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分析论文
水利工程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浙江省平阳县现有水利工程8000多处,河道总长550km, 水域面积1866hm2,江堤海塘长度79km,出江出海水库34座,水库、 山塘105座,大小溪流114条。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平阳县水利工程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关键词:平阳水利工程管理思考 一 浙江省平阳县现有水利工程8000多处,河道总长550km,水域面 积1866hm2,江堤海塘长度79km,出江出海水库34座,水库、山塘 105座,大小溪流114条。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平阳县水利工程管理 难度越来越大,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一些单位和 个人随意侵占、蚕食河道、溪流,非法建房、办企业,有的开发商和少数居民肆 意向河道弃渣、弃土,倾倒垃圾;二是在堤塘管理范围内乱搭乱建,堆放砂砾料, 破堤通车埋设管道等,直接影响了堤身稳定和安全;
三是在出江出海水闸防冲护 趾及两侧滩地任意停放船只,导致水闸翼墙开裂和护岸设施沉陷、滑坡;
四是一 些村级经济实体、村民无视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在坝体边坡采石放炮,在库 塘内电鱼、炸鱼等,直接危及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五是一些经营户和厂家未经批 准擅自在溪流上非法采砂、打井抽取地下水等,造成溪堤垮塌、地表沉陷等。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暴露了水利管理中的漏洞。究其原因:一是领 导思想上未对水利工程管理引起足够重视,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倾向, 认为管理难度大,容易得罪人,且没有“油水”,往往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 己的地”。二是管理经费无保障。在兴建工程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工程建成运用 后的运行维护经费,管理设施简陋,管理人员经费不落实,形成工程建设越多, 背的包袱越重的恶性运行机制。平阳县每年安排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时也没有考虑 安排工程机构管理经费。乡镇流域管理机构各项规费收入只能勉强支付一般性的 工资支出,根本没有能力改善工作条件。水闸、水库管理人员全年仅拿300~ 500元补贴,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三是产权不明晰,主体不明确。平阳 县水库、水闸大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多是靠国家拨一部分资金、物资,农 民义务投工投劳来完成。以后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也基本上是国家补一点、 乡镇投一点、村级筹一点的“三合一”工程,投资主体很不明确,加上经营管理粗 放,工程出了毛病,水利部门掏钱帮助维修,“有娘生无人养”,谁也管不了,谁也不管。四是宣传教育缺乏深度,工作缺乏力度。一些干部、群众对水法规不甚 了解,个别人为了自身利益明知故犯,但水法规又缺乏刚性条文,致使一些人有 恃无恐。五是管理部门力量薄弱,业务水平低,素质差。大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 系统的培训,管理知识缺乏、业务能力偏低,难以适应工作。
二 水利工程管理已成为水利工作的一大薄弱环节,成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 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一大障碍。必须把水工程管理和建立水管单位的良性 运行机制作为水利部门的一件头等大事来抓。
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 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关键在领导,领导的关键在观念的转变。领导工 作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要转移到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上来,从根本上转变那些 不适应依法行政、依法管水要求的传统习惯和方法;
从过去只重工程建设转变到 加强管理、建管并重;
从过去主要对水利行业内总的管理转变到对全社会的水事 活动的管理;
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转变到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手 段,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管理上来。着力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工作 新机制、新格局,为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2.多管齐下,广泛宣传 要紧紧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的有利时机,做到与长年性宣传相 结合,与案例宣传相结合,与水法律、法规宣传相结合,与宣传水利建设成果相 结合。宣传应着重向基层乡村干部转移,向山区、半山区群众转移,运用多种形 式、多种载体深入开展宣传,如组织大型晚会、水利成果展、万人签名、水法规 咨询、知识竞赛,散发宣传资料,制作大型广告宣传牌等,通过各种形式,使水 法律法规逐步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全县上下共同保护水利设施,依法保护水 资源的良好局面。
3.健全网络,明确职责 一是聘请乡镇水利员作为水利协管员,定期组织水法律、法规和管理业务 培训讲座,明确他们对本乡镇范围内水工程运行负有检查监督职责,考试合格的 发给聘书。对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年终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放任、玩忽职守或失 职者,建议当地政府给予调离或辞退处理,以增强其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各流域管理所增挂水政监察中队牌子,实行合署办公,明确规定对本管辖区内的 水工程负有日常的管理职责。而且各管理机构要明确一名副职负责工程管理,分 片划组管理到每个工程。三是县水利管理所作为全县水利工程管理职能部门,侧 重在水工程维护修缮、检查观测、控制运行等技术方面加强督察。县水土保持监 督所、水政监察大队作为全面执法管理单位,依法对生产经营、开发建设活动中 涉水事务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水法律、法规监督实施。这样各个层次、各个方面 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同,变一家管水为多方管水,合力同唱“一台戏”。4.建 章立制,落实责任 贯彻查处和预防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推行巡查执法责任制。首先从建立健 全各项工作规程着手,县局已制定和颁发了《平阳县水政监察巡查制度》《关于 加强水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平阳县水政监察大队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还将出台《平阳县水利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平阳县水利局行政错案追究制度》 等一系列文件,分别对考勤、巡查、受理、立案、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水行政主管部门层级监督和互相监督办法。建立社会举报制度, 凡举报有功人员均给予适当经济奖励。各职能单位围绕各自工作职责,做到每周 巡查两次,巡查时要有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一般水事违法案件由各流域 管理所按简易程序进行处理。发生较大的一时制止不了的立即上报县水保所、县 水政监察大队调查取证,按执法程序进行调处。每个层次管理单位根据职责分工 不同,都有相互监督的权利和义务。
5.突出重点,强化管理 根据平阳县水工程的实际状况,其工作重点要放在加强对堤防、河道、水 库、水闸、山塘等水工程管理和执法上。当前要以制止侵吞、蚕食河道、溪流, 乱采乱挖,开发建设活动随意弃渣、弃土和在堤塘管理范围内乱搭乱建为主要内 容,以打击和制止现行为主,加大巡查管理和执法力度。县局要结合防汛检查每 年开展几次全县性管理工作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 解决。同时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局纪检组参与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6.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局长对全县水工程管理、执法负有全面责任,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 管理,做到建管并举,强化执法。水利局分管水工程管理和执法的副局长,要全 身心地扑在管理和执法工作上,以身作则,知难而进;
要运用多种载体,组织开 展“管理、执法年”活动,同时建立管理、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会议,分析研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管理、执法的新办法、新措施;
加强对管理、 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努力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内行;
完 善评议考核制度,明确职责和目标,强化监督和考核办法,把依法治水、依法管 水作为评选进行单位、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
加强管理、执法队伍自身建设, 努力造就一支严于管理、勇于执法、敢于执法、敢于碰硬、纪律严明、勤政廉政 的水利队伍。
三 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部门的难点、热点问题,上级水利部门和各级政府要 为水利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此,笔者建议:
1.精心部署,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形成一个全面抓“管理、执法”的工 作机制 省、市水利部门要在抓好水利建设的同时,把管理督察放在日常工作的首 要位置,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每年要集中一段时间,由省、市水利部 门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到重点地区、重点地段、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要选准薄弱 环节,全程跟踪监督,建立督察督办制度,对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一查到底。
每年在评选水利工作先进县(市、区)时,要把水利管理、执法工作好坏作为一 个基本条件。
2.从政策上、经费上、人力上提供必要的保障,以保证管理、执法工作 的正常有效地运作 一是要从体制上明确水利工程归属。由于原有的水利工程建设主体与受益 主体不完全统一,建、管、用相互脱节,产权不明则管理责任不清,自然或人为 破坏时有发生,加速了水利工程的坏损。因此,各级水利部门要当好政府参谋, 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比较完备的政策和法规,尽快明晰所有权及其管理权,为开 展管理、执法工作提供政策依据。二是在经济上要实行倾斜政策。水利工程特别 是防洪工程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只有发生严重的洪涝时,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才能充分体现,但对工程本身而言,并没有直接回报。因此,省、市、县政府和 水利部门在每年安排农口水利资金和岁修经费时,应当切块安排20%~30% 资金用于机构管理经费,以保证管理机构正常运行。三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水利执 法机构。有条件的县要建立水利公安科,一时条件不成熟的,可先配备公安特派 员,行政上隶属水利部门领导,业务上归口公安部门指导,这样可以迅速有效地打击和制止破坏水利设施行为,确保水工程的安全运行。
3.运用各方面力量,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水利部门的工作监督 水利部门除必须建立常效管理监督机制外,还必须依靠社会的、新闻媒体 的、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各级人大、政协机关要加强对水利法律、法规的监 督力度,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水利工程,监督水利部门管理、执法 工作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帮助水利部门解决执法管理中诸 多矛盾和问题。新闻单位要抓住水利管理这个主线,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跟 踪报道,使管理和执法工作中各种不良行为得到纠正和制止。同时发动全社会对 水利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通过举报、评议等手段,真正使水利部门走向依法治 水、依法管水,提高执法管理水平,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利事业可持续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