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新认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有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新认识

有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新认识 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领域,韦勒克、沃伦等人的《文学理论》堪称经 典中的经典。韦勒克对 “比较文学”的概念加以全面、准确的界定,从而提出了“世 界文学”与“总体文学”的概念,然而在文学界“各个声部”的奏鸣中却总有声部处于 弱势。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之辩 根据《文学理论》,“比较文学”首先归入民俗学的研究当中。①然而如韦 勒克所说,直接将“比较文学”等同于民俗学实在太不确切。

“比较文学”的另一个含义来自于法国学派。这一学派以巴登斯贝格 (F.Baldensperger)为首,以“莎士比亚在法国”“德莱登对蒲伯的影响”之类研究最常 见。

然而,韦勒克也不无揶揄地指出法国学派的优在于说明了“西欧文学的高 度统一性”②,却也有其显而易见的缺失。他们的研究“将重点放在纯粹的‘事实’ 上”而忽略了文学本身的价值。1958年9月就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 举行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确立了美国学派 的地位。

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时,对未来文学流露出满怀深情。韦勒克等认为,“世界 文学”更应该是“总体文学”,“把文学看作一个整体,不考虑个民族语言上的差别,去 探索文学的发生和发展”③。“世界文学”的提出孕育着文学自身研究的超越和跨 界特征,也预示着“比较文学”的诞生。而之中文学联系成为一种文化的、审美的 联系。这样的比较文学研究才更具有普世价值,更能欣赏到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学 价值。虽然提出“世界文学”概念,但是包括韦勒克等人在内④,人们总是难逃西方 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论偏见,忽视其他文化圈的文学也应是合奏中的一个声部。

二、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学何去何 我们都知道,“世界文学”是歌德在阅读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一些东方文学 作品之后构想出来的一个概念。“世界文学”当然也不仅仅局限在西方文学上。“世 界文学”的比较研究也不应该由西方文学或者任何一种文学处于主导地位。然而 在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学的语境下,除西方文学之外的文学,如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文学却处于尴尬的边缘。

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优秀文学作品的外语翻译的衰弱、缺 席。好的翻译作品不仅要保持原作的美学风貌,又要适合外语的阅读习惯。仅以 我国《红楼梦》的两部优秀英语译本为例:一部是杨宪益夫妇所译,另一部是英国 汉学家戴维霍克斯和闵福德的译本。前者语言更忠实原着,就其可读性和美感度 而言更适合停留在图书馆中供学者品评。而后者应和了英语读者的阅读喜好而更 为流传。⑤因而文学作品如何忠实原作又适合译文阅读的两全其美是很相当困难 的。这样的困难势必导致优秀作品的“闭关锁国”。

此外,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已然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

但“世界 文学已不再局限于欧美的狭隘概念,而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审美现实”⑥已成趋势。

只有保证文学的名族性,才能走向世界。“事实上,恰恰就是‘文学的民族性’ 以及各个民族对这个总的文学进程所作出的独特的贡献应当被理解为比较文学 的核心问题。”⑦ 莫不如马尔克斯植根于拉美民族的瑰丽神话、浩渺山水而撰写的《百年孤 独》的传奇才让全世界为之惊叹、感动。莫不如南非作家库切对国家心脏的剖析, 勇敢揭示本民族根深痼疾之《耻辱》才赢得世界读者的目光。每一个民族的文学 都应在世界文学的大合奏中演奏属于自己的声部,正是这种自由、个性的声调才 成其文学自身的伟大,才使世界文学更具多样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