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初中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问 题则是这一阶段日益引起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想要更好的推动性心理健康教育 的实施,首先就要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之后合理规划应讲授的性知识的 内容及方式;
合理引导异性间情感的发展;
同时注重约束初中生性行为的发生;

最后引领性道德教育的方向。只有如此,才能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顺利度过这 一时期。

【关键词】初中生;
性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因为青春期的到来,个体在 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以第二性征的发育为明显标志的发展变 化往往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问题。因为对性发展引发的某些现象的不能理 解,部分初中生会选择一些不适当的途径去猎奇或尝试,于是导致了近些年来初 中生性犯罪或性过失的数量在急速上升。为了更好的帮助初中生们度过这一危险 的迷茫时期,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日益彰显。在我国,传统的青 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最初落后的回避方式后,现代的教育学界早已意识到 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势在必行。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计生委联 合发出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开始,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正 式揭开了序幕。二十多年来,初中阶段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更多是融合在思 想政治教育或生理知识教育中进行的,效果差强人意。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青春期性教育会更多以说教为主,引导学生不要早恋或犯下与性相关的错误,结 果往往导致学生的反感和不以为然;
以生理知识为主导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也会因 为种种原因,通常有太多隐晦,这种枯燥的生理讲授,一方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兴 趣和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也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因此迄今为止,初中阶段 的性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纵观世界,国外的性心理 健康教育也都是在实践中探索,无论是瑞典、日本还是美国、英国、荷兰,各国 也都希望能找到符合本国文化、风俗、国情、信仰等条件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在开放与保守中“度”的把握似乎成为性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借鉴国外理论 以及先前性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的一线教学的实践与反馈,研 究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就可能更好的推动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一、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现状 这既包括学生身体尤其是性发育的状况,也包括学生相应的心理发展状况,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性知识水平以及需求内容。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 的广泛存在,让曾经一度神秘的性知识及性消息不再是一种禁忌,学生总能通过 各种途径获取相关的知识,但由于年龄和知识经验、理解能力的局限,许多学生 对自身变化的体验及获取的信息还是懵懵懂懂。其中以初中一、二年级尤为明显, 因此在这一时期进行知识的普及就更加的及时和必要。

二、规划性知识的讲授 首先,要针对学生性知识上已有的基础和不足,以专业的态度讲授相关的 性知识。一直以来,性知识始终是让人觉得难以启齿的话题,无论是教师的讲授, 还是学生的听讲,一旦讲授的内容过于深入,就会让人觉得难堪。研究发现,如 果性知识的讲授过于刻板生硬,并单一围绕性生理知识展开,就会加剧这种感受。

但若换一种方式,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平常的语气及心态娓娓道来,将性视为 一种发展中的必然阶段,并对其展开一些美好的联想,如身体发育成熟后的美丽、 爱情的美好、婚姻的美满、孕育后代的幸福等,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性别角色产生 认知、体会和期待,就能让学生打破性的狭隘认知,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这一问 题。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进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要尽 量全面的讲授性方面相关的知识。这既应该包括人体生理结构的组成和发展,如 性器官的介绍;
也应该包括青春期发展中个体会面临的敏感现象,如遗精、手淫、 月经、性幻想等。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一切都是成长中的必然经历,通常不会对身 体有伤害作用后,学生才能正确对待这些现象,而不是对其产生恐惧、罪恶等不 好的态度。为了避免这些内容讲授过程中的尴尬,男女生分开授课是较好的选择。

再次,知识讲授中可以适当介绍一下异性的生理结构特点,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 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生理为前提,适当讲授两性交往中要注意的事项 和交往的合理范畴。此外,在对异性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可适当让学生联想到周 围的异性,如父母、兄弟姐妹之类,让学生在这些普通的异性交往中体会异性交 往的正常模式和注意事项,进而将所有的异性交往常规化。最后,讲授的过程中 可以配以相关的图片及视频演示。图片及视频的选取既要具备科学性,又要具有 现代性。许多国家在进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都会选取一定的影像 资料作为辅助,但资料的开放性达到什么程度要以本国的国情为前提。图片既要 能展示所要显示的内容,又要能达到文化习俗所能接受的限度,让学生在新奇中 获取信息,从而引发学生求知的乐趣。[2] 三、引导性情感的发展 当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发个体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产生对异性的关注和好感。于是男女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对于这种微妙的 情感,有人将其视为友情的继续,有人将其视为爱情的萌芽。其实在初中阶段, 很多初中生们自己都在困惑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但在很多学生自己都没想 清楚的时候,许多成年人就将其习惯性的断章取义为早恋。继而带着种种的恐惧 和担忧,许多家长或进行苦口婆心的劝阻,或进行疾风骤雨的打压。但无论哪种 形式,都忽视了这个阶段学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初中阶段个体的逆反心理尤 为明显。于是在家长老师的种种反对下,反而更可能导致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无中 生有和弄假成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理性的看待 青春期阶段的异性交往,对青春期萌发的性情感要顺势引导。首先,教师或家长 要明确青春期阶段的异性交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像小学阶段或成人有正常的 异性交往一样,不要首先就先入为主的为其贴上标签;
其次即使发现交往过程中 存在着部分异常的表现,也要从情感上接受这种现象的合理性。因为从青春期开 始,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中就已经有了性的萌芽,任何对异性产生的好奇和好感都 是发展中的必然表现,在接受这种感情存在的基础上,再适当引导学生考虑自身 未来的发展,发生亲密情感后个体要面临的责任、以及日后要承担的任务等,让 学生学生自己理性思考、理性处理问题。

四、约束性行为的发生 在国外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人们已经将性行为的发生视为一个不可 回避的话题,人们在强调约束自身行为的过程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在行 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以我国中学生的发展现状来看,人们即便无奈 但也开始正视这一现象的存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这一现象,首先要让 学生明白在这个年龄阶段发生这样的行为还为时过早,之后可以通过一些已经发 生的同龄人的案例让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如现在网络上有时会报 道出的未成年人过早性行为带来的身体影响;
早孕导致的后续的学业问题、生活 问题、原生家庭的问题等;
日后个体对未来爱情、婚姻的态度观念;
还有部分未 成年少女堕胎后导致的终身不孕等;
以及男生也可能受到的侵害等。以上问题不 仅对初中生现在可能产生身心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个体对未来生活的不良影 响的延续。希望这类警示能让学生警醒并进行自我约束,使其明白有些行为要有 所为有所不为。最后也还要在课程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可能遇到危险的情境,以 及一旦遭遇这些情境如何逃脱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五、引领性道德教育的方向 研究发现,许多中学生的性过失或性犯罪均源于性道德的偏差。学生性道德观念较弱,缺乏责任感,性法制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性道德教育的引领,于 是在性的认识上走入歧途,进而引发盲目冲动的情感及行为。对于这一现象,心 理健康教师要对其进行价值澄清,对其价值观、道德感进行心理疏导。初中生心 理健康教育中的性道德教育就是让初中生们真诚尊重性问题,学会约束自己的情 感和行为。初中阶段的性道德教育不同于成人面对的性道德,虽然它不涉及到恋 爱、婚姻、生育、抚养后代、维护家庭以及忠诚配偶等复杂的问题。但个体依然 要从责任和尊重的角度出发,明确学业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学业在该年龄阶段依 然是第一要务。此外,任何情感行为都要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同时自尊自重,以 理智驾驭自己的行为。只有明确这些内容,中学生的性道德教育才能做到教育有 方向,培养有目标。[3] 综上所述,青春期是个体自我觉醒、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时期。步入青 春期,合理地、纯洁地认识自然发展的秘密,开展适当的性教育,以科学道理对 青少年阐明与性相关的话题,引导异性正常交往。唯有如此,才能加强中学生性 道德观念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意识到两性问题的社会责任和后果, 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作者:徐杰 单位:吉林省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