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板裂缝成因与对策|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王晓峰

(江苏金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24000)

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高层建筑物和构筑物不断增多,而混凝土结构以其材料可塑性强、施工方便、整体性强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混凝土逐渐成为各高层建筑物或构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凝土产生裂缝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裂缝由于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和使用耐久性,已影响到房屋的销售和企业信誉,成为用户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裂缝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对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些裂缝预防措施和裂缝处理方法。

一、楼板出现裂缝原因分析

笔者对盐城地区32 栋楼房共320 条裂缝的发育位置与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见附表),现大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有如下分布形态规律:a. 框架梁分格梁板的四大边角位约45°斜角裂缝,占此例最大亦即最常见的裂缝,一般而言板面裂缝较大,板底裂缝较小或不穿板底;b. 框架梁分格楼板中部长条形裂缝居其次,常见形象是板面裂缝较小,板底裂缝较大,多数为贯穿板上下垂直板长向的长条形裂缝;c. 不受框架梁影响沿着原楼层结构施工缝分布发育的施工缝接合带发生发生的裂缝也较常见,其一般特征是长条形上下贯穿裂缝,而且相当部分贯穿框架梁,是建筑结构上危害最大的裂缝。产生裂缝原因相对而言是复杂的,其会受到所处的环境影响而各异,同时受到温度差变形、干缩、超载及局部应力集中等综合作用。我们通过对其发育延伸走向分布形态的分析,发现以下因结构受力、施工的影响而产生裂缝之原因。表-1 楼板裂缝统计分析表裂缝分布形态归类裂缝条数(320条) 裂缝比例(%)45°斜角裂缝155 48.44%板中部长条形裂缝113 35.31%施工缝接合带裂缝44 13.75%其它不规则裂缝8 2.5%1. 温度应力产生裂缝大部分建筑材料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尤其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混凝土收缩与干缩非常明显,由于板路周边有框架梁或砖墙等刚性约束较大,加上板自重及垂向荷载作用,板向中部收缩,在平面内产生向中收缩应力,当钢筋混凝土板的抗拉应力不能够克服收缩应力时,很容易在楼板上产生斜角裂缝。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当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时,在混凝土凝结早期,出现泌水沉缩现象,由此产生沉缩裂缝。此类裂缝大小不一,由于支座处有框架梁,混凝土相对较多,其泌水沉缩相对较大,因而裂缝数量多些,规模也应较大些,如果在施工时不及时作抹平处理或填封裂缝,结果在结构层会留下微小裂缝,工程竣工后受荷载影响,裂缝进一步发育展开。

3. 伸缩缝设置间距过大

现浇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间距分别为55m(室内土中)、35m(露天)和45m(室内土中)、30m(露天)。规范对伸缩缝尺寸控制的规定是通过对大量房屋调查、实验取得的数据统计做出的结论。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大多数工程为了确保建筑立面的完整和避免施工处理的难度,通常超过此规定。因而不能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伸缩应力,产生收缩裂缝。

4.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够

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负偏差低于设计强度要求时,板中间上部及周边下部受压区混凝土抗压能力低,在板自重及垂向荷载作用下弯曲变形挠度过大,在板中部垂直于板长向位置常产生长条形裂缝。

5. 板的有效高度不够

楼板厚度h 是根据板跨度L0 和构造及荷载特征等给出,其有效高度h0=h-(上下保护层厚度)。假设板厚度h 已经满足构造及荷载特性要求,但由于施工时,负筋绑扎高度不够,或浇注混凝土时遇人为践踏或压落,捣制楼板时不及时上拉复位,则造成上保护层过厚,致有效高度h0 不足,支座受弯承载力下降,受荷载变形产生裂缝。

6. 楼梯配筋不足

由于楼板多为双向连续板,在板结构设计配筋时可能存在配筋不足,若板底配筋充足,对板的安全无大问题,但其负筋少于实际抵抗支座负弯矩之需要时,在板支座处产生塑性铰,裂缝出现。

7. 施工板厚度不足或板厚度不均匀

一般板厚度为板跨度L0 的1/35—1/40,如果板厚h 不足,则受弯承载力下降,引发裂缝。在施工中,如果没有设置足够的板厚控制点,则板厚度没有保证,从板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1)可知,楼板抗弯承载力M 与板有效高度h0 成正比,当板厚度达不到抗弯设计要求时,即有效高度h0 不足,其受弯承载力将大大降低,也可产生裂缝。

8. 楼板分布租筋过大

楼板分布筋对克服温度应力有较大作用,分布筋虽然不直接受力承受弯力矩,但可起到固定板面负筋和克服温度应力的双重作用。按构造要求分布筋不小于¢@200-250mm,否则,温度应力裂缝不可避免。

9. 板上施工或使用荷载超载

钢筋混凝土楼板受力复杂,除承受自重外,当受垂向施工或使用荷载严重超过设计荷载值(2-2.5KN/m2),或受过大的瞬间垂直冲击力作用,则避免不了裂缝产生。

10. 施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浇注板混凝土应遵从施工工艺要求,从楼层一端开始往另一端或变形缝处连续浇注,如果中途要暂停造成有施工缝时,施工缝应设置于靠近框架梁1/3 板跨受压区内,或从楼层两头往中间浇注砼施工,否则在施工缝接合带极易出现与施工缝走向一致的长条形裂缝。

二、防止楼板产生裂缝的对策

1. 严格按规范设置伸缩缝,减少楼板热胀冷缩的绝对变形量,是防止温度应力产生裂缝有效措施。

2. 在板筋计算时,计算模型应按双向连续板计算,尽可能使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相符,使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部支座负筋能足以抵抗支座处的负弯矩,板下部钢筋能足以抵抗板中下部正弯矩,保证支座无塑性铰产生,则可避免由于抗弯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

3. 在施工楼板结构层时,最好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并控制好混凝土水灰比,以免混凝土在凝结初期出现泌水收缩裂缝,当初混凝土出现泌水收缩裂缝时,应及时补浆及抹光处理。

4. 施工采取措施板有效高度不小于设计值。在浇捣楼板结构层时,要制作的板厚控制点,确保板厚与设计相符,而且厚度均匀。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板上部钢筋即支座负筋扎好后及时验收,严禁压沉板面钢筋,在浇捣混凝土时若发现支座棉布钢筋被压沉走位,必需及时上拉扶正复位,使板面钢筋上部保护层不致于过厚,确保板有效高度h0 符合设计值。

5. 由于板楼所在环境相差很大,尤其是外挑阳台及屋面部分受阳光直射,温度变化大,除板受力筋要满足要求外,板面分布筋间距以不大于250mm 为宜。按施工经验,在结构层无负筋区域配¢[email protected]-250mm 构造分布筋,以抵抗温度应力,大大防止温度裂缝出现。

6. 保证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正确,确保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符合要求。

7. 由于楼板设计活荷载一般标准仅2KN/m2,楼板早期强度低,过早上人上料于楼板上施工,例如在楼板初凝阶段常见民工用斗车作水平运料工具等施工行为,或就会对楼板产生巨大冲击力远超过楼板初凝强度,造成砼板在施工初凝阶段已有微裂缝,后期裂缝会发展扩大。因而杜绝此类不规范施工行为极为重要。

8. 在楼板浇筑过程中,合理使用HEA 等微膨胀剂、减水剂等,可有效防止收缩裂缝产生,大大提高楼板抗裂能力。

9. 实行文明施工,遵从施工工序,防止在混凝土初凝阶段有过量荷载作用,杜绝过早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