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计机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其高效使用,是政府高效行政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研究其管理,既是行政单位树立“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新理念,改变“重钱轻物,重用轻管”旧观念,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行政组织 审计机关 固定资产
一、行政组织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一)行政组织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
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三十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1]。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包括以下环节:
1.固定资产的配置 《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单位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工作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
2.固定资产的使用 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账务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出租出借行为,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装备共建。
3.固定资产的处置 《规则》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把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看作有机统一的整体,使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财政预算是单位资产形成的主要渠道,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维持运转和价值补偿,另一方面,资产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盘活存量资产,合理安排资产购置预算,降低单位运行成本[2]。
2.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在会计要素中,“资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财务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资产管理。同时,加强资产管理,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如果将二者割裂开来,将会导致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形成“两张皮”,既不能真正加强资产管理,也会影响财务管理工作[3]。
3.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实物管理主要侧重于保障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价值管理主要侧重于账务管理。账务管理为实物管理提供了根据,实物管理是账务管理的基础。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是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二、行政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购置轻管理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