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类电影回顾]

中国军事类电影回顾

中国军事类电影回顾 军事题材电影①在中国电影画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军 事题材电影市场地位有了一定的变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发展求生存, 使人民军队形象得到更广泛地宣传,成为文化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军事题材电影受到社会青睐(1949~1984) 1949~1984年,是新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快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军事题材影 片因数量众多并真实地再现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与生活而受到全社会 的广泛关注,并产生重要影响。这个时期的军事题材影片,虽然由于“左”的影响, 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其市场地位并未受到过多挑战。

(一)“十七年”电影②军事题材独领风骚(1949~1966) 从新中国建立到“文革”前夕,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经历了17年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新生活。刚刚获得解放的人民沉浸在 当家作主人的喜悦之中,对“新中国电影”有一种热切的渴望。那就是用电影来表 现自己的新生活,包括回顾刚刚过去的战争经历。因而,在这一时期的电影中, 军事题材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十七年”影片中,观众普及率排名前三位的都是军 事题材影片。③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正是在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回顾与再现中 拉开帷幕的。1951年3月,为了鼓励“新电影”的拍摄,也为了用电影鼓舞人们参 加社会主义建设,全国20个城市的60家电影院举行了“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 月”活动。这是新中国国产电影的第一次大检阅。在展览月放映的26部国产新片 中就有《新儿女英雄传》、《胜利重逢》、《陕北牧歌》、《大地重光》、《保 卫光荣祖国》、《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人民的战士》等军事题材电 影。其数量约占参展影片的三分之一。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 提出,在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 提出,更成为了军事题材电影发展的助推剂。一大批优秀军事题材影片如雨后春 笋般涌现。影片《南征北战》成为这一时期军事题材电影拍摄的典范,并对之后 战争影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创作模板。《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 《平原游击队》、《扑不灭的火焰》等影片以战争惊险片、游击队片等各种新的 样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董存瑞》将英雄战士形象塑造推向一个高峰。《柳 堡的故事》、《战火中的青春》、《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军事故事片在表 现战争残酷和艰难中,更多展示人民军队指战员面对强敌的战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塑造的人物个性和对情感生活的渲染更为动人。《关连长》、《霓 虹灯下的哨兵》、《哥俩好》等军营生活片,更侧重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军人生 活,因而也更贴近时代和生活。此外,还有《地雷战》等军教片,共同为这一时 期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确立了难以忘怀的标本。这些影片和非军事题材影片一起成 为当代中国电影的经典。这批具有经典意义的军事题材影片在“十七年”电影中占 有相当大的题材优势与创作数量,成为新中国电影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分量的创作 形态。“十七年”军事题材电影的艺术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观 赏习惯,因而有广泛的群众性。创作者的生活,也深深影响着影片的创作思维。

生活的传奇成为艺术的传奇,许多影片中的英雄人物都来源于生活。这也是这个 时期军事题材影片受到观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特殊年代军事题材电影难得闪光(1967~1976) 由于“文革”的影响,1966~1973年,全国没有生产一部故事影片,只有8 个“样板戏”。这8个样板戏中,有4个属于军事题材。它们是《智取威虎山》、《红 色娘子军》、《沙家浜》和《奇袭白虎团》。这些作品多取自小说或戏剧,有些 早已被拍成故事片,在被改编成“样板戏”的过程中,内容与形式都依照某些政治 要求进行一些修改,“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在拍摄中,服装、道具也有不顾历史 真实、随心所欲之处。但应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原有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完全丧失, 特别是艺术家们出于本能的艺术追求,时时在作品中表露出来。1973~1976年, 全国共拍摄76部故事影片①,包括《海霞》、《第二个春天》、《侦察兵》、《闪 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车轮滚滚》、《枫树湾》等21部军事题材故事 影片②。这些影片基本内容是颂扬革命战争中作战的胜利和国防建设中科研工作 的成功。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倾向和社会情感。《闪闪的红星》 是这批影片中最突出的一部。这部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审美价值的儿童题材战争片 的成功,得益于创作者把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相结合,通过一个个紧 张的战斗场面和优美而寓意深刻的镜头,以及动人心弦的歌声,展示一个儿童团 员如何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因为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写 战争,影片中虽然也有诸如“妈妈是党的人,我是党的孩子”之类的语言,但却避 免了当时其他影片中难以回避的“高、大、全”等创作中的一些通病,使影片具有 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观众好评。在1994年中宣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百部爱国 主义影视片”展映活动中,《闪闪的红星》是唯一入选的摄制于“文革”期间的影 片。

(三)改革开放初期军事题材电影引领探索风潮(1977~1984)“文革”结束后的两年间,虽然“四人帮”被粉碎了,但文艺创作者尚未突破“两个凡是”的 思维禁区。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 3次全体会议,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1979年10 月,邓小平在全国第4次文艺代表大会上发表的《祝辞》,贯穿了“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 并以此取代过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一总方针的 确立,标志着一个相对健全的文艺环境开始形成。电影界随后开展的思想解放、 理论创新、观念更新大讨论使得电影创作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创新浪潮,涌现出 一大批视角独特、形式新颖的优秀作品。在这场创新浪潮中,军事题材影片创作 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影片《小花》以电影语言运用的新颖性引起广泛 关注。《归心似箭》、《曙光》、《啊,摇篮》、《从奴隶到将军》、《四渡赤 水》、《风雨下钟山》、《赣水苍茫》、《贺龙军长》等一批有较新内容革命战 争题材影片的出现,表明军事题材电影开始走出徘徊期并得到发展。影片《南昌 起义》、《西安事变》的公映,呈现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新面貌。《高山 下的花环》在悲剧样式和英雄观念上实现了突破。“第五代电影人”①的军事题材 影片异军突起:《一个和八个》改变了军事题材影片传统的矛盾构成规则,着重 反映人物真实复杂的内心斗争;
《喋血黑谷》将惊险性情节与真实性造型相融合, 创造了浓郁的历史氛围感。两部影片共同实现抗战电影在真实与美学道路上一次 有意味的探索性迈进,给后续的军事题材影片创作以启迪。计划经济时代,中国 电影生产过程是先由上级部门下达任务并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员等方面的条件, 再由制片厂实施完成,最后由国家负责对投拍影片的内容进行审查。在这样一个 过程中,国家与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影响着电影的生产和发行。“新中国的电影创 作既受到政府意识形态的强大影响,同时,其自身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又 在宣传政府意识形态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②。这一时期的电影被赋予更多 的政治宣传任务,因此影片主要是“表现工农兵生活,反映工农兵观点,满足工 农兵政治上、文化上的需要,同时也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工农兵, 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鼓舞起他们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的热情”③。而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者们虽然没有回避当时的意识形态,但却 能运用过人的艺术智慧,借用当时的意识形态力量和电影宣传手段,在没有任何 国内电影资源可以借鉴的艰难境遇下,依然紧紧贴近当时观众集体观影心态,创 造出新中国独有的影片样式,不但满足了一代观众饥渴的娱乐化需求,而且使中 国电影的脉流得以继承和拓展。可以说,计划经济时期的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引领 了当时中国电影的发展。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军事题材电影市场受到冲击(1985~1995)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自此,中国经济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单纯的公 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娱乐大潮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对军事题材电 影的市场地位形成了冲击。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军事题材电影与“娱乐”在交锋中对话(1985~ 1989) 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开放,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转变人们的价值 观念体系,影响人们的审美心理。1987年,中国明确提出娱乐片概念,电影生产 上出现第一个娱乐片高潮。娱乐大潮的兴起反映了中国电影观众对于“文革”时期 电影极端意识形态化倾向的逆反心理和对于中国电影娱乐化的需求。从80年代中 期开始,一批武侠、侦破、枪战等题材样式的“娱乐片”连年高居拷贝发行量的榜 首。例如,1987年的《镖王》和1988年的《黄河大侠》,当年的拷贝数量就分别 达到355个和379个。①电影统购包销做法的废除,使得是否尊重大众的观赏习惯 和观看意愿成为决定各电影制片厂能否维持自我生存的必然因素。在高票房的诱 惑下,各制片厂不断增大对“娱乐片”的生产投入,使其数量在影片总产量的比重 不断增加,由1987年的20%,急增到1990年的59%。②市场经济带来的观众意识, 也影响军事题材电影的拍摄观念。军事题材电影开始将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娱乐性、 时尚性进行适当结合,以期在获取更广泛的市场基础上,实现更加贴近人民大众 的愿望。许多导演开始尝试将主旋律色彩很浓的军事题材作品,通过“类型”③手 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娱乐化”,以达到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能满足市场 的需要,同时还有一定的艺术性。拥有战争惊险情节的影片《鞘中之剑》、《智 斗美女蛇》、《秘密小道》、《湘西剿匪记》,以及带有动作片特点的影片《闪 电行动》、《喋血嘉陵江》、《蛇谷奇兵》等,都有明显的娱乐性追求。惊险刺 激的情节,满足了观众的观影欲望。军事题材电影的娱乐化变异,既使革命历史 和英雄人物摆脱史实局限,获得演义化的魅力,又使政治意义借助娱乐和消费实 现市场化的普及。

(二)20世纪90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片擎立军事题材大旗(1990 ~1995)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影特别是军事题材电影在选题上,始终不能摆脱“‘但求政治无过,不求艺术有功’的思想束缚,害怕触及尖锐冲突的题材,不 敢揭发现实矛盾,不敢深挖具有生活底蕴的故事,不敢鞭挞时代流弊的恶行。其 结果使电影和群众拉开了距离,隔挡了与人民心声的共鸣。”①90年代以来,随 着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不断深入人心,一些创作者紧扣时代主题,开 始涉足“禁区”,陆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军事题材电影作品。一批描写 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品的问世,揭开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及战争史诗 片创作的帷幕。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为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在表现 主题上,它不再关注一些小型战斗与局部战争,而是把焦点聚焦全局性、更大规 模的战争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上,通过全景式的视点,再现历史风貌,客观审视与 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其审美形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在叙事风格上,这 批影片既有“史”的一面,能够客观捕捉时代氛围和典型历史细节,着力描绘双方 指挥作战的战略战术;
也有“诗”的一面,向人们展示战争过程,生动丰富地刻画 特殊时代环境中的人物心灵,波澜起伏般地“渲染”硝烟散尽后的场景,令人荡气 回肠。这些电影以叙事中渲染的历史情绪、历史精神作为内在驱动力去推动情节 的发展,不断寻找与观众情绪的切合点,在人物塑造上,集中刻画与描绘战略决 战中的领袖和将帅形象,用电影特有的手法努力表现其决策状态、情绪状态与情 感状态。而如此全面集中地展示一系列伟人形象,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前所未有 的。《开天辟地》上映后,较高的票房收入,除了因其是建党70周年献礼片受到 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崇外,林彪、陈独秀两个历史人物第一次在影片特定的历史时 空中以推动历史前进的正面人物形象出现,触动了观众的观影欲望,也是影片取 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分为3部6集的解放战争系列史诗巨片《大决战》是新中国第 一部全景式、史诗般的革命战争史大片。它投入的人力财力之巨、花费时间之长,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都是空前的。虽然,创作中还有不尽成熟之处,但它毕竟将中 国革命战争历史影片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积累了新的经验。国学大师钱穆认 为:“中国的国民性,大体是向后看的,因此历史的发达,远胜过其他艺术,依 照中国人的观念,奔向未来者是欲,恋念过去者是情。中国人的观念是重情不重 欲”②。因此,反映史实的革命战争历史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与肯定,也就不 足为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50年代以来曾以战争影片为核心的表现政治 斗争和军事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在90年代发展到泛军事题材的 “军旅”电影。“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和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带来了文学生态环境 的遽变,政治语境迅速嬗递为商业语境,一元文化的格局裂变为经典马克思主义、 西方现代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分天下,政治主导下的创作演变为文化观照下 的创作、人文关怀下的创作和回归艺术中的创作”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转型中的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应该如何定位,似乎还很难有一个确定的认识。显然它既不能完全因袭西方电影的商品化模式,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计划”而彻底跳入 市场的海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何种走向,都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说试 验性、探索性。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题材电影在竞争中寻求突破(1996~2010) 1996年是中国实施第9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九五”计划实现了具有全局 意义的根本转变:经济体制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转变。市场大门的打开,进口大片以及西方电影观念的引入使得军事题材电影 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业界高呼“狼来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狼共舞”, 成为中国军事电影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分账大片的引进冲击军事题材电影的市场地位 从1995年开始,每年引进10部好莱坞分账大片①,刺激了中国电影市场, 刺激了中国电影观众,刺激了中国电影创作者,也刺激了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发生 越来越多样的变化。进口大片从《亡命天涯》、《泰坦尼克号》到《珍珠港》、 《阿凡达》,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所谓“高概念”电影大片的 商业电影模式②,给中国电影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 技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听觉震撼力深深冲击着中国观众的心灵。而其精彩的情节 设置,激烈的戏剧冲突、动人心弦的悬念、刻画入微的细节使影片具有强烈的娱 乐性与观赏性,吸引了大量观众眼球。一时间,到影院看进口大片,成为民众日 常娱乐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仅1997~1999年,美国分账影片在中国共创造约 14.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占这3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的44%。③进口大片在 进入内地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给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创作者着实地上了一课。

原来政治宣传通过添加一些娱乐要素也可以为观众所欣赏。普世的人性化主题使 本来严肃、沉重、晦涩、教条式的政治主题和民族主题获得一种人性的生命力。

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缺的就是这种为观众着想、“为他人而拍”的娱乐性。进口大片 都有一个相同的制作模式--高端的视听技术,逼真的电脑特技,超酷的镜头表现 力,大胆的想象场面,节奏大多欢快。它们一般不用表达什么深奥的主题,而是 娱乐地表现一些简单的道德哲理问题,主要是起到娱乐大众的功能。大多数导演 比较喜欢用蒙太奇手法在煽动观众情绪方面做文章,比如拉长时空和叙事,调人 胃口,在表演上尽量煽情。摄影上凭借他们出色的技术技巧,营造出虚幻唯美但 却给观众真实感的镜头。其他方面如美工、道具灯光和配乐等都有技术上的优势。

其最终目的就是让镜头具有超强的视听震撼力,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进口大 片中的好莱坞主流军事题材影片(包括战争科幻片)多在突出战争中的人,将人作为战争的主体来刻画,通过展示人在战争中的种种遭遇来表现战争、思考战争、 评价战争。同时,电影通常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种种艺术手段,深刻阐释战 争的主题,描述战争中人类的悲剧与死亡、人性的美好与沦丧、人的情感世界等 等战争百态。这种类型的影片一直是塑造美国国家形象,展示美国软实力和传播 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手段和工具。可以说,好莱坞军事题材大片为美国及全世 界的电影观众提供娱乐观赏休闲的同时,也占领了世界文化市场,获取丰厚利润。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进口大片在娱乐的外包装下,灌输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给人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境外大片通过对观众口味和眼光的培养,反过来促进 中国电影艺术的提高。好莱坞电影高投入之下非凡的视听效果以及内含的核心价 值观也对国内电影尤其是军事题材影片的创作思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在 引进大片初期的几年里,好莱坞以打入欧洲和日本电影市场般的势头迅速占据了 中国市场不小份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本土军事题材影片以某种“师夷 长技”的方式重新崛起。《红河谷》、《黄河绝恋》、《云水谣》、《革命到底》 等影片实际上是用战争爱情片的模式打造的。这也是好莱坞商业片中非常受观众 喜爱的类型。《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这些不朽的名作, 都是利用战争背景倾诉爱情,再反过来引人思考战争的内涵。另外一些影片则是 在局部或某些方面借鉴了类型电影的特点,比如《惊涛骇浪》、《惊心动魄》等 在传统抢险救灾片的创作模式中加入了灾难片的元素。《惊涛骇浪》用电脑特技 模拟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无情伤害,使场面更加触目惊 心。这种情节的设置,增加了观众观影的危机感和紧张度。军事题材电影类型化, 拓宽了主旋律电影的表现空间,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是未来军事题材电影可借 鉴的发展模式之一。

(二)“九五五零工程”①给力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 1987年3月,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电影主管部门明确提出“突出主旋 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其后,电影主管部门及其最高决策层采取一系列政治、 经济和行政措施来促进主旋律电影的创作②。1996年,中央在长沙召开电影工作 会议,确立实施精品战略的“九五五零”工程,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植主旋律影片的 制作。为解决资金不足,广播电视系统专门拿出广告收入的3%用于拍摄电影。

这无疑让影片创作获得从里到外的滋补。一系列扶持电影发展优惠政策的出台使 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质量有了显著突破和提高。历史时空的跨 度,气势磅礴的画卷,崇高理想的坚守,激情时代的奋斗。这一时期大手笔、大 制作的军事题材影片激荡着时代的新声,叩响当代人的心灵。如果说,《开国大 典》、《开天辟地》、《大决战》等影片的出现标志着重大题材电影创作开始迈向史诗境界的话。那么在随后的十余年间,以《长征》、《彝海结盟》、《大转 折》、《大进军》、《南京大屠杀》、《鸦片战争》为标志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影片,又有一些新的进步,出现新的视点,展现新的辉煌。其创作转变最突出的 一点是开始从宏大历史叙事进入到历史回眸,进而增强对历史的审视意味。“现 实时空与历史时空的交织融合使影片产生一种历史与现实、真实人物与片中角色 相互观照的距离美,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超越传统故事片意味和形态的独特的欣赏 视角”③。这些影片不但故事精彩,绝大部分还加入了电脑高科技的成份。《冲 天飞豹》中的电脑特技镜头长度达到20分钟以上。军事题材电影创作质量的提高 也使其得到了更多关注。在1997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排行榜上,多部军事题材影 片占据前10名:《鸦片战争》(第1名)、《红河谷》(第2名)《大转折》(第 3名)、《大进军》(第10名)。其中前5名影片票房逾千万。①毫无疑问,“九 五五零工程”带动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繁荣发展,并让电影人有理由相信中国电 影的第三次高潮澎湃而来。② (三)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开播成为军事题 材电影与观众又一对接窗口1996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开播。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覆盖全国,以宣传电影、培养电影观众、传播影视文化为宗旨 的中央级专业电影频道,它成为中国电影特别是军事题材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又一 重要对接窗口。“在电影日渐贵族化、商业化的时候,电视成了最有群众性的大 众传播媒体。它是老百姓最容易得到、最方便接受的一种文艺娱乐的载体。看电 视是当今中国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在电视上播放节目,受众最广,影响 也最大”③。电影频道自开播以来,已陆续向国内观众播出大量的军事题材电影。

在这个免费的收视平台上,影片得到更好的推广。同时,电影频道向各制片厂支 付的影片播映权费也成为制片部门创作经费来源之一。此外,为支持国产优秀影 片的拍摄,电影频道还向《横空出世》、《冲天飞豹》、《冲出亚马逊》等军事 题材影片进行定向投资,确保了这批影片的制作质量。

2003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推出一个数 字电影系列――《共和国名将系列》。这些真实反映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突 出贡献的开国元勋影片,穿越历史时空,回顾烽火岁月,表现戎马生涯,书写辉 煌历史,描绘战争壮举,讴歌英雄品格,彰显名将风范,再现传奇色彩,突出将 领们最具震撼力与感染力的独特人格魅力。截至目前,《共和国名将系列》已完 成29部电影的创作,产生了一批如《曾克林出关》、《杨得志围城打援》、《夜 袭》、《萧锋血战陈庄》、《徐海东喋血町店》、《杨成武强攻东团堡》、《彭雪枫纵横江淮》等高质量的影片④。该系列充分整合载体内容与样式,从而使其 达到宣传国家主流文化,为艺术家搭建艺术平台,以及娱悦大众、满足观众审美 需要的功能,形成一个广为人知的艺术品牌,A得极大的社会效应纵览中国军事 题材电影60余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计划经济时代曾经独领风骚、经久不衰 的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在面对电影市场化、产业化、全球化的挑战中,市场地位受 到极大冲击。电影产业的不断市场化和商业化给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带来的启示、 冲击和挑战越发猛烈和严峻。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面对市场期待, 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一方面应当融合商业大片的商业特征,完成军事题材影片的商 业化转型;
另一方面要完成意识形态诉求,塑造人民军队的文化形象,同时要抵 制市场上庸俗的欲望体验,建构能够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这 就要求军事题材电影工作者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紧贴时代、创新发展, 承担起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历史重任,为全社会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的军事题 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