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意义_浅谈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

浅谈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

浅谈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 " 论文关键词:新学生观 语文课程 特珠意义 实践策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 本理念。在现今社会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学校方面却存在着“两种 教育的矛盾依然难解”,“许多教育变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的严重情况下, 使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新学生观,已经成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为此,撰写此 文,参加讨论。

一、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 1、有助于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育观与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前者是对学校角色性质的认定, 后者是对学生角色性质的认定。实践证明,无论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学生观决 定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学生,因而,要端 正教育观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塑造”的对象。不仅无视学生的鲜活生命,不顾学生 的人格尊严,还用种种预先设置的程序来束缚他们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参 与。学生的这种被动处境,使一切教学改革黯然失色,最终使这个本来应该引领 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的教育,背离了初衷, 蜕变为语文应试教育。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主动“学习和发展” 为唯一标准。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 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 而,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语文 素养”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宽广外延的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 人一个新的境界的综合体现,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 又囊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个性人格等人文素质,就广度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深 度看,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课程的这个定位, 是正确的。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功用和意义,又恰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基础 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领提而毛顺”,立足于此,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也就顺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实质改善 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 正常开展的前提。虽然,学习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 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 “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师生之间各种差异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 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一方面,“唯师为尊”,放任教师凌驾 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学专制”,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考试 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不仅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潜能, 而且,还给师生关系造成严重损害。它必然助长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主义和功利 主义倾向的滋生和泛滥,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引起师生的冲 突和对立。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人们一直试图改变它,如提倡“头脑”、“双手”、 “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订 立“师德规范”、“实行教学民主”等,但是,由于学生观没有改变,师生矛盾一直 未处理好。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在新课程中,教师最适当的角色就是代表学校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好服务。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 沟通、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学 生必须一改“受管教”的态度,振作精神,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必须一改居 高临下的作风,规范行为,做学生学习的向导、伙伴、榜样和顾问。建立了这样 的关系,教学活动必然成为师生在特定情景中,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相互学习、 共谋发展的过程,成为一段最能够激发生命活力、张扬个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 和创造力的美好经历。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这种情景中,师生之间还有什 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的品质及其在教学 目的下契合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由于二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学生观的 影响和制约,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教学效果,必须先端正学生 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全由课本定 调,教师“主导”。加上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语 文教学逐渐丧失了“人文性”和“语文味”,成为远离社会生活、不顾学科特点、排 斥学生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的“填鸭式的灌输”,异化为“教师辛苦,学生受苦” 的“时间加汗水”的考试训练。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基础就是“学习本位”。其教学内 容,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是民族的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由 于汉字具有表意性,汉语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综合性,祖国语文表达着人类尤 其是中国人精微美妙的义理和感觉,而学习是无可替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 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 过程,所以,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决不是“考试范围”,或者“记问之学”,也不 只是“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是要与生活相联系,以实践为基础,“正 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好“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确的语 文教学方法,决不是教师“独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读剖析”,或者“题海战术”, 也不只是“读、问、议、讲、练、看”的随机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 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语文课程就得以跳出课本和课堂教学的狭窄范 围而进人生活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教师、学生个人聪明才智和生 命潜能的尽情释放提供了大好时机。作为教学责任人,教师必然会在正确把握新 课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全盘检讨和重建,并且,通过 教育创造,使之成为更加完美的教育劳动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 来,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4、有助于课程目标的最大实现 课程目标体现着课程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要求,是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重 要依据。由于其成效要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来反映,既包括同一学生本学 段的状况,和此前各学段状况的累积,又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有学生的相 应状况,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所以,要争取课程的最大效益,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考试的“工具”。不仅想方设法使课程目标与语文考试 “接轨”,而且,还用“定升学指标”、“分层次上课”、“按考分搞奖惩”等手段,逼 着学校和教师把所有学生都往升学的“独木桥”上赶。结果,只能以牺牲多数学生 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优秀者,也难以全面 发展,是“盆景”,而很难是“大树”。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对每位学生负责。因 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 文素养”。由于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关乎 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大业,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决定了 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就特别注重基 础,讲求实效:一是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二是使“知 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是从“识字 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阶段目标”和“综合性学 习”的要求。同时,注意“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鼓 励地方、学校和广大师生,根据教学情景的实际对课程建设的全面参与和自我调 节。这样,既有利于摆脱“以课堂为中心”而造成的脱离实际、自我封闭,走向联 系生活实践、自主创新,又有利于促进语文课程的民主化、现代化、适应性,建 立语文课程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这样,必然促使不同岗位的语文教 师,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使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成为学 校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千方百计地辅助每位学生争取最大的学习收获,从 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异曲同工地满足“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现代社 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要求。所培养学生,也就不只是些点缀 风景的“大树”,而是壮丽的“森林”了。

二、实践新学生观的现实策略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行者。没有广大教师的正确实践,再理想的教育设计, 只能是一纸空文。在现今教育“转轨”的过渡阶段,实践新学生观与实施语文新课 标紧密关联,做教师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角色意识是个体在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上产生的一 种直接影响角色行为的思维定势。实践新学生观,必须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进人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角色,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凸显,学生才可能轻松自如地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只有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每位学生主观意愿的自由倾吐和个人 潜能的尽情释放,学生才可能正常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是要礴下身子,让出位子。要坚决摈弃“唯师独尊”的观念,不在潜意识 里视学生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权、思想情感表达权、 行为方式选择权、学习时间支配权和兴趣爱好发展权等学习自主权,放手让学生 做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是要启发良知,长善救失。启发良知,要从立志抓起。即启迪、激发学 生“有志于学”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语文材料,通过正确认识人生、社会与“学 习和发展”规律等途径,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当的心理需要发展为坚定的成才志向, 进而转换成一种为实现志向而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自我教育机制,一种源源生长的 自动力。长善救失,要贯穿师生交往的全过程。即不失时机地教导学生增长其优 点,补救其不足。要时时处处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 的将来着想。要有长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领,达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细无声” 的效果。

三是要正视差异,互教互学。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差异。要明白,这种 差异是自然的,也是变化的。从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 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变化性看,学 无止境,人无完人,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现今学生通过家庭、社会、同伴和书 报、电视、网络等媒体所获得的知识,早就超过了语文课本,只有师生互教互学, 教学活动才可能正常进行。

2、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 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承传文明、启迪思维、 浸润心灵、濡染世风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张扬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激励学 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实践新学生观的重要途径。

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人们所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预定目标,是 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渴望进步,憧憬未来,追求成功的心理,结合教学情景,适时提出诸如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 以及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近期目标,激励学生产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锤炼学习本领的内趋力。

二是“信任”激励。相互信任,是师生交往的宝贵情感。教师的信任和赏识, 对学生是一种最好激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十分关爱 和信任的,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教师真诚期盼和由衷赞赏的,从而产生尊重感、 荣誉感、责任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是“环境”激励。教学中的环境,特指由物质条件、精神状况、活动方式 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要善 于利用有助于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奋发向上精神的语文材料,将学习语文的志趣, 转化为提高语文素养、打好成才基础的优良学风。

四是“示范”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直接受教师人格和教学示范影响。

如果教师品格平庸、语文功底浅薄,将教学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气沉沉,只能 损害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师品格高尚、语文素养深厚,将教学工 作搞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的博大内涵和无穷魅力,体 会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愉悦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价值功用,促使他们产生像追求幸 福一样地向往着能够在这门功课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强烈欲望,那么,还有什么困 难能够阻碍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呢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要通过学习能力来反映,而这也是学生继续学 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要结合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力 争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效。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语文游戏、演讲论 辩、作文竞赛、调查访问、专题研讨、创新设计等活动,直接从实践与生活中获 取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本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要通过“语 文综合性学习”和交流、总结学习经验等途径,帮助学生将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 转变为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多次重复相同或相似的 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态势,是一种不用随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的学习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张,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 惯。新课标也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列人了课程的“总目标”。

一是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推出某种习惯的养成活动,要做好计划,选 准时机。宜先将其作为学习常规,继而,在“实行—规范—再实行—再规范”的培 训中,逐步习以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纳新。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不可能一墩而就,必须坚韧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学习习惯,也 需要不断完善,适时调整。

4、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创新,是信息时代人才重要的优秀品质。“是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 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产生出从未有过的有社 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 发展”,新课标特别将“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写人了“教学建议”。

由于语文富含人文性、审美性和思辨性,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 体验性,由于新课程卸除了束缚教师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栓桔,提供 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创造空间,所以,强化创新教 育,大有可为。

一是培养创新品质。着重培养充满自信的品质、广泛关注的品质、独立思 考的品质、求是求真的品质、标新立异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品 质、坚忍不拔的品质、自我控制的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奠定人格基础。

二是培养创新意识。着重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 变革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树立 精神支柱。

三是拓宽创新视野。利用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问题求解、方案设计、 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的新 情况、新问题等等教育情景,启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思路。

四是教给创新方法。诸如思维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研究方法、实 验方法、领悟方法、借鉴方法等,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本领。

五是鼓励创新成功。遵从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利用新课标实验与推行的大好时机, 创造合宜情景,提供有力支持,帮助学生不断取得创新实绩,增强自主创新的勇 气,生成持续创新的旺盛活力。这是正确实践新学生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 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