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2300字]改革转型

转型背景下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2300字

转型背景下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2300字 转型背景下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1 引言 部《�P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 “除规划为研究型大学的院校和一些特殊院校外,地方本科高校的新设、升格和 更名原则上明确为应用技术类型[1,2]”。南阳理院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 要等因素,在升本时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不断地探索如何培养应用 型人才。当前在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学院设立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专项研究项 目。

2 课程现状分析 操作系统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理论 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实行研究性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系 统观和工程观。转型发展下应用技术型人才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对 具体某一门课程来说,要求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具备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 识的能力。而从目前软件学院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来看,该课程只注重 理论知识的讲授,虽然也配有课内实验,但实验教学安排的课时较少,且实验内 容设置仍以模拟编写某个算法为主,例如关于进程的实验,包含进程控制和进程 通信两个实验,进程通信实验只是调用系统函数,具体通信细节学生并不了解, 这样与普通的编写程序一样,学生缺乏对真实操作系统的感性认识,起不到融合、 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3,4]。最近几年软件学院进行了校企合作,目的是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3 建立“理论+实践”、“课上+课下”和“校内+企业”的三维立体化教学 模式 计算机操作系统理论教学要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剖析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 需求分析和功能以及非功能设计,再深入研究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 文件管理四个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实现技术和相关算法。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前 后知识、课程间知识甚至跨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充当课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和推进者,让学生融入教学全程,师生间通过 对话共同创造和发现知识,构建“师生共同体”。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构建 一个“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这 五层的实验教学体系分级分层、循序渐进,从基础到综合,再到设计与创新,最 终因该达到学生能够自主命题、自我设计实现高级综合课程设计。建立“理论+ 实践”、“课上+课下”和“校内+企业”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在图2中,学校作为教学基准“平面”,教学内容上侧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时间维度上侧重课上与课下的结合,纵向维度上侧重学校和企业的结合。该教学 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打破课堂上时间限制,采用项目贯穿整个课上和课下教学方式。该课程 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上教师讲授各个知识点,教师要根据所讲授内容,提前设计 相应的项目,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关联起来。学生通过课下做项目,进一步巩 固了课堂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时间的 利用效率。

2)时刻关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唯理论化和唯实践化都有偏颇。要根据未 来岗位技能和知识需求,以及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实验内容,必要时增开 选修实验,建立实验案例库。而且实验内容要随着企业需求及时更新,不能一成 不变,内容落后于企业需求,要遵守“落点要超前”原则。这样通过理论+实验 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

3)注入企业化案例。软件学院和很多企业都有长期合作,很多企业在校内 都有驻点,一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在企业做实际项目。可以把一些企业化案例引入 教学过程中。这样有利于集合学校内所有教学优势与成果,使教学内容经过企业 进行升华,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并且保证教学内容与业界需求同步。

4)企业顶岗实习。利用软件学院和多家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到企 业顶岗实习,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企业员工,从生活上、环境上、心理上以及素质 上彻底改造成企业需求的员工,能真正融入到企业中去。这样就缩短了学校到企 业的过渡时期,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样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能很好地衔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