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结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结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结业论文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关系分析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体质状况有所下降,该 文通过查阅总结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体质关系的文章,研究发 现: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 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 况;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 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针对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 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 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 影响。有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报告,其中20.23%的人显示有一定 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 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 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 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 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 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2年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4 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开始 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 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 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 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 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 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 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 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 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 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体育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 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2000年,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 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 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 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 动等。2005年,李志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 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 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 测成绩低的。2005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 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 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 健康的发展。2006年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 度有一定的关系。2007年,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 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 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 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 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07年,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 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 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 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2009年,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 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 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2010年,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 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 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 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2011年,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 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 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 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 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 况,提供一些建议。1999年,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 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 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 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 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 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04年,路 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 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2006—2009年,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 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 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
2008—2009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 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 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10 年,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 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 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 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 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 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 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 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 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 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 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 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 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 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 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