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菲德_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探讨全文如下:
摘 要:以艺术治疗为基础的初中美术教育研究,其目的不在于通过学校课 程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及审美能力,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并进行交流发现 其心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以美术的方式释放压力,敞开心扉。寻求艺术治 疗和初中美育的融合,是希望两者结合能帮学生更好认识自我,使其得到情感宣 泄的新渠道,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罗恩菲德;艺术治疗;心理健康;初中美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备受关注。构建和谐、健康 的心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它是与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同时进行的。

当今社会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其健康成长。这些问 题在传统心理治疗之外,急需找寻新的解决途径。

一、罗恩菲德的艺术治疗理论 (一)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概论 罗恩菲德在卢梭和杜威的启迪之下,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教育 形式。艺术治疗理论也是在这种美育形式中发展起来的,强调运用美术课程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儿童存在的身心问题。美术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运用 美术来帮助人们,如排除担忧和缓解紧张的情绪等,利用视觉图像让他们彻底放 松,使有障碍的人缓解不良心态,恢复乐观,获得健康的心理。

(二)罗恩菲德的艺术治疗论中教师角色 教师在艺术教育中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教师必须配合儿童的需 要;二是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被更加谨慎 的对待。能够准确运用艺术治疗手段的教师等同于医生;与此相应,学校也要依 据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人性化美术教育方法。

二、对罗恩菲德艺术治疗方法的认识 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程度,在掌握其障碍特点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观察学生,判断学生存在的障碍类型。再与学生建立良 好的关系,这对师生心灵沟通很有帮助。老师还要使用温和亲切的指导方式,让 学生完熟识美术媒介以便下一步治疗。

教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应建立学 生与艺术创作和表现之间的和谐氛围。治疗结果好坏取决于有障碍者和艺术活动 的关系是否密切;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掌握、体验程度决定能否对原本的障 碍、能力和依赖性有客观认识。

三、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与初中美术教育 (一)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与初中美术教育的交点 将罗恩菲德艺术治疗理论与初中美术教育相结合是从中国初中美术 教育现状出发。由初中生的一些实际情况出发,可以看到许多单亲家庭对学生的 心理产生影响;还有些学生因孤独症造成伤害;另一些则是初中生所处的青春期特 点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以及课业负担过重对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等等。通过将 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结合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减轻已经受到的伤害,消除心理障碍, 恢复自信,重新建立健全人格。

(二)解读初中生在青春期的艺术需要 初中生在经历青春期时的需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心理的需 要;二是随着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需要。要根据初中生在青春期时的艺术 需要来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之后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并给出相对应的艺术治 疗方法。

四、从绘画创作角度分析艺术治疗 (一)艺术手段和绘画角度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线条的粗细、色彩、柔和、直白、坚定等都可以表示艺术创作者的性 格。

空间感不仅自身有意义,还与作品的创作氛围有关。空间感会随着艺 术创作者的心理变化而变化,而艺术作品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的感受也会不 同。构图中任意元素的变化都可能让整体变化,研究者不能再只把目光放在和美感有关的东西上如平衡、韵律,而是要全面性地关注以及其和谐性及表现性。

色彩是所有艺术表现元素中最直接、最有特征的。触觉色彩关系是以 色彩对我们的感情产生的效果而决定的。

(二)以艺术治疗为前提的美术教育应发挥的功能 绘画属于艺术创作,可以通过这种行为来传递自己的想法,创作者的 思维都会展露在绘画作品当中,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囊括了作者本身的创作意 图。通过学校美术课的学生艺术创作表现,可以看出学生作品能够反映出一定的 心理问题,而艺术治疗也正是对学生绘画作品的暗示进行分析、观察。通过学生 日常的表现,最后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治疗为前提的艺术创作能够帮助有身心障碍的学生重构自我。通过艺 术创作,能够更好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进一步认识自我;同时努力放下心理防 御思维,形成新的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