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浅谈心理学实验程序设计_关于c程序设计论文

字号:    

摘要:心理实验程序设计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主要的操作方式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心理学实验猜想或实验计划编译为电脑程序。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心理学实验研究,心理学实验程序设计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笔者根据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应用于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模式化方法。由于这套模式化方法是从实际角度出发,所以在心理研究人员设计实验程序的时候能够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心理实验;实验程序设计;模式化方法

前言:

  心理学实验程序设计就是将心理实验的研究计划编译为计算机语言,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学习和实习经验总结出一套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模式化方法。该模式化方法根据心理学程序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针对心理学实验的两种类型,对心理学实验程序设计的核心实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紧抓实验程序设计中的五大基本要素的四种实验程序设计模式。其中两种类型指的是“单一型实验”和“复合型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类型;三大基本原则指的是心理实验程序中需遵循的“结构化”、“模式化”和“流程化”原则;四种模式是指实验编程中的“串联模式”、“并联模式”、“相嵌模式”和“平衡模式”;五大要素指的是“呈现时间”、“呈现方式”、“呈现格式”、“反应方式”和“数据采集”这五种实验设计中需紧密把握的基本要素。[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心理学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做到实验程序结构化、流程化和模式化,并且要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这就要求在实验程序设计前要画出实验运行的流程适宜图,了解实验的各个组成成分并控制实验相关步骤。

  (1)结构化原则

  心理实验的结构性,是指心理实验由一个个单元构成,每个实验单元间实现既相互独立又统一联系的实验功能。实验单元通常包含十个成分界面,在实验程序运行中每个实验程序成分界面相继消失,同时呈现另一个界面。在进行心理实验程序设计时,首先要对实验程序的组成成分有个系统地认知和准确地把握。在十个实验成分界面中,“指导语”、“探测界面”、“结语界面”和“刺激界面”这四个界面是心理实验的基本组成部分。

  (2)模式化原则

  一个实验的的各个组成成分功能的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他们的控制。在设计实验时主要从五个因素进行控制,分别是呈现时间、呈现方式、呈现格式、反应方式和数据采集。只有把握好这五个实验要素并且有效地进行控制,才能确保整个实验功能的通畅和完整。

  (3)流程化原则

  心理实验的功能运行靠各个组成成分按照各自特定的顺序运作实现的。各个成分按照时间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