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试述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行为表现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于那些将要完成学业、准备踏入社会的莘 莘学子来说,在个人需要上有迫切感;在情感体验上出现跌宕感;在行为表现上易 产生松懈感。要调整好毕业生的心态,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就应该落 实就业政策环节的工作。[关键词] 就业 心理健康 逆反 心理差距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 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 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 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以更好地步入社会。
一、毕业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毕业生离校前个人需要具有迫切感。临近毕业的学生需求点日益集中, 迫切感明显增强,自然而然地回顾过去几年的学习历程,发现自己由一个幼稚的 学生,成长为一个比较务实的青年,并且在德、智、体、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 步。这使得他们把过去一些“无意识”的东西开掘出来,当个人需求得到满足时, 往往情绪振奋、愉快;当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情绪消极、低沉,加之得 知昔日的同学前途“光明”心理就会失去平衡,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绝大多数学生 的思想还是稳定的,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思想松、标准降、作风散,个别人甚 至发牢骚、讲怪话,散布一些消极情绪;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喜欢到处游逛, 经常旷课外出。
二、毕业生心理不健康的危害 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如果不能够及时并正确地加以引导,就可 能会产生对待人和事物多疑、冷漠、反抗社会等心理,变得学习消极、理想泯灭、性格偏执,严重的可能产生厌世或者犯罪心理。有着逆反心理的毕业生通常对教 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 怒。老师、父母越是恼怒,对于他们越发训斥,就会使他们愈加反感,直接影响 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导致人格和行 为的不健康。焦虑心理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毕业生当中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毕业生犯罪率越来越高,离家出走、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事 实说明,如果在这一特殊时期不能够正确认识和疏导青少年的心理,使他们的心 理健康地发展,将会导致十分惨痛的后果。因此,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十分重 要。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 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毕业生德智体 美等全面发展。
三、消除毕业生心理差距的具体方法 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 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 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 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 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 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2.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重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 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 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时间,使生活有规律。学 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 使思维、记忆力减退。
3.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 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提高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从心 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 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 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
“人的需要、动机只是一种主观愿望,它同客观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种主观或客观之间的矛盾,正是构成挫折心理的基本原 因。”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 和心理冲突,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 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 学习和生活。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 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 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 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 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 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 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 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4.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 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 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 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 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5.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大学生在必要 时可以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 理老师。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 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 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 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为 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 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 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 心理健康的目的。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 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 互作用,大学生成才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才有可能升起。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是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提出的 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转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日益增加的心理健康问 题,这使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我院毕业生就业实 际情况,对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研究、探索,并详细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提出进一步提高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 和原则,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保障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 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毕业生;就业心理;教育 大学生就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 理素质的一次检验。毕业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前后因就业问题所产生的 心理活动,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导致大学生其正确择业和 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1]。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交 织在一起,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我们结合调查 统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本次调查对象为泰山医学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2011届的应届毕业 生,统计样本数量为200人,涵盖理、工、医等专业,主要采取座谈会、个别谈 话等形式。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1.1 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是其内在原因心理学认为,人在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时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 西——无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无形地保护着自己,干扰对自我的全面、正确、 客观和公正的认识,使自我真实形象产生变形或扭曲。而且心理学研究还表明,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差距与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根据以上心理学理论分析不难理解大学生择业心态的矛盾冲突。首先, 大学生择业是在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 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等。这些矛盾他们以前从未碰到过, 所以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其次,大学生正处于人 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 矛盾。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矛盾、开放与封闭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 情感与理智矛盾等。再次,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大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心理 还不成熟,同时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加之个体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形成 的个性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在择业中就表现出内在心理特征的复杂性与矛盾 性。
此外,大学生择业心理期望高和心理素质不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独 生子女存在的弱点,传统的“一次就业定终身”和“求稳”思想,尤其自身素质的不 足,都是大学生产生以上不同择业心态的重要原因。
1.2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使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变 化,市场经济提供的一些新的价值要求:自主意识、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平等 原则等,都已渗透到大学生的择业观当中,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化,自我中心突出, 注重功效和实惠。他们选择能发挥自己才干、实现自身价值的单位。这些变化是 大学生择业商品化、功利化、务实化,导致其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过于强调自 我价值实现,以及各种矛盾冲突丛生的根本原因。
2 调整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大学生择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决不能笼统地 认为都是消极心态。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态使其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 免的,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是主流、本质。这种矛盾心态是 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毕业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高校与社会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保持稳定、积 极、正确的择业心态进行合理择业。
2.1 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 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注意自己各 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自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培养自己的道德素 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 人才。
2.2 毕业生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整 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 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 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 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
2.3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除了深化教学改革,对大学 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从入学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 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含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 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高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和平台。
2.4 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 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 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这是对大 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最有力的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更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 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压力, 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而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为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更加优质的服 务,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