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论文: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_

大学毛概论文: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毛概论文: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文如下:
走向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相应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时 期。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往往 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代 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无疑是大大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发展的 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将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以何种姿态走向机遇与 挑战并存的21世纪。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着 的理论,这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恩格斯在1887年致 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 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681页。)按照这种观点,恩格斯曾告诫说:“以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 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注:《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25卷,第1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是发展的理论,这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其一, 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实践,特别是 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它的一切理论观点形成和发展的最深刻源泉和动力,正 确的理论必须能够如实、及时地反映实践的发展变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另一方面,哲学诚然要解释世界,但更根本的是改造 世界,为此,它坚持理论必须不断地被运用于实践,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 践的最终检验。离开无限丰富、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走向 自身的反面。其二,它的科学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概括和吸 收近现代科学的一切成就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身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不是什么宗教教义,它严格地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 而不是从某种先验的概念、原则、公式出发来看待自己的一切理论观点。其三, 它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不同,也有别于现代西方一些自命不 凡的哲学,它从来都不主张自己已经结束了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诚然有它的体 系,但这个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为后人不断地丰富它、发展它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它可能而且必然要求随 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当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观点是不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及其后期,站在最先进的工人阶 级的立场上,所创立的哲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和人类历史经验包括以往 人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并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证明是正 确的。这些基本观点包括:辩证而又唯物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而又唯物的认 识论;辩证而又唯物的历史观等等。

这些基本原理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它们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在 后人掌握、运用这些原理的时候,当然必须从他们所处的具体实际出发。因此, 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必须不断地以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人类社会的新经 验和新认识来充实和丰富它的内容,否则它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这已为中国和 其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在20世纪的 发展实际所证明。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曾经必须 反对这样一种错误观点,即认为中国的国情是如此的“特殊”,以致于马克思主义 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不适用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 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分析证明,这种“中国特殊论”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主 义能够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是,中国的国情又的 确有自己的特点。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中国历史和现实时,必 须充分注意这种特点,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 才能在中国生根,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也才能彻底驳倒那种 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合乎中国国情的论调。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地指导中国革 命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在党内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 化、公式化的教条主义。30年代初,此种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遭受了巨大挫折。

为了从哲学的高度克服教条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全党的指 导地位,毛泽东带头研究哲学,写下了诸如《实践论》、《矛盾论》等一系列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杰出著作。他把对教条主义的 批判特别地提升到哲学方法论、认识论的高度。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 际结合起来,不仅使我们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的东方大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党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问题在于,革命胜利后,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中,是否仍然要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特点在这方面,中 国共产党做出了艰苦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历史教训。给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左”倾思潮,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顾中国的具体国 情,从某种“本本”出发,从抽象的公式、概念出发,超阶段地提出建设所谓“纯 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主张。为了克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教条主义,邓小平 积极支持并引导了1978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他特别强 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 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结合,使我们党不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而且 形成了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实践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 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把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而所谓问题, “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 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9 ~290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从 根本上说,决定于它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课题的程度和水平。走向21世纪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紧紧抓住世纪之交乃至下个世纪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重大 现实问题,在对时代重大问题的灵敏反映、准确把握和科学解答中,开创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新境界。列宁说:“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 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它就不能不反映出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 变化。”(注:《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那么,当代 “社会生活条件”出现了哪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所不得不格外重视的异常 剧烈的变化,向人们提出了哪些必须研究或探索的重大时代课题呢 1.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 乐道的就是所谓经济全球化现象。

人们列举了资本的“全球化”的种种表现:跨国公司、跨国资本、跨国经济组织的急剧增加,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出现了所谓“一荣俱荣”、“一 损俱损”的态势;出现了国际化的劳动分工,国际信贷经济得到发展,资本调控进 入跨国公司结构,生产系统和劳动过程日趋灵活,非中心化经济逐渐形成,标准 化的市场和消费模式的指数不断增长,社会综合保障的信贷制度日益扩展,新价 值体系开始创立并得到实际运用。经济全球化还造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在这 种社会秩序中,由于取消了社会和资本之间的界限,资本自身变成社会性,从而 一切用于社会再生产的条件都已直接被资本吸收,资本的控制呈现出普遍化和迅 速扩散的态势,而不再像19世纪那样,集中封闭在一个地区;金融资本在全球范 围内的快速流动,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经济全球化中承 担着重要角色的跨国公司其职能也已发生变化,它不再为一个国家服务,而是有 它自己的联盟,为它自己的公司服务,为全球资本主义服务,一切都以它的资本 增值和再生产为转移。总之,经济全球化表明,资本的控制真正达到了国际化的 程度。有鉴于此,一些人士断言:在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意义 上的民族与国家将成为历史的“陈迹”。

应该区别三种意义上的“全球化”:一是作为当代资本主义客观发展状 况或趋势的全球化;二是对现实的全球化现象所作的理论探讨;三是一些大国传媒 与资本共谋而进行的“炒作”。对于第一种意义上的“全球化”,当代马克思主义者 必须深入地研究,揭示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对于第二种意义上的 “全球化”,即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存在于一些严肃认真的理论探讨之中的“全球 化”理论、思潮,马克思主义者要认真对待,将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批判地分 析,转化为自身的研究课题,尽可能说出一些新的道理来;对于第三种意义上的 所谓“全球化”,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给以足够的警觉。

人们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解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 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段话是许多讨论全球化现象的 学者(甚至包括那些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士)经常加以引用的:“资产阶级,由 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 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 问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 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 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 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国外一些学者如阿里夫·德里克甚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能够写下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极其恰当的描述文字,对于 他们那个时代而言是显得奇怪的。

其实,马克思在上述文字里所表述的思想在稍早一些的《德意志意识 形态》中就已清楚地阐发过。马克思所以能在资本主义尚处在幼年的时候就对其 做出了今天还令世人惊奇的预测,归根到底,源于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科学地 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源于他对资本的本质的科学把握。在马克 思看来,资本,按其本性来说,是天生的国际派,由于它活跃在世界舞台上,造 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造成了交往的普遍化,个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 愈益被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所代替。人们在惊讶于马克思的天才预测的同时,可能 会感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许多重要思想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注 意,这是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某种简单化、庸俗化和片面化理解的重要原因, 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有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再认识再研究的必要;另 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毕竟出现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当年那个时代所不曾具有 的变化,毕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变化、新的问题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而不能简单复述经典作家的原有见解。

譬如,经济全球化是否将导致民族、国家的消失呢这个问题是值得认 真考虑的。应该看到,整体化是以分化为各自利益不同甚至对立的民族为前提的。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的不断加深并未消融各民族不同的特征、价值追求的差别,毋宁说是以这种差别 为前提的。因此,各民族在普遍交往过程中所呈现并发展起来的民族性、民族特 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规定。因此,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民族、国家是不可能 消亡的。取消了各民族独立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的一体化“同质世界”本身 是一个单调的世界,是不会得到大家认同的。事实上,在主要由资本主义发达国 家唱主角的全球化浪潮中,国家在推动资本的扩张,在维护本民族利益方面始终 承担着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存在 着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民族、国家 间的不平等现象。当然,民族、国家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会发生变化, 研究这些变化的发展趋向,特别是造成这些变化的社会物质条件,我们能够进一 步丰富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社会共同体,关于民族、阶级和国家的理论。

再如,经济全球化使得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格外地突出出来。20世纪 中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就兴起一股对现代化的批判浪潮,后现代主义是其中的重 要一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这种反思批判进一步加强了,后殖民理论等思潮进而取代后现代主义成为“显学”。西方现代化理论包含着合理的因素,但也存 在着明显的误导。对现代化的反思、批判并不构成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拒绝追 求现代化的美好生活、加速现代化建设的理由。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复兴的 必由之路。因而,在这里,问题只可能转化为对西方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批判性 反思:这种现代化发展道路真的具有普适性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怎样 独立自主地选择适 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问题能否归结为单纯的经济总量 的增加,如果不能,怎样科学地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关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将会促使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所揭 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还有,经济全球化是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呢笔者认为, 全球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是使这一矛盾具有了新的更加普遍化 的形式。全球化既然从本质上是资本的国际化,那么它就必然地是一种充满矛盾 的异化形式。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所担负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是深入研究、把握当 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并在这种研究过程中丰富、深化科学社 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科学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据以展望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发展前景,是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对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联的。马克 思、恩格斯逝世后100年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 在世界上广大的地域 内成为现实。但是有三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历史现象。其一是社会主义并不像马克 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那样,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中诞生。它诞生的地 方倒是在资本主义欠发达的国家,甚至是很不发达的国家。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 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以后没有能长期保持。其三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仍 然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一些国家程度不同地面临着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繁 重任务。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产生的问题,当然也就是 资本主义制度是否首先在那里崩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马克思主义 的创始人明白无误地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须,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要否定,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一种社会制度,在它还 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是不会立即被否定的;另一方面,革命的实际发生, 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急剧尖锐化以外,还有赖于现实的革命条件,而这些条 件并不是人们事先所能完全预料、设计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前多 次拒绝了对一些国家是否或者什么时候爆发革命进行预测的请求。

恩格斯逝世后相继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即使被认为是处于稳定发展的战后阶段,资本主义造成的地区冲突、 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也是接连不断。所有的历史事实一方面表明,马克思主 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经得起考验的;另一方面又表明,资本主 义的大厦并不是到处都很容易被冲塌的。

由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在原来资本主义不发达或很不发达的 国家,因而,这些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能不遇到一些特殊的困难。

虽然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别,困难的程度各异,但造成困难的原因多少都与这些国 家原有的资本主义不发达而导致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有关。可惜,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就能自动地带来生产力水平的迅速 提高,如果不能这样,那就把这种制度搞得更“纯”一些。这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的哲学精神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世纪后半期在社会 主义国家中普遍发生的改革,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它使人 们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社会主义没有也 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归根到底要能适合该国的实际, 要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努力探索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优越 性得以充分发挥的中间制度层次,而这就需要改革。人们有理由相信,也有理由 希望,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化,社会主义国家的这种改革经验能够被提升到更加系 统、成熟的理论形态,从而大大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域。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 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只要不抱偏见,就会承认,这一挫折并不意味着马克思 主义在理论上的“失败”,但这一重大挫折也的确表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远未达到成熟的形态。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挫折,往往孕育着马克 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新突破、新发展的契机,能否把握好这种契机,关键在于是否 科学地总结和消化历史经验。应该说,人类在20世纪确实积累了丰富的有关社会 主义的实践经验,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经验宝库中的最新内容。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可推卸的一个重大责任,就是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用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 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这对于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所以 重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必须以 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为其坚实的基础;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进步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而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说,20世纪的面貌是大大地改观了。本世纪初的 物理学革命,标志着科学新时代的到来。40年代以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 动化、宇宙航行、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70年 代以来,以微电子学、网络技术、新的生物技术和生命复制技术、航天技术、海 洋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主体的高科技群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开 辟了许多新的生产领域,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创造了以往不能想象的宽广的可能 性。知识经济的兴起更是大大缩短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之间的“时 间差”,科学研究本身,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科学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 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和深化了人们的世界图景,极大地影 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劳动组织方式、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使人对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的认识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研究这些新 的变化、新的影响,利用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新认识来丰富马克思主义 的哲学世界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可以说,脱离当代科学技术所 取得的一切成就,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 给即将走向新世纪的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由就业、资源、生态和环 境保护等构成的全球性问题;由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中出现的负面影响而 产生的科学合理性与技术合理性问题;由社会的信息化所导致的文明危机与文化 冲突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不能完全解决的。毫无疑问,当 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三、世界普遍交往时代的哲学社会生活条件异常剧烈的变化,当代社会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系列重大 问题,不能不在人们的头脑中反映出来,从而,出现各式各样的哲学文化思潮是 毫不奇怪的。我们看到,与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交相辉映,诸如后现代主义、后 殖民思潮、新文化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等,不一而足。如何科学地对待这些 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也是在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 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个半世纪以前只是少数先进的人们所遵循的世 界观成长为今天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不是那种狭隘 的宗派哲学,而是始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抱着一种博大的开放胸襟。当然,马克 思主义哲学体系上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它在本质上持一种折衷主义的立场,它在 批判谬误、捍卫和发展真理上的原则立场是有目共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 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问题在于,要斗争就必须讲究斗争的艺术,要批判错误的东西,就必 须有正确的方法。恩格斯在评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时深刻地指出:“费 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简单地把它抛在一旁。但是简单地宣布一种哲学是 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 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 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 得的新内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 页。)恩格斯在这里所揭示的方法,是我们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唯 一正确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时,必须把批判、 探索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错误思潮颠倒化地处理的问题转化为正面研究的 对象,做出真正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解答,同时,批判地吸收其中可能具有的合理 成分。应该看到,当代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即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其所以 产生并得以传播开来,总是表明它所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以往不曾 熟悉,或不曾重视的问题,将这些问题真正梳理清楚,不仅可以消除错误思潮的 影响,而且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所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 者要勇于参加世界范围内的百家争鸣,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开阔自己的眼 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意义是通过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艰苦努力才获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新发展同样要靠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扎实工 作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而且能够在21世纪拥有更加光辉灿烂的发展前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