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浅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毕业论文行政管理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其财务体系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保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既存在其必要性而且应长期坚持,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运行,着重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并使其得以有效实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会计

一、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会计控制是其财务体系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保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既存在其必要性而且应长期坚持,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运行,着重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并使其得以有效实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针对上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善措施。

1. 1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当局有时并不是十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部分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单位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都是零星发布的一些内部文件,并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体系。使得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多数都是形成临时的主观决定,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问题处理流程。

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建议,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学习并了解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单位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单位应该由财务处牵头并联合各个部门,共同建立一个完整可行的内部会计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只有让执行过程中的人员认真学习其中的内容并参与其中,才能让他们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程序的设置目的,才能有效地执行内部会计制度并使其发挥作用。并且,在一定时期的时候,还可以组织单位人员对己经形成的制度加以讨论修改,使之越来越完善。

1.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内部会计控制程序有人来设置,为人而设置,也由人来执行。。员工是构建及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单位内部 会计控制的有效与否。而在所有员工之中,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关键。因此,对于会计人员,内部会计控制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及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还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

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能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规定和要求。定期进行培训,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流程化,组织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定。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得到有效执行。除此之外实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实施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以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

1. 3调整单位的组织结构

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调整单位的组织结构,行政事业单位应合理设置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组织的高效运作。为达到此目的,各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设置内部机构,尽可能减少冗余的管理层级和职位,最大程度的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出现机构冗杂和效率低下的现象,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1. 4完善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预算的编制和管理,预算管理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始终。领导层应充分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专门的预算的小组由财务领导主持工作,组织和协调单位内部的各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可能发生的重大支出需求,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规定,做好统筹安排。

在编制预算前,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预算编制所需的时间,在财政部门还未安排预算编制工作时,提前启动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阶段,需要各方面的充分研究和酝酿,才能较好地反应实际需求且和财政支持结合,在便于日后落实。

在编制预算时,行政事业单位要狠抓基础工作,制定标准与定额。全面、准确掌握单位内部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明确定额的计算对象,收集基础数据,以单位各年度财务决算数据为依据,同时参考单位各年有关预算数据,或通过专项调查

收集有关数据资料。整理数据,最后核定各项支出定额标准。除此之外,本文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大力推行从基层单位开始规范编制预算,逐级汇总编报,这样既可以避免上级代为编预算的随意性,又是预算工作在基层部门得到更好的理解执行。

1.5建立审计制度

本文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的关键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一个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该机构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以评价内控会计制度的健全有效性为核心,通过科学的测评方法找出内控会计制度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审计业务素质、审计法规素质,并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三是在审计过程中,突出内审的服务职能,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使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更趋于和谐,要认识到查找问题和漏洞不是为了处罚被审计部门或具体人,而是要和被审计部门一道化解行政风险,堵塞制度漏洞,防患于未然,为完善内控制度服务。

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自身的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主动拓宽监督渠道,自觉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行政单位要加强内部监督,更要不断拓宽接受外部监督的渠道,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形成内外监督的良性互动。努力将机关内部监督与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等有机结合。

4.6国家建立有效措施,促进行政单位主动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

第一,我国应尽快从立法上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保证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法制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法律确定内部控制责任。我国应在总结企业内部控制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政府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通过立法来确定维护有效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强化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责任。其次,实行内部控制定期报告制度。我国可以逐步推进将行事业政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作为每年各级人代会政府报告的必须内容,提高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另外,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责任主体和内容根据国情,我国也可以相应建立以人大、财政、审计、纪检、中介机构为主的外部责任主体,各主体责、权明晰,共同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第二、重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使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责任化。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通过将决策权下移并促使管理者对绩效负责来实现管理目标。其中,绩效考评作为测量组织活动目标实现度的一系列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总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政府应建立与内部控制适应的绩效评估体系,促进行政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构建与内部控制目标一致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目标一致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增强组织的责任性与纪律意识。其次,建立与内部控制绩效相适应的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会计科目体系。正确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责任的整体能力的前提是会计系统能全面反映可控整体资源的总量与构成,以及所有义务、承诺和社会责任的规模与结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都应该纳入新的行政部门绩效考评体系,因此应尽快改革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信息得到全面反映。最后,可以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会计报告和财政透明度是绩效管理的关键要素。因此,可以在报告文件中增加与内部会计控制绩效有关的内容:如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的信息。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状况,成本、产出、结果的会计信息,组织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绩效信息等;发现组织活动在实现预定目标上的偏差,提出调整组织活动和预算安排的建议,以保证组织活动目标的实现。此外还要加强信息的可比性。

二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2.1 本文的不足

本文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专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部会计控制研究领域的空白。但是,本文虽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构建与实施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力求做到简单实用、科学系统、具有可操作性,但由于仅是初步探索,仍存在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实务进行完整的案例研究。原因在于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刚刚起步,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披露缺失。

第二,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的基础研究的不够全面。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的基础涉及方方面面,仅从内部控制要素方面研究,肯定不全面。

2.2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构建与实施内部控制认识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领域也会不断拓宽,从会计控制向全面控制发展是必然趋势。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业务管理相互融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然也要信息化。在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构建与实施将会更加重要。随着执行力文化观念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越来越需要强调执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总之,本文的研究仅是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本人将继续进一步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务操作方面的专题研究,为合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