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
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篇一 《浅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摘要】以生态文明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应该是有远见 的城市,因为它代表着未来,如果能够建设起新型的治理制度,它可能就会成为 未来时代的中心;如果它能够集中力量形成针对着环境和资源节约的研发实力, 形成辐射区域以及全国、全球的环境与资源节约的产品、服务和技术能力,在生 态文明即将到来之际,为未来成为生态文明中心做出准备。【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环境和资源节约 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 义。
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 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国家 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 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而我国有些城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 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这些城市民族文化积淀深 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 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以生态文明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应该是有远见的城市, 因为它代表着未来,如果能够建设起新型的治理制度,它可能就会成为未来时代 的中心;如果它能够集中力量形成针对着环境和资源节约的研发实力,形成辐射 区域以及全国、全球的环境与资源节约的产品、服务和技术能力,在生态文明即 将到来之际,为未来成为生态文明中心做出准备[1]。这样的城市应该是:第一、 追求幸福指数的城市,而不是追求GDP的城市;第二、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节 约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利用现有的城市需求,完成最具有环保优势和资源节约优势的城市建设规划,以此来诱导企业向环境与资源节约产业方向转换。第三、培 育和输出生态产业,以自身的生态治理能力培育生态技术研发能力,推动生态产 业不断发展;第四、用公共财政手段推动生态文明行为,对环境保护组织等社会 组织进行财力投入,对生态和资源节约产业和需求,进行有效的补贴,提高公共 环境消费水平。
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至 关重要。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重要关系和问题。
1、树立“生态成本观” 十七大代表黄兴维在讨论十七大报告时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自觉牢固树立三种观念。
――生态成本观。生态环境是最珍贵、最有限的发展资源。要充分考 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生态账,决不能以环境成本扭曲 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决不能干向子孙后代“征税”,转嫁生态隐性负债的 蠢事。
――环境大局观。一切以大局决定取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 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决不搞只顾GDP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局部污染全局、上 游污染下游的事情。
――绿色政绩观。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载体,作为衡量发展成效和政绩大小的一把尺子。无论确定 什么样的发展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和办法,都必须对群众负责,对历史 负责,对未来负责,不急功近利,真正把政绩融在清水里,把丰碑刻在青山上[2]。
2、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
彻底放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方 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生产和生活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协调与平衡,最终使城市的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 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 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 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党的报告再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 一体的总布局,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把生态文明 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 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二、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 径: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 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 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 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着这样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不 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具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 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 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
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 发展潜力,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 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改革干部政绩 考核办法,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不以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 标。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实现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各生态系 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以加快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和 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着力构建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 域的循环网络,形成顺畅的内外循环,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 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 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也不可能逾越工业化这一阶段,但继续走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升存量,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提升、改造资源型产 业,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 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的治 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通过审理 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经 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
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 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 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 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 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 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总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一项重 要战略任务。我们要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 发展道路,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