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人民监督运行机制分析
从严治党人民监督运行机制分析 摘要:分析了完善法制,实行人民监督的必要性,认为人民监督是从严治党的 核心环节,让人民监督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能够有效运行的机制体 制是当务之急。指出以法治思维完善人民监督制度,以负责精神织密人民监督之 网,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交给人民评判,是人民监督的基本运行机制。关键词:人民监督;
从严治党;
机制 人民监督是从严治党的核心环节。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所拥有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因此,人民作为权力主 体,就有对权力客体进行监督的权利,而权力客体也有接受权力主体监督的义务, 并且这种监督必须是有效的,不能是名义上的[1]。从理论上来看,发挥人民 监督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本质要求。从实践需要 来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是提高执政党科学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从严 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如何让人民监督更好的发挥作用,建立科学合理能够有效 运行的机制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以法治思维完善人民监督制度 切实保障人民监督的有效运行,需要以法治思维来完善现有的监督体系。
人民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前提是要使监督体系能够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完善人民监督制度,应首先建立法治思维,从而最终实现在法治思维统治下人民 监督的目的。1.依照法治思维加强人民监督制度,不仅是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 也是构建人民监督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人民监督制度是由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 要素构成的,即人民监督主体、人民监督行为、人民监督渠道和人民监督对象。
要完善人民监督制度,必须实现这四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和谐,即人民监督主 体与人民监督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人民监督渠道与人民监督行为之间的包容契 合。2.以法治思维完善人民监督制度,是摆脱不良传统思维的现实要求我国的 封建历史比较长,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思维模式对民众的思想影响很深。这 就造成了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反倒是形成了“官本 位”的思想。这势必给人们今天要实施的人民监督制度带来不小的思维层面的阻 碍。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认为法律是针对人民的,而把 自身置于法律之上。而人民群众中也长期存在“政治与我无关,那是当官的事” 之类的思维。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公民个人监督意识的淡化。3.以法治 思维完善来唤醒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是人民监督制度继续保持生机活力的保证要想使人民监督成为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剑,固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更须以法治 思维来唤醒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公众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勇敢地对公权力 进行监督,才能逐步树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意识,才能把权力真正地关进制度的 笼子里。基于以上原因,以法治思维完善人民监督机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 手:要从根本上转变监督观念,从传统的国家监督观念转向新型的人民监督观念。
在民主政治的诸要素中,人民应当是核心,而权力则应是掌握在人民手中。这就 意味着不是权力支配人民,而是人民支配权力。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官僚主义 和消极腐败现象;
同时,人民也属于权力管辖的范畴。在权力服从人民的前提下, 人民必须服从权力的约束和管理。否则,就会出现极端民主化,使社会陷入混乱 甚至灾难。监督主体的地位应当高于监督客体或者至少与监督客体平等,这是实 施有效监督最基本的要求。在我国,人民既是监督主体,同时又是权力主体,从 理论上讲,其地位应该是至高无上的。然而,由于权力的主、客体错位,人民作 为权力的主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人民的监督权远远低于执行机关的行政权、司法权,难以正常发挥其功能,显得 软弱无力。4.要制定人民监督法只有至高无上的法律依据,才能从根本上扭转 监督权大大低于行政权、司法权,甚至低于个别领导的个人权威的传统格局。科 学有效的监督应当是硬性监督,即有科学的监督标准、严密的监督程序、合理的 监督方式,以法律为依据,并处处受法律保障。可是,目前我国实施人民监督所 必需的监督规范还很不完善,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立法,赋予人民监督权, 使之具有权威性,以打破官僚腐败的社会关系网。
二、以负责精神织密人民监督之网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讲话指出:“群众的眼睛 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只有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 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2]1.共产党人对人民监督的态度习近 平总书记这番话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监督的态度,表达了共产党人在新时 期下的人民观,也代表共产党人在面对发生改变的新形势时有着清醒的认知。以 负责精神织密人民监督之网,就是说要使人民监督像探照灯光源那样强大而集中, 使人民监督全天候开启,使人民对党的监督如细密之网那样发挥作用,真正做到 权力监督无死角。但现在按“织密人民监督之网,全天候开启探照灯”的要求看, 还明显不足。近些年来,人民监督制度的运行机制有了长足的进步。建言献策渠 道更加畅通,批评质疑路径更加多样。无论内部响应机制还是外部保障机制,都 有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积极变化。但权力不规范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滥用权力 与手握权力不作为现象同时存在。如果说群众对于滥用权力现象已经能够积极的行使监督权,那么对于官员的不作为现象却更多地表示出无奈。所以,共产党必 须以更加自信的态度为监督权力织就一张网。2.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反映问题 创造条件让群众看到从严治党的决心,看到向群众求教的坦诚,才能让群众监督 之网“密起来”。群众给党提意见,给干部提意见,是出于对党和干部的信任,不 能让他们感到有政治上的压力。渠道畅通是最基本的要求,渠道安全更是必备条 件。这种监督应该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整体上形成一种网状的形态,让违背人民 利益的现象无处遁形。要使群众监督之网“常密”、全天候探照灯“长亮”,关键还 得有实际行动。人们常常见到有的干部犯了不少错误,上级部门经常接到群众举 报,但却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敷衍了事地调查一下,也不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到最后,或者是姑息这个干部犯更多的错误,或者让群众感到他们的监督只是流 于形式,做做样子。如此一来,群众提意见、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就会受打击,参 与从严治党的责任感也会减弱,长此以往就没有人愿意监督、参与监督。群众发 现党员干部有违法违纪问题,要让他们安全畅通地举报,彻底地查办;
对于群众 给党提的意见,只要有利于党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落到行动中。
这样从严治党工作才会有着力点、支撑点。
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交给人民评判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 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 都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 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3]1.群众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客观评判者党的一切组织行为和人员的表现都 要交给人民去评判。对于一个干部工作表现的评价,不应该是完全交给上级领导, 而应当更多地听取人民群众对他的评价。干部所做的工作是否以人民的利益为根 本出发点,是否以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是否能够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 和建议,等等,要把这些作为评判干部工作的标准。转变党的作风,其根本目的 是要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 剂,人民群众对党的观感如何,更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党的作风情况。作风不良, 群众看到的就是一个不满意的党。只有给广大人民群众呈现一个作风优良的党, 人民群众才能拥护它,支持它。当然,经过多年的执政,党内滋生一些不良作风 也是正常的。但必须要让群众看到党在转变作风上的不懈努力。作风转变的合格 不合格,最终还需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不要创造条件畅通 公众参与渠道,愿不愿发动群众积极监督,能不能及时回应百姓关切,本身就是 对党的作风的最佳检验。2.群众评议干部是群众监督的又一种有效形式群众评议干部就是首先由各级领导干部向人民群众对各自工作完成状况及个人表现情 况进行总结报告。然后由群众根据其实际工作表现,发表评论,作出评鉴。最后 依据评议结果和组织的考核意见,决定这个干部的升降奖惩。群众评议的好处 是:以实绩为标准,对干部的评价更加全面,出发点更加实际。在我国群众评议 干部已初步形成制度,1986年全国已有16.9万个单位开展群众评议干部 工作,共评议中层以上干部94.1万人,经过评议,受到奖励的干部10.6 万人,被免职6809人,在干部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3.组织工作满意度民 意调查是人民评判的有力手段这一调查是为了真实了解人民群众对于各级党组 织的工作是否满意,还存在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并且找到影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 主要原因和基本方向。为人民打开大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这是党的组织部门 提高工作水平的一个核心举措。人民群众对于党的组织工作好坏最有发言权。人 民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组织工作优劣的基本标准。人民群众的评判,是加强和改 进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民意调查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调查结果。通过对 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了解民意。通过了解民意才能进一步提升组织工 作水平。只有形成这种良性循环,人民群众才能对组织工作满意。4.用群众看 得懂的语言让群众知晓怎样监督要想充分发挥人民监督的作用,就必须使人民对 党的工作“知情”。所谓“知情”,就是让人民知道并理解党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 要做这样的工作。这就要求党的方针政策等必须以群众看得懂的语言来表达和阐 释。要讲群众能听得懂的话,办群众看得懂的事,做和群众一样的人。做好群众 工作需要语言的交流,面对群众,就像老师面对学生一样,要力求讲学生听得懂 的话一样,只有我们把纸上的理论变为通俗的语言,把官方的话语变成百姓的话 语,这样才能让群众畅所欲言,才能倾听到人民的真实声音。讲话要让人民群众 能够听明白,让人民感受到话语的真诚,感受到情感的真切,感受到地位的平等。
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群众才能学会正确监督,有效监督。
作者:张贺明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