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的相关论文
英国教育的相关论文 英国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一 《感受英国教育》 【摘 要】英国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都较成熟的国家,无论在 课堂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理念,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注重学以致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 学内容,对教学评估的重视,对多媒体的适度应用,这些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都有 启发。英国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可 借鉴之处。【关键词】英国教育 课堂教学 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2)21-0039-03 2012年暑期,我在英国South Lanarkshire College参加了语言培训,亲身 体会了英国的教育理念,亲历英国的语言教学。其间,我用心观察和学习,开阔了眼 界,增长了见识,在各方面都有不少心得与体会。
一 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闻名于世界,它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类型可分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两种。“以教师为 中心”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 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 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 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谁是学生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是判断是否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的重要特征。如果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那么这 种教学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反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在英国学习时,外教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会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方式更灵活的外教会根据学生 的特点和需要带学生去户外上课,通过实地接触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来了解当 地的文化,这是相当受学生欢迎的,而且对学生而言确实是受益匪浅。
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多限制,并不是任何时候拿来即可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受到学生 素质的限制。“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极端。任 何教学在实际实施时都处于这个连续体上的某一点。比如,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 较强并且也有相当的自律、自学能力,那么教学将处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极端。
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弱的,甚至即使有,学生也可能不理睬。如在硕 士生或博士生的培养上,很多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体作 用较弱,只起引导作用。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并且自律、自学能力很弱,这时 他将很难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相对增强,最极端的情况是教 师完全控制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时教学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个极端。如小学 和中学的课堂教学。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 使教学向另一个极端靠拢。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能力的变化,该放手时则放手。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认 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 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 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国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的程度,再根 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水平和需要 的教育。
在刚开始进行语言培训时,外教会给每个学生做一份测试,测试大家的 语言水平,找出常犯的错误,以后会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教 学。
对学生的教学,因材施教很重要。因为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水 平不同,如果能够辅以科学的测试手段,对每个学生的水平有大致的了解,在教学 中注意因材施教,会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有很好的作用。3.学以致用 英国的教育非常注重学以致用,注重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 实际生活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英国参加语言培训期间学习的课程基本上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上课之初,外教布置任务,要回答关于这个学院的20个问题。包括: 学院名称、学院主体建筑建成时间、学院旧址、学生数、学院6个基本系部、校 长的名字、校长办公室的位置、在哪里能够找到职业咨询师、找到学院的餐厅并 说出至少6个你可买到的东西的名字、学生助学金发放地、保安的位置、在哪里 能抽烟、校外什么地方可以抽烟、在什么地方你能进行日光浴、哪个房间可以给 小孩子玩、如果你头疼你可以躺在哪个房间、离教室最近的火灾紧急出口在哪里、 在学院什么地方你能找到洗衣机来洗衣服等。这20个问题,学生要独立去找答案。
通过寻找答案,回答问题,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学院的历史、结构,懂得了遇到事情 到哪里去解决,同时还学习了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语言。
第二,用英文指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样东西。(1)常在厨房中见到的 两样东西;(2)用金子做的;(3)能发出悦耳音响的;(4)脆的;(5)能用来减肥的;(6)大多 数青少年感兴趣的;(7)让人兴奋的;(8)在荒岛上有用的;(9)有好闻的味道的;(10)通 常只用一次的;(11)确实很贵的;(12)时髦的、流行的。这个练习是两个人为一组, 每个人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看同伴的答案。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就会用英文说 出和描述生活中常用的事物,对他们将英语应用于生活实际很有帮助。
第三,风俗习惯。请学生举例说出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在英国看 到的和自己国家风俗习惯不同的习惯。并且会有材料和标示,据此讨论哪些行为 在自己国家是礼貌的,哪些行为是不礼貌的,哪些行为是常常做的、无所谓的。通 过讨论就可以认识到不同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如在中国,互相谈论工资一般是 无所谓的、常常做的。但是在英国问及别人的薪水就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通过 这个课,学生不仅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 自己的行为,不触犯他国的禁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在英国的生活。
英国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二《感悟英国德育教育》 【摘要】为提升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江苏省教 育厅组织优秀物理教师赴英国参加为期四周的培训,通过观察及观察后的思考, 从家庭——孩子德育教育的首阵地、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社会—— 学生德育教育的广阵地三个大方面,具体描述了看到的现象并对看到的现象在深 入思考后阐述了对德育教育的个人感悟;为我国的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 鉴作用。
【关键词】英国;德育教育;感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53-02 江苏省教育厅为全面提高江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学科教师教育 教学素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每年均要组织英语、数学及自然学科的优秀教师 出国培训。2011年9月份来自江苏各地的40多名省市级物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 师赴英国参加为期四周的专业培训。通过听专家讲座、课堂观摩、采访学生、参 观走访等方式,全方位了解英国的教育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学校管理、 学生教育等。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感悟尤多。因笔者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走访英国期间也特别关注英国的德育教育,现将自己走访英国的德育教育感悟摘 录如下,若因此对所有德育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与启发,则幸之大矣。
1 家庭——孩子德育教育的首阵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已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共识。但对首任 老师职责的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家庭却相差很大。中国家庭特别注重对孩 子的文化教育,从怀孕期间的胎教,到学前的早期教育,再到寒暑假期间要求孩 子参加各种补习班等,可以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但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 习惯、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却重视不够,有时甚至是反面教育。尤其是父母本身的 道德素养不高,这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大。而英国的父母更关注对孩子的 成长教育,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一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 能自己完成的事,父母绝不包办。比如孩子摔倒了,父母只是在旁边看着,要求 孩子自己爬起来。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很少去干 预。三是注重对孩子社会公德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
英国对公民社会道德立法较多,执法较严,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从小就有了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为孩子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感悟:德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它是一个长期工程,需 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全方位配合,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否则德育 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因 为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白纸,父母的社会道德修养及言行决定了在这张白纸上留 下的痕迹。所以德育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为人父母 者更要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2 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无论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是无可争辩 的主阵地,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发挥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呢 观察一:“会说话”的墙壁:在英学习期间,我们参观走访了几所不同 类型的中小学学校,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华丽的外表,却都有一面“会 说话”的墙。沿着曲曲折折的走廊走进校园,两边墙壁上贴满了学生自己制作的 充满个性的作品,既有学生自己成长的格言,也有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评价;既有 学生对自己在校言行的反思,又有学生对未来的展望……学生每天进入校园都会 聆听到这面墙壁“说话”的声音,是如此的亲切、悦耳与动人!因为这些“声音”来自 于学生自己……。
观察二:“胡萝卜”+“大棒”: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思想、就会有自 己的想法;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诱 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国,学生在校的表现都会有好与差、先进与落后、 正常与怪异等。英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典型模式是“胡萝卜+大棒”:他们倡导 的教育理念是“每个孩子都重要”,所以运用“胡萝卜”式的表扬激励式教育贯穿在 每个教师的每节课堂上,学生哪怕是一丁点儿进步,教师绝不会吝啬“胡萝卜”。
通过这种正面激励的方式,促使学生不断进步。而对屡犯错误的学生,学校有专 门的心理诊疗室(类似于我国的政教处)处理,其“棒教”之严格,令学生生畏。
观察三:联动教育模式:在英学习期间我们有幸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 的家长会与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家长会主要采取学生成果回报的形式,向家长 展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思想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家长和学生面对面的交 流,共同探讨对学习的看法与做法、对社会的认识与道德的理解等。可以看出每 位家长对家长会都非常重视,有些家长甚至准备了书面的材料。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老师没有提出任何主题与要求,只是把学生带到社区后要求学生自己根据自 己的看法与理解,做自己想做的事,社区的成员提供必要的帮助,老师只是在旁 边注意观察与记录。
感悟一: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转变: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的 理念及教育的方式不同。中国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轻习惯养成教育;重知识的传 授、轻学生的探究过程;重考试的成绩,轻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仍然坚守“学而 优则仕”的正统观点。所以无论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德育教育,最常用的方 法就是传统的“满堂灌”式及正面的“说教”方式,至于学生能否接受与理解则考虑 不多,实效性不大。现在风靡国内的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文化知识的传授方式, 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应试教育”的授课方式,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 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笔者认为不仅知识的传授过程如此,德育教育也是 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教育的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德育教育转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的要求自觉转成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有 生命力! 感悟二:充分发挥惩戒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人总是喜欢听“好话”,这 是人之常情。所以在学生的教育中正面激励的作用自不必多说,很多专家学者对 此都有专门的论著,笔者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但在注重正面激励教育的同时, 绝不应该忽视惩戒教育的作用,更不能因为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不敢动 用惩戒教育!要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相反笔者认为:目前国内更应加强惩戒教育, 注重惩戒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决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切实加强惩戒教育的公 平公正与严肃性,让惩戒教育真正对学生起到惩戒的作用。
3 社会——学生德育教育的广阵地 社会,是教育的大课堂,也是一个大熔炉。
观察一:免费的博物馆:在英国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所有博物馆均 是免费开放的,不管是在周一至周五的学习期间,还是在双休日,经常见到学校 老师或家长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学生有了自己亲身的感 受,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望与激情,同时也感 受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陶冶了情操,从而全面提升公民道德修养。
观察二:处处皆教育:当你行走在英国的大街上,无论是驾车还是行人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且处处礼让;当你走进公园,一眼所见皆是文明礼让、遵 守社会公德的群体;当你购物付款时,人们自觉有序的排队结算;当你在ATM机取 款时,人们自觉站在一米线外耐心等候……当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又会怎 样 感悟:德育教育是一个整体工程、长期工程。如果说家庭是德育教育 的首阵地,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则社会就是德育教育的广阵地。社会文明 离不开家庭、学校的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的德育教育又需要社会文明的支撑。
在国内常有教师感叹学校德育教育的无奈,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与社 会文明的脱节,在校千言万语,一个社会现实就可将其击碎!因此必须加强对全 社会公民道德的教育,提升全民素质。学校的德育教育也要从仅教育学生这个狭 小的天地中跳出来,采用“小手”拉“大手”的做法,把学校的德育教育延伸拓展到 全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