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视频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与时代课题 1.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领域空前频繁的相互交流与激烈碰撞。我国在改 革开放之后,加快了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同样加剧了我国思想理论界与世界的融 会与交锋。其利无须赘言,其弊便是致使价值选择的茫然甚至混乱,这对高校理 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究其原因:其一,面对社会思潮多元碰撞,促 使当代大学生要在多种价值判断中进行选择。这使青年学生避免了改革开放前价 值选择一元化所带来的僵化,但同时又面临丧失价值选择标准的危险,我们跳出 了“没有选择的标准”之禁锢,但又可能进入“没有标准的选择”之歧途。其二,青 年学生对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认识局限。由于青年学生在理论修养与社会实践上 的欠缺,面对复杂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求新追异成为其群体性特征,却很难认 清这些思潮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加之,在当 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何 超越传统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没有理清这些先进理论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 的理论关系。没有清晰地向学生表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 是如何实现对其超越的在理论尚未澄明的情况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只能进行灌 输式的说教,难以使学生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与批判,难以 使理想信念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准则。因此,如何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 与借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其进步意义有目共睹,但 同时也伴随着种种转型的阵痛。这反映在高校中则表现为:青年学生身处精神追 求与物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这三对矛盾的挣扎之 中。从理论层面看,上述三对矛盾本身并不存在无法调和的冲突,而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青年学生对于物质利益、个人选择与现实问题 的偏执与贪求,抑或是在这些矛盾的挣扎中茫然不知所措。这表面上看来,是理 想信念的日益个体化与多元化,但实际上却是对这一问题偏激化或虚无化的理解。

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在其价值判断中,仍然存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机械 思维方式,或者什么都不是的虚无主义倾向。从教学实践层面看,自改革开放以 来,随着社会财富的与日俱增、个体选择的日益丰富,只是偏重于后者的说教, 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其同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性判断产生某种隔膜。而 如何统摄理想与现实,帮助学生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同样是当代大学理想信念教育变革的重要课题。

3.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由于互联网对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普及 也使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面临着挑战。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与便 捷性的特点,这就加速了前文所述的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增加了价值选择相 对主义的可能性。其次,互联网信息发布方式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分散化倾向, 也就是人人均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有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就导致互联网 海量信息中良莠不齐的价值选择标准,甚至不乏较为极端的价值判断与虚假的信 息。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主要的使用人群之一,一方面易接受这些混杂思想的影响, 使价值判断进一步模糊化;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师生在教 学中所处的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占有者与传播者,而学 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方,是将何为正确者传授给学生。但 是由于互联网使获取信息日渐高效便捷,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易获得远远超过 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时间能够传达的关于某一知识的信息。教师与学生信息占有不 对称关系的改变,使学生日渐由教育实践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导方。因此,教学 的主要任务也由传递信息转变为甄别信息的方法,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教育既要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使其获得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方 法,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前文提及的三方面变化虽然有细节上的差 别,但又存在一个共同的焦点: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其 深层次原因在于思维方式局限,即缺乏辩证的理论反思能力。而要培养辩证思维 方式则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调整的探讨 1.充分利用学术界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适当强化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 本质的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思潮以消解传统形而上学倾向为己任,其产 生与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如果说近代自文艺复兴以来兴起的理性主义,是 为了消解宗教意义上的神o、政治意义上的帝王将相,以彰显人类的理性,并以 此为基础来确证人的尊严与价值,并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终极价值。那么包 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就是要消解“理性主义”本身神圣的光环, 即消解文化意义上的圣人圣言。在他们看来,“理性”本身已经异化为新的神o, 在理性的绝对性、普遍性、统一性的统治下,人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性和丰富性与 无限性的可能,甚至威胁人类存续本身。不论是人本主义将这种理性称作冷酷的、 无人性的理性;还是生态主义声讨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进而对自然进行无休 止掠夺,导致生态危机等等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不能否认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现实生存危机的思考。但我们也应看到,他们在消 解一切神圣形象的同时,也消解了人类对于神圣与崇高本身的追求。他们对崇高 的否认也必然导致价值判断上的相对主义,甚至理想信念上的虚无主义。这既体 现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上,也体现在相对主义思想所带来的意义缺失、 崇高失落所导致的整体迷茫之中。

2.理清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对他们 的超越。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将消解“理性主义”对人的异化 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西方理论界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理论 起点之一。但与它们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以一种抽象的“理性”反对另一种 抽象的“理性”,不是以具体性对抗普遍性、以独特性对抗统一性、以相对性对抗 绝对性,而是将它们统一于人类不断发生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实践辩证法来展 现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世界、人与人类社会之间丰富的矛盾性,即“用‘现实的 理性’(实践)去批判‘抽象的理性’(绝对精神),从而达到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 间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理解”。这样,马克思主义至少完成了对西方近代社会思 潮的三个超越。(1)近代西方社会思潮仍然用矫枉过正的态度来面对理性主义的 神圣化与绝对化,在批判理性主义的同时走进了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区,而 马克思主义则以实践辩证法将两者加以统合,在批判它的同时,也看到这种绝对 化与神圣化表征着人类对于终极价值孜孜不倦的追问,这不仅仅是人类理性的狂 妄自大,也不仅仅是普遍对具体、集体对个体的吞噬;也同时是人类不断突破个 体生命的有限性,以期实现整体人类的“类生命”的永恒性所做的努力,也是人类 追求生存的意义、人生之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既看到“理 性神圣化”对人本身的宰制,也看到了其蕴含的价值追求。(2)马克思主义在消解 了“抽象理性”的神圣性后,确立了“现实理性”―――实践的重要意义。因为人类 的社会实践是一个时代性、历史性、生成性的过程,所以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理 性及其确立的规则与规范也应具有上述特点。正如马克思将表征人类思想反思的 哲学称作“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永恒的真理一样,人类在不断追求神圣与崇高 的过程中,不断在确立时代性、历史性的真理,又不断对这一真理本身进行反思, 达到人的进一步解放。也就是说我们在消解“绝对”的过程中,不断确立“相对的 绝对”,这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而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在抽象的反对绝对化时, 脱离社会实践的生成性,必然导致在相对多重的价值选择中徘徊而无所适从。而 这相对的绝对正是时代性的理想信念的价值所在。(3)承认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就必然要求我们不断地推进社会实践、发展真理。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的关键不 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一个马克思主 义者不仅要对反映时代精华的理想信念具有坚定的信仰,还要不断地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让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断丰富与完善。这也正是我党不断将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的 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调整的探讨 1.高校两课教师应达到对辩证思维的理论自觉。教师本身应对马克思主义 以矛盾性原则、历史性原则与否定性向度为导向,以超越性和解放性为价值旨趣 的辩证思维方法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避 免价值判断的单向度与相对主义。所谓价值判断的单向度,是指要么偏向极端的 理想主义而忽视社会现实本身,要么偏向与极端的功利主义而导致崇高的缺位。

而价值判断的相对主义则是指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之中,走向价值的虚无主义。

其次,辩证思维中这一否定批判精神并不是要我们一概地反对事物,而是对一种 价值观念进行前提性的批判,也就是确立这一价值观念的根基进行批判,这样有 利于青年学生对其进行正本清源的思考。虽然这种前提性批判一样会导致见仁见 智的问题,但这一追根溯源的思考过程本身已是一个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的过程。

再次,这种批判不是对一种思想观念彻底的抛弃,而是我们常说的“扬弃”,既要 肯定它存在的历史性价值,又要实现对其的超越。这就会使我们既不会盲从式地 跟随短暂的、流行的价值风潮,也不会变成简单化的怀疑主义者。而是在不断澄 明各种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始终为反思保留空间,既可以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又可以为人生、为社会创造更为丰富的可能性提供前提。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 思维的真实内涵,还要避免将其庸俗化的理解为一种思维工具,而是要不仅将其 理解为我们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还视其为一种既包容通达又刚健有为的人生态 度。现实的思想困惑与理想信念的动摇往往是由“人的思维与现实生存环境的矛 盾结构”导致的,它体现为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个体与社会 之间巨大的矛盾张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化解这些矛盾,不单纯是思想观念 的问题,而是要在人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之中,也就是马克思所 说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想信念不可能在随遇而安的坐享其成中实现,其中 的挫折与失落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战胜挫折的智慧,还要有跨越困 难的勇气。包容通达的人生态度,可以避免青年学生在价值选择中的偏执与迷茫;
刚健有为的价值取向,可以赋予当代青年以勇于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促成理想 信念变为现实。

2.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使用辩证思维方式进行自我批判 的能力。由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被教育者必须对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的内心确认,否则只是外在强加的规则,而不是理想信念本身。这就要求教师在自 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现实问题的同时,帮助 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自己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反思批判。在这里 我们可以借鉴在中西方教育史上被视作奠基人的两位思想家苏格拉底与孔子。苏 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反问,诱导学生找出自己思维的盲点与疏漏,却 基本不为学生提供确定性的真理,而通过对话使学生自己探索真理之所在。而这 种通过对话而不是宣称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对事物的深入认识的方法被其称作“助 产术”。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并未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占有者,而是平等地通过对话 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观念是学生自我反思的结果,而不是苏格拉底 外在的给予,因此他将自己的工作称作为“助产士”,这种对话的方式也被哲学家 称作辩证法的原初形态。而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 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探讨。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理性信念的确立过程中 的主体地位,将理想信念内化为自己的内心确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 思想观念的自我反思过程,也就是不自觉地在使用辩证的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将 这一思想方法内化为自我思维方式的过程。

作者:周嘉 徐永健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