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贫血的症状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原因繁多,可见于儿科、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种疾病,可发生于良性疾病及恶性疾病,其疗效及预后主要取决于其病因,本文分析206例贫血患者的病因,以期发现他们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以贫血待查入院的患者共206例,男性84例,女性122例,年龄11~86岁,平均年龄53.2岁。本组患者就诊时全部具有贫血的症状:如全身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并伴有一些原发疾病的症状。全部患者入院均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测定,骨髓细胞学检查,然后根据病情选择性行胃镜和/或肠镜、腹部超声、肝肾功能、溶血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测定,出凝血时间检查,女性患者加做妇科检查及妇科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符合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1]。

1.2 贫血原因 206例贫血患者病因见表1。

缺铁性贫血(IDA)37例,年龄11~81岁,平均年龄47.6岁;男性9例、占24.32%,女性28例、占75.68%;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子宫肌瘤5例,消化道

表1 206例贫血患者病因(%)

病因例数百分比病因例数百分比白血病4320.87慢性病性贫血167.77缺铁性贫血3717.96溶血性贫血125.83巨幼细胞贫血2914.08多发性骨髓瘤115.34再生障碍性贫血2612.62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94.37巨幼细胞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209.71淋巴瘤31.46肿瘤6例,妊娠2例,痔出血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饮食不当及哺乳期营养不良10例。巨幼细胞贫血(MA)29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9.9岁;男性9例、占31.03%,女性20例、占68.97%;其中妊娠3例,营养不良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巨幼细胞贫血(MA)合并缺铁性贫血(IDA)20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63.5岁;男性11例、占55%,女性9例、占45%。溶血性贫血(HA)12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38.9岁;男性2例、占16.67%,女性10例、占83.33%。慢性病性贫血(ACD)16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64岁;男性7例、占43.75%,女性9例、占56.25%;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肿瘤3例(肾癌1例,消化道肿瘤2例),慢性感染1例,结缔组织病2例,西恩氏综合征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6例,年龄14~69岁,平均年龄41.6岁;男性15例、占57.69%,女性11例、占42.31%。白血病43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3岁;男性18例、占41.86%,女性25例、占58.14%;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9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9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2岁;男性5例,女性4例。多发性骨髓瘤(MM)共11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6岁,男性6例,女性5例。淋巴瘤3例,年龄69~73岁,平均年龄65.6岁,男性2例,女性1例。
2 讨论

贫血的病因诊断比较复杂,有些病例由于临床表现缺乏原发病的主要特征,或由于临床忽视了某些诊断线索而误诊。本文通过对206例贫血患者进行病因分析,认为有以下病因及其特点:(1)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占全部贫血病例的32.04%,育龄妇女多见,主要由于摄入不足、月经紊乱、子宫肌瘤、妊娠、营养不合理引起,而男性多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痔疮,应注意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做相关的辅助检查,避免漏诊误诊。(2)巨幼细胞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占9.71%,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多有脏器功能损害,再加上牙齿脱落,腺体萎缩造成摄入减少、吸收障碍;有些老年人有明显的偏食现象[2],如:不食肉食;还有的老年人缺乏照顾,膳食质量差,这些都是造成本病原因。(3)溶血性贫血,占5.83%,主要为年轻女性,有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应认真询问病史,注意用药史、既往史及家族史,要重视常规检查提供的线索,并注意排除肝病、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肿瘤等。(4)慢性病性贫血(ACD)占7.77%,多见于老年人,多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西恩氏综合征引起,老年人耐受性强而反应性差,应注意详细追问病史,注意发现隐匿的不易被重视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获得早期诊断。(5)再生障碍性贫血(AA),占12.62%,主要为青壮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不易诊断,一般要多部位多次骨髓穿刺,有条件应做骨髓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6)白血病,占20.87%,急性白血病明显多于慢性白血病,要做有关检查,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便获得长期无病存活。(7)其他恶性血液病:MDS、MM、淋巴瘤三者占11.17%,主要为老年人,发病原因及机制还不清楚,认为与老年人T细胞功能活性下降、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有关[3],老年贫血患者应重点排查这些疾病。本组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所占的百分比相似,良性疾病主要以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为主,恶性疾病以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

综上所述,贫血病因繁多,不同的病因它们的临床特点不同,故临床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根据其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认真全面的进行体格检查,及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使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贫血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8.

[2] 张金星.老年性贫血234例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3):178-179.

[3] 邓家栋,杨崇礼,杨天楹,等.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