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深化策略
高职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深化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而高职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 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健身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起健心的重要责任。因此,体 育教师应注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创新,合理整合教育资源,积极 开展体育教学的优化研究及实践活动,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和前提, 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 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 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1.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况及心理症状的发生情况,笔者曾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及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 水平不仅明显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也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
高职女大学 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工作报告且在躯体化、焦虑、恐惧症状上存在显 著性差异;
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 平,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高职高年级毕业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心理问题的人 数要大于高职新生,差异主要表现在抑郁、偏执及强迫症状上;
高职大学生有心 理问题的检测率为21.51%,其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强 迫等症状。
2.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也变得 日趋激烈,当代高职大学生不得不面临来自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经济、择业 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 更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从调查中得知,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紧张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由于性格 上的缺陷,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怯懦、偏执等,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恐惧、 愤怒、嫉妒,从而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 次,自我调控能力较低,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遇事不冷静, 易感情用事,带有明显的生理早熟、心理滞后的特征,这个阶段很容易形成身心 发展的失衡现象。再次,学业问题也是困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业压力过大,自信心降低,甚至产生失落和自卑感, 继而引发精神紧张、失眠、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家 庭经济困难、生理缺陷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工作汇报、体育教学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鉴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我们 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体育教学,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 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
1.体育教学目标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体育教学目标是体 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预见体育教学活动可能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 技能及身心发展方面达到的目标,不仅要体现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也要注 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情况下教师习惯于把 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作为唯一的目的和任务,从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方面的目标。因此,在设定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科学合理地 制订,把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而且其每个方面 都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促进学生身 心的健康发展。
2.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现有水平的协调。论文写 作为使体育教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有序地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 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现有的身心水平、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选 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改造和创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 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那些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发展、注 意特点、意志表现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注 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内容的开发,增设体育心理训练及拓展训练内容,注重传统 体育养生理论的融入等。与此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 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方式习惯等, 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合作学习、模拟训练、创设情境等。
3.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体育教学环境的优 化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进行组织、安 排和设计的。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入职思想汇 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而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在 于体育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创设良好的生生关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打开心胸,释放个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 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
4.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对体育教 学评价的优化,不仅保证了体育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发展,也激励了学生体育 学习的内部动因,增强了自我效能感,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明确的导向作 用。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评价, 也应注重对学生体育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发展的评价。针对高 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应具体落实到:首先,要注意评 价内容的全面性,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发挥其自我评价、管理能力;
其次, 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
最后, 在实现评价主体上要实现多元性,从不同角度关注学生身心的进步与发展。
总言之,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在促进高职大学生身体健 康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的优化既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 需要,也是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体育教学的优化及大学生心理 健康问题也是值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认真对待、努力研究与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