役和战斗的原则 与此相反,不是持久而是速决。”T实践也证明只有采取战略的持久战与战役的速 决战的方针,才能有效的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有生力量,同时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 打击。(五)内、外线相互协同作战、相互配合的原则 在敌人“围剿”力度加大的同时,毛泽东同志指出当敌人的进攻导致反 “围剿”的胜利已无法在内线解决时,应使红军主力或一支部队转入外线以吸引敌 人主力,迫使其改变作战部署,分散其兵力,进行各个击破。而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主要是当时中央的领导同志,没有采用内、外线相互协同作战、相互配 合的原则,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把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从而给中国革命 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开始北上进行长征。
(六)对敌进行宣传,在内部瓦解敌人 对敌宣传一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敌人进行有 效的宣传才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本质,打破国民党对共产党的 污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咱老百姓的队伍,代表着广大工农的利益,从而使一 些有觉悟的国民党官兵,站到人民这一边,在内部瓦解敌人,同时也壮大红军的 队伍。而进行宣传的最好的方式是释放俘虏、医治伤兵和文字宣传。
三、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的主 要内容在井冈山时期已基本形成,这是对中国革命战争宝贵经验的系统、全面的 总结,它科学、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敌我双方军事斗争的行动规律,是 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指南,为下一阶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军事理 论上的依据。它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对新时期我军保卫国家安全、建设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