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论文】浅谈拓展训练在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浅谈素质教育

字号:    

摘要: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新兴的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在大学生中进行团队拓展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及不断超越自我,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笔者结合部分高校的具体情况,逐步探索总结拓展训练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模式,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作为企业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智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情商和创新素质 [1]。目前,高等院校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合作、沟通、团队等素质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一项系统工程。拓展训练是体验式教育中的一种,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的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开放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作用

(一)内涵

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教育学习模式,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一改往日填鸭式、讲授式的学习方式,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通常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教学器材设备,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先体验再回顾、而后总结提升,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愉悦身心”的学习目的。实施过程一般需要四个环节:体验-分享与交流-整合-应用。将体验结果联系学习、生活和工作中[3]。侧重于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成为职业能力的训练,从而形成硬能力、软能力和心能力的三能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通过“营造氛围、身临其境”来提升个人和团体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人格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相对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效果。而素质拓展

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训练手段,具有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旨在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无疑将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广大学生工作干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毅的心理素质;(2)有利于激发其潜能不断超越自我;(3)有利于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意识;(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开展高等学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和途径

(一)拓展训练与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班级的管理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