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干什么的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论文代写 广播电视技术论文代写篇一 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探讨 摘 要:1920年,全球的第一家无线电广播电台诞生在美国的匹兹堡, 并命名为KDKA电台,KDKA电台的第一次广播是在1920年11月2日,它播出的 沃伦哈丁击败詹姆考克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80年代开始,由于数字科技的日新 月异,无线电广播技术进入了革命性的数字广播技术时代。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展 中国广播事业紧跟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步伐,在1923年1月,美国 人奥斯帮与《大陆报》馆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上海的中国无线电 公司。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调整为中央广播事业局。1958年5 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当时北京仅有50台黑白电 视机。“文革”结束后,1980年10月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广播事业重 新回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并确定了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国外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在产业革命之后,信息革命称为公认的第四次革命,而广播电视媒体 是这次革命的基础和最主要的载体。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 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和前苏联相继建成世界上第一批电视台。

随着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广播电视进入成型阶段,开始成为大众媒体重要的传 播媒介。

到70年代,世界上有近130个国家开办电视台,电视机总数超过2.5亿 台。80年代发展到140个国家,彩色电视普及75%,卫星电视蓬勃发展,超过100 个国家使用。90年代以后,电视技术迅猛发展,新品种层出不穷,电缆电视、家 用录像机、卫星直播电视、电视文字广播、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多伴音电 视、声像立体化电视等等。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以塑料玻璃为载 体的电视机,未来电视机将发展成如纸一样轻薄,只要卷起来就可以带走了。

二.国内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在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都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大陆的第一家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成立的北京电视台,它 在1978年的5月1日被正式改名,也就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央电视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传媒之路。80年代开始,推出了录播方式为直播方式,使 我国广播电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80年5月开播标志性节目――《新闻联播》, 已有28年的历史。90年代,尤其后期,中国广播电视进行了重要的转型时期,观 念上、思想上、节目上都做出了很大突破。适时的应对了广大群众的需求。更务 实、更纪实、更艺术、高度参与的节目陆续出台。

《东方时空》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品牌意识进入电视节 目。之后各种纪实栏目相应而出。1996年的《实话实说》节目,突破了电视单方 “诉说”,观众被动接受的方式,开启了人机对话的先河,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崛 起。人们开始有参与意识。结束了电视只有说教的模式。98年末,湖南卫视发起 的娱乐游戏节目走红之后,各地电视台也开始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并且普通大 众开始走出家门,走上荧屏上。电视节目开始向高参与性发展。跨世纪后,人们 的法律意识逐渐强化,法律纪实节目蜂拥而至,体现了观众务实和纪实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对艺术世界的追 求,做明星也不再是垄断和高不可攀的事情。《超级女生》、《超级男声》《星 光大道》记录了一个个从平凡走向星空的奇迹。不仅挖掘了一批默默无闻的人才, 还使电视节目真正的走到了一起,登上了人机互动的高速列车,使观众的参与性 发挥至极。

三.我国在广播电视事业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观念问题包括传统观念问题、市场观念问题、消费观念 问题。传统观念由于我们这个系统一直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里走过来的, 过去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认识上,政治意识、形态意识、喉舌意识是非常强的。所 缺乏的恰恰是现在所需要的,而现在所需要的又是我们恰恰长期以来所不具备的。

比如说在发展产业的问题上,我们很多观念跟不上。还是用一种计划经济思维, 政府行为的一种思路。我们对广电的经济属性长期以来是不认识的,所以要在市 场经济下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显然是不行的。市场观念,我们现在国家的大 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市场经济,市场 经济的初步建立是要涉及到所有的领域,广电系统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体制2.市场问题。市场问题里面包括市场主体、市场需求、市场机制和市 场的培育问题。广电长期以来都是事业单位,“局”是政府部门,“办”的实体是事 业单位。我国最缺的是市场主体,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发展产业没有市场主体那 是不可能的,网络公司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广电行业的市场主体,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是应该说广电行业里头这个市场主体是太少了,好多观念还不能够接受事业单 位转为企业,甚至于心理上有一种恐惧感,觉得“铁饭碗”没有了。所以,想要发 展产业必须要解决市场的问题。解决市场问题,就要培育市场主体。另外要研究 市场需求,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提供商,都要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 我们的发展战略。

3.体制问题。我国广电系统的体制特点:第一、三位一体,宣传、管 理、事业三位一体;这是因为我们新中国建立以后,当时的广电还是只有广播没 有电视,主要是“办”的责任,“办”的任务,所以从一开始的中国广播事业管理处 到后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主要是致力于办,到80年代开始建立广电部,开始加 强了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总的来讲,这个自上而下都是三位一体的,这种体制 使得我们在对这个系统的管理方式上有自己的独特性。第二、管办不分;又管又 办,这与三位一体是相适应的。第三、自己办,自己管;第四、条块结合,以块 为主;这样一个特点的体制,应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对促进广播影视事业 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体制保障作用。

广播电视技术论文代写篇二 浅析广播电视艺术 【摘要】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系新兴艺术,所以广播电视艺术 学也自然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本文以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广播电 视艺术学的价值意义、广播电视学的构成要素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于尚在构建之 中的广播电视艺术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力图对于广播电视学的构 建,提供理性思辨与研究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学;概念;价值;意义;要素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0-1.5 电视艺术均系新艺术品种,所以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学科—— 广播电视艺术学,也自然成为一门尚在构建之中的新兴艺术学科,对这门新学科 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仅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本身的构建,而且对于广播艺术 与电视艺术,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专门对比 发表若干探索性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 构建,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点、性质、规律的专 门学科,也是一门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综合学科。广播艺术是一门新兴艺 术,它主要包括广播剧、广播小说、广播诗歌、广播散文、广播小品、广播音乐、 广播曲艺(广播相声、广播二人转、广播山东快书、广播鼓词、广播评弹等)、广 播话剧、广播歌剧、广播音乐剧、广播戏曲(京剧、评剧、龙江剧等等)、广播综 艺节目、广播专题文艺节目、广播文艺谈话类节目等等。电视艺术也是一门新兴 艺术,它主要包括电视剧(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小品等)、电视综艺节目、 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游戏类、 益智类、真人秀、新人秀、达人秀等)、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晚会,以及 直接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电视杂技、电视魔术、 电视皮影、电视木偶剧、电视戏剧、电视电影、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 等等。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专门研究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一门新兴的综 合学科,可见其研究的范围很广播,涉及的层面很深,要求的水准很高,是一项 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价值意义 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作为一门艺术 理论学科,广播电视学以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即以这两大艺术的具 体艺术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形成一门系统化,高端化的新兴 学科。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导思想,坚 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反转过来,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理论学科, 它又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创作、表演、制作、欣赏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 理论指导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它既来源于艺术实践,反转过来又指 导艺术实践。三、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新兴学科,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广 播电视艺术的性质、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规律等等, 其中尤以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为重点与核心。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的审 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广播电视艺术是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艺术。众所周 知,广播电视艺术的科技含量很高,其技术性特征十分鲜明。广播艺术通过把声 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供听众通过收音装置把电信号还原 成声音收听。其科技原理是通过无线恨波或导线传送、收听声频。通过无线电波 传送的,叫无线义广播;通过导线传送的,称作有线广播。不论有线广播还是无 线广播,其技术性都很强。而电视艺术则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 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是同时传送声频与视频的电子技术,在 发送前端,先由摄像机把图像发出的光信息——图像上各个画面上的亮暗、色彩 不同的光点、逐点、逐行、逐帧转换成相应的视频电信号,与此同时,微音器也 将与图像相关的声音(语言或音乐等)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这些信号载荷在 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由天线辐射出去。电视接收机再将收到的电信号依次逐点、 逐行、逐帧与发送端同步地还原为亮暗不同、色彩不同的光点,在显像管的荧光 屏上再现出来,同时由扬声器产生原来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初,又出现了利用 全数字压缩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称为“数码电视”,并通过卫星传送与接收, 简称“卫视”,其技术性更强、更先进。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艺 术,它完全符合艺术的本质,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即“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 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 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 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 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 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头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学 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艺术基因,因此也自然 以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传播性与欣赏性的统一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大众传媒艺术,传播性是二者共有的特点。

特别是电视艺术,比广播艺术更具有传播广泛、快捷、完整的特点。由于电视的 崛起与普及,使得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 的概念,认为电视与卫星技术的产生,使地球“愈来愈小”,人类已跨越时空的限 制,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则 进一步指出:“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 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特别是电视与 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结合,构成了电子信息网———信息高速公路,更成 为当今世界传媒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艺术又具有欣赏性特征,所有 的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供人们欣赏的。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 科构建,才必须注意群众欣赏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注意与欣赏者的互动理论的研 究。

(三)文化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物质 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它们又都具有娱乐性特点, 即“寓教于乐”,传播文化要通过文化娱乐,文化娱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文化 的传播。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也要注重这种文化性与娱乐性统一 的理论研究。

(四)广播电视的传受观 从人际传播的现场,到超时空的大众传播,广播电视的艺术传播起码 包含了两种同时进行的传播样式:从现场的人际传播到各种类型的大众传播。也 就是说,广播电视艺术节目的传播,由于广播电视媒介的介入,经历了两重的传 播,从而具有一种双重品格。主持人、演员、嘉宾及现场观众之间有一次传播, 现场作为一个表演的共同体又与广播电视节目收视(听)的受众又有着二次传播, 作为一个整体的传者向收音机、电视机前收看(听)节目的受众进行更大范围的传 播交流。因为广播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其受众对象可能遍及各 个阶层、各种职业。当然,由于广播电视作为电子传媒所体现的技术的阻隔,不 再集中起来的广播电视的受众,虽然不一定有直接的交流反馈,但是,现场的氛 围仍然能够传达给场外的受众,非现场的各类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则是通过再现或 还原现场而将传播场无限扩张。从而,实际上,广播电视已经把收视(听)的受众 和参与节目的各个元素都整合在一个巨大的场之中。由此,对于广播电视来说, 传播即艺术。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的信息结构不仅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不仅 广播电视叙事的氛围、环境,包括人的行为、心态及心理变化以及极富人文信息和戏剧化的细节,都在这个传播场中呈现出来,而且,完整的连贯的场信息记录, 还可以揭示出真实人生的本真,深入到人性的深层次。这符合人们欣赏心理与广 播电视艺术发展的规律,即通过传)受关系的设置,既展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和 美感,又体现了对于受众的思考和判断的权利的尊重;同时,在这样一个传)受关 系的结构中,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进而还通过一种受众深层的参与和体验感的获得, 达到人本化的传播效果,甚至还能够有效调节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