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风险防控安全教育论文|关于大学生风险的论文

大学生风险防控安全教育论文

大学生风险防控安全教育论文 一、从风险防控的视角看上海外滩拥挤踩踏的事件 现代社会,在人们日常活动的公共领域,各种影响安全的复杂性、不确定 性因素逐渐增多,类似上海外滩拥挤踩踏的事件等公共安全事件让人们切身感受 到安全风险如影随形,这一事实给公共安全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防控风险成 为公共安全领域的新常态。风险是客观现实,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应对, 以形成主客观之间良性互动,从而化解风险,避免风险转化为实际的危险。良性 互动的形成需要人们对风险有深刻的认识,具备良好的风险防控能力。

风险防控能力包含三个层面: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认知风险的自觉性及 对风险保持的警惕性;
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防范风险的主体性、主动性及化解 风险的积极性;
在危险规避中,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的应对技能及协同 配合、规范秩序的整体性。纵观上海外滩拥挤踩踏的事件,风险防控能力的缺乏 是事件发生并酿成惨痛后果的重要因素。

第一,风险认知上的集体无意识。据媒体披露上海外滩踩踏的事件一个细 节:警察一直在维持秩序,要大家不要再挤了,可是没有任何效果,人群还是继 续向前。假如大家能够充分地认知风险,听从警察指挥,不出现人多势众的“集 体无意识”,也许悲剧不会发生。

第二,行为上的集体无规则。调查证实: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 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线被冲破以后,现场执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仍有大量 人员逆行涌向观景台,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 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事件发生。如果每个人把自己看作为一个风险 控制因素,主动恪守公共规则,就可以降低风险,甚至避免事件发生。

第三,危险规避中的集体无秩序。上海外滩拥挤踩踏的事件现场混乱不堪, 拥挤失序,人群焦虑,手足无措。倘若身处危机中有更多的人能够冷静处置,有 效组织疏导施救,也许是另一种结果。

二、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风险认知教育有待加强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需要大学生树立具有社会全局视野的个人安全与社会安全有机统一的安全观。当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还不能适应现实要求,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偏向于涉及大学生自身安全知识传授。据对北京、上海等 8个地区的16所高校近800名大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情况调查显示:分别有79.3%、 72.4%和53.8%的大学生认为教育主要集中自我防范意识、人身安全、防灾知识, 以及心理安全、购物安全、网路安全、就业安全等方面,虽然内容繁多,但知识 结构零散,呈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统性。

第二,教育目标侧重于唤起大学生维护自身安全意识,62.4%和52.4%学 生认为看到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等危机事件信息,学校会提醒和通报,警示学生 注意人身安全。教育着眼点在于对大学生个体保护,缺乏公共性。

第三,教育时间集中于低年级大学生,且随着年级增加而减少。调查显示, 认为安全教育安排在大学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比例分别是87.3%,58.4%,45.4%, 14.9%,有72.1%的学生认为学校强调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教育阶段性、应急 性特征明显,缺乏长期性。高校安全教育囿于大学生自身安全,缺少对社会整体 安全目标价值引导。

大学生虽能感知到安全风险,但没有完全形成对安全风险的理性认知,对 个体行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个人因素对大环境安全的影响乃至如何自觉纠正行 为偏差,保持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还缺乏认识,表现为对安全的焦虑和对风险 的漠视并存。

(二)大学生安全责任教育仍显薄弱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需要大学生具有安全风险共担的责任意识,目前高校大 学生安全教育尚不能完全促成大学生安全责任意识养成。

一是安全教育方式趋于管理化模式。高校安全教育实施过程,常常是学校 按照上级要求提出工作任务,职能部门布置工作方案,辅导员及具体执行人员负 责落实,安全教育散落在职能部门常态化管理和辅导员常规性工作中,教育的管 理特征明显,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动性和潜能没有充分发挥。

二是教育实施主体倾向于单一化。高校安全教育,一方面是保卫处采取邀 请校内外专家集中作报告的方式来讲授安全知识,另一方面由辅导员承担日常安 全教育任务。据调查,有75.9%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承担着安全教育管理的任务。教育 实施主体单一,大学生参与度不高,突出大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教育和实践教育缺 乏,教育功能难以发挥。据调查,83.65%的大学生认为安全应由学校负责,91% 大学生认为在学校或社会上出了安全问题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大学生对安全责 任共担没有产生共鸣,一方面对安全有着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在自身需求与公 共安全规则相抵触时又表现出对规则的无视、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的心态。

(三)大学生逃生技能培训实效不足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需要大学生具有应对危险的逃生技能,目前高校大学生 安全危机逃生演练还不能达到实际要求,亦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高校开展危机 逃生演练基本是依照上级提出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尚未形成制度化的体制和机 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安全教育重知识,轻实践,据调查显示,有些高校安全教 育中模拟训练仅占教育比重的12%;
二是实践演练项目单一,主要是以消防演练 为主;
三是阶段性开展,集中演练时间多安排在大学生军训、“119”消防日期间 及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检查阶段;
四是不规范,专业化程度不高。

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现场指导,40.90%的学生认 为学校安全教育师资力量欠缺。危机逃生演练专业性和针对性要求更高,在对学 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上,学校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演练停留在“组织逃 生”环节,多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现实中往往一个异动或偶发事件就能引起 学生群体失稳、造成混乱。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千名大学生进行在 线调查结果显示,77.5%的学生赞成开设自救课程,82.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进 行突发事件应对演练,79.3%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实践性、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 活动。

三、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改进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风险思维 大学生面对公共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掌握安全知识固然重要,培养风险 思维更为关键。公共安全风险成因存在人为因素,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依靠人的认 知和行为,思维和观念决定着人的知行。风险思维是一种专门用来处理风险和不 确定性的思维方式,是将规避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为价值目标的。因此,在公 共安全风险防控中,风险思维强调人对安全问题应持有前瞻性、全局性、关联性、警惕性认识,这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对安全风险事先预判、对安全形势全局把握、 对安全因素关联思考、对安全隐患预防为先的覆盖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安 全观念。高校应以培育风险思维为目标,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一是要拓展教育 内容,不拘泥于各种知识点的学习,而应从安全风险防控视角,引导大学生养成 预判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公共安全风险的习惯,特别是在涉及公共领域的活动之前, 对所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的概率和后果进行预测,并且做好应对准备,提高对 安全风险的预判意识。二是要拓宽学生视野,教育着眼点不限于学生个体安全, 应延伸至社会整体安全,帮助大学生辨析个体安全与整体安全之间的有机联系, 认识到“风险是每个人和风险因素的结合体”,它与每个人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三 是要提升认识高度,在安全防范意识上,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在安全风险面前 人不仅是处于防卫状态,而是可以影响公共安全风险的发生、发展及走向,可以 化解、降低风险,避免其转化成实际危险。在公共活动中,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四是养成行为自觉,大学生由对安全风险的感知,上升到 理性认知,还要将正视和规避风险、追求安全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贯穿于日常 生活中,保持维护社会整体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

(二)完善以学生为本的校园安全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学生安全责任意 识 乌尔里希贝克在对风险和风险社会论述中说:“一场风险或灾难的来临, 在其影响范围内个人和群体都难以逃避,因此,风险社会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风 险文化,也呼唤着一种责任共担的风险价值”。的确,当公共安全受到威胁时, 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平安的社会环境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全社会责任共担 的共同意识。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当中,高校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 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制 度制定。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吸纳学生参与,组织学生讨论,征求学生意见,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提倡学生开展自我安全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主张“自能教育”,他说“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 我教育’”。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是以大学生为主角的教育载体,高校要引导大学 生将安全内容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大学 生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三是倡导学生以社会实践方式参与学校安全管理。高校通 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等方式,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让学生参加与之密切相 关的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增强大学生遵守 安全规则意识和维护公共安全秩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增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逃生技能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阐述风险社会理论时说:“我们所有的人都 需要抵御风险的保障,也需要具有面对风险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对待风险的能 力。”大学生应对安全风险,既要具备积极的心态,也要掌握应对的本领和技能。

在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2000名师生用1分36秒全部逃离教学楼,创造零伤亡 的奇迹,令人印象深刻。奇迹的创造与平日制度化、规范化逃生训练分不开,也 让我们看到了危机应对演练在风险规避中的至关重要性。

风险规避中的逃生技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需要具备处惊不乱的 心理素质、协同配合的整体意识、科学规范的逃生技巧、自救互救的专业知识, 对人的安全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仅靠“纸上谈兵”难以取得实效,需要通过实际演 练获得切身体验,在实践中养成。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重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克服客观条件制约,联合社会力量,借助社会资源,争取专业指导,建立常态机 制。一是要社会化。高校应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利用防灾训练基地等 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组织大学生开展危机情景模拟演练。二是要专业化。

高校要与社会相关专业机构部门开展合作,争取专业技术支持,请专业人员现场 进行逃生技能、自救互救技术指导,强化对大学生的专业规范训练,力求实效性。

三是常态化。高校应协调校内外各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协同合作、相互配合的体 制和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常态化危机应对演练,提高大学生安全逃生技能。

(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育校园安全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然风险逐渐让位于人为风险,人类 面临风险的成因,主要是由某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文化以其特有的 方式对人们的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规避风险的安全文化 可以使人产生抵御风险的内驱力,正如风险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社会学家斯科 特拉什所说:“风险文化体现了人类对风险社会的反思与自省。风险文化是依存 于非制度性的社会状态之中,它的传播不是依靠程序性的规则和规范,而是依靠 其实质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因此,风险文化倡导对社会成员的管理方式不是依 靠法规和条例,而是依靠带有象征意义的理念和思想。风险文化理论强调从人的 角度管控风险,特别是人为风险,强调人的认知性作用,强调文化的作用。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规避风险的理念,如“天 人感应”的思想,它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风险文化。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顺 应时代发展变化,不断丰富校园安全文化内容,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 规避风险的安全文化思想理念植入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引导学生树立“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外部环 境和谐相处的安全价值观念;
在思想上重视“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警示,对 微小异常现象正确加以判断处理,不掉以轻心,视若无睹,遗留隐患;
在行动上 追求“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目标,体会美好生活取决于安全意识是否根植于 自身头脑,将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