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囊肿增生【乳房囊性增生病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乳房囊性增生病 诊断 治疗
乳房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此种结构变化一方面是导管的囊状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另一方面是导管上皮有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小叶内和小叶周围的纤维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切开乳房腺体时,可见多个大小不同(自粟粒至樱桃大)的囊肿。这是囊状扩张的导管,散布在乳房腺体深部。囊壁大都平滑,囊内含有黄绿色或棕色的黏稠液体。
一、病因 教师论文发表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二、病理
本病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腺管囊性扩张。此外。尚有一种小叶实质增生的类型。
三、临床表现
本病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乳内肿块。
1.乳房胀痛
乳房胀痛常见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病程为2个月至数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点,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必须注意乳痛的周期性虽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但缺乏此特征者并不能否定病变的存在。
2.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扪查时可触及肿块呈节结状,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教师论文发表
3.其他症状
其他症状尚有病程长,发展缓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乳房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实质上是一些囊状扩张的大、小乳腺管。乳头溢液即来自这些囊肿,呈黄绿色、棕色或血性,偶为无色浆液性。
四、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应注意少数患者(有2%~3%)可发生恶变,因此,对可疑患者要注意随访观察,一般每3个月复查1次。对单侧性且病变范围局限者,尤应提高警惕。本病的突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下所述。
(1)育龄期妇女出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肿瘤或针刺样疼痛,常向肩背部放射。(2)体格检查病变多为双侧性,乳房可扪及多发性、散在、大小不等、质地不同的结节状或片块状增厚。肿块呈柔韧感,个别增生结节较硬,但光滑有一定活动度。(3)腋窝淋巴结不大。
五、治疗
1.随访观察
由于对本病发生的机制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发病后数月至2年内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
2.药物治疗
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患者,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药小金丹6~9g,2次/日,或消遥散3~9g,3次/日,或5%碘化钾5mL,3次/日,均可缓解症状。近年来类似的药物产品较多,如乳块消、乳癣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囊癖灵、三苯氧胺等,治疗效果不一。
3.癌变的处理
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旦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腺癌处理。
4.激素疗法 教师论文发表
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借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用法:月经前1周内口服甲睾酮。每次5mg,3次/日;或肌肉注射丙酸睾酮,25mg/d,共3~4日。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纪艳茹, 张金文,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杨永智,苁蓉仙灵胶囊配合外贴治疗乳腺增生症.河南中医,2005年10期.
[3] 徐丽莹,孔祥泉,徐海波,刘定西,于群,乳腺癌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