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摘要:康德的教育思想向来引人注目,他把教育区分为“私人教育”和“公共教育”, 前者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后者则是以学 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康德认为“公共教育”比“私人教育”更具优越性, 因为后为受教者提供了前者无法呈现的交往性的公共空间,为学生明确权界、发 展社会性品德提供了可能。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境况而言,重申康德这一 思想,显然不无裨益。关键词:康德 私人教育 公共教育 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在教育学这一领域当中,康德的教育思想历来引人关注。作为在哲学史上 发动“哥白尼革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教育学”问思无疑蕴含着巨大的考 察价值。
在康德看来,如何开展良性的教育,这绝非易事:“可以把人的两种发明 视为最困难的,亦即统治艺术和教育艺术的发明,毕竟人们甚至在他们的理念上 也还有争执。”那么,康德如何开辟良好教育的路径呢人能运用健全知性,摆脱“不 成熟状态”,最终树立理性自主――这无疑是康德思想中“人的自我价值”这一命 题的核心指向。可以说,这也是康德“教育学”话语中隐而未显的一个基本逻辑。
而在对“教育”这一命题的探讨中,康德首先区分出两个概念:“私人教育”和“公 共教育”。这里,康德视域中的“私人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 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公共教育”则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
康德指出:“教育要么是一种私人教育,要么是一种公共教育。后者仅涉及传授, 而且这种传授可以始终是公共的。这种规定的实施则被留给前者。一种完备的公 共教育是把教导和道德塑造这二者结合起来的教育。” 在康德看来,“公共教育”显然比“私人教育”更优越,因为首先,私人教育 很大程度上只教会人一些生存技能,“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在世界上生活好”, 无意发展“世界福祉”以及开掘人性以及人的相应秉赋的完善性。而且父母、家庭 教育难免可能会给施教者带来性格缺陷。显而易见的是,康德强调“公共教育”, 也即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种教育关心在“私人教育”中付之阙如的“世界福祉”,正在于它能弥足家庭教育的诸多不足之处。在家庭当中,施教者(父母) 和受教者(子女)具有不对等的地位关系,父母在很大程度是作为监护者呈现的。
正如康德所言,孩童无须操心自身的衣食问题,孩童作为被关心的主体,并没有 平等交往展开的公共空间。而在社会教育,或者说学校教育当中,每个孩童都以 普遍有效的学生身份出场,他们的身份差别在极大程度上被悬置,而互相以平等 的地位交往。这正如康德指出:“因此人们在此学会衡量自己的力量。学会让别 的权利来限制自己。这里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因为人们到处都感受到阻抗,因 为人们唯有通过成就出众才使自己引人注意。它提供了未来公民的最佳样板。” 人作为社会动物,其道德和才能必须在公共社会中才得以呈现。私人教育 (家庭教育)则将教育局限于私人空间之内,它不能为人提供交往的可能,而这种 交往无疑人的才能、心智、个性、道德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重要的平台。因为只 有在社会交往中,人才会面临基本的善恶问题,而将他人置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框 架,而在此基础上,明晰自我与他人的权界。
进一步说,学校教育作为公共教育中最重要的机构,有着家庭教育和其他 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学校通过构建良好的交往机制,不仅有助于学习各学科 的基本知识,更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例如,在学教教育中,具体开展的多 样的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跃的课堂气氛等等都能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与交流 学习的机会,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行为中履行各种有效性要求。
在具体的就教育学展开的问思当中,康德隐而未显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学 校教育首先应该指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亦即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 打下文化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它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孩童,这 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小学阶段的孩童 心智发展尚不健全,较为缺乏交往意识。因此,小学教育是发展个人禀赋、完善 个性、提高人的社会品格的重要阶段。除此之外,小学教育对孩童的心智、道德、 人格道德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孩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父母给 予的私人教育,进入学校与教师和别的同学形成一个公共场域,其个体性得到一 定程度的削弱,社会性得到加强,老师与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 位,表现出对教师、同伴的依存性或同调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善小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的知识,不仅在于学 校或具体的施教者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构建发展 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公共平台。这也正如洛克所言:“德行是坚固而真实的,教师 不应该仅仅对之照宣读或随意谈论而已,而应该利用教育的工作与技巧,把德行赋予人的心智,让它在那里扎根……”这里,对于德行一词,我们不应忘记的是, 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性品质,唯有在公共领域的框架当中才能呈现出来。
转换观念之后,我们才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观照小学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例如,课堂讨论本身并不仅在于更好地为学生澄清知识性问题,更在于课堂作为 学校中最典型的交往场域而发挥作用。同理,课间及学校不定期的集体活动亦是 如此,在一个悄然开启的“社会性”交往空间当中,学生面对密集的他者,在实际 问题和个人利益等问题的考量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然会生出履行理想交 往行为当中具体有效性要求的自我意识,以及面对他们不幸境遇的同情性理解。
但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境况来看,颇多教育并不具备这一意识。在 具体的施教行为和自身定位中,他们只是把自己作为“授业者”、社会性的“家长”, 而完全无视基础教育对个体社会性品格完善的重要意义。基于此,重申康德的作 为公共教育的基础教育这一教育思路极为重要。首先,要明确基础教育本身的定 位,它更大程度上应该是一种公共性教育,而为培养学生的个人秉赋提供良好的 公共平台(交往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因为身份和年龄 的差别,虽然它不可能具体完全的平等,但却是可以无限拉近的。体罚学生或者 说对学生施以家长般地管教,无疑会使师生关系逐渐疏离,而完全阉掉了基础教 育对于构建良好交往机制、平台的重要责任。事实上,这个平台之中,教师本身 更应呈现为具有“同情性理解”等品质的良好范例。同理,过度宠爱甚至溺爱学生 无疑也无助构建基础教育中的公共交往空间,因为,就本质而言,溺爱或家长式 体罚都表现为施教者无意把学生作为与自身平等的人格主体,而只是作为监护者。
另外,理性地调节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个重要议题,它并不简单意味着 对学生之间各自利益在不同境况中的判定,更在于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交往当 中能够覆行交往行为的有效性要求,避开暴力的螺旋。
把学校教育视为为学生开拓交往空间的公共性教育――康德这一教育学 观念无疑应是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