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测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运用及规范_中等职业学校有哪些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测验的配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其原因在于对心理测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本文从心理测验在心理建档、心理咨询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促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论文关键词〕心理测验;心理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学习、生活模式由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以升学为主向以就业为主转变,学生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这期间的种种变化使得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学习、生活和成长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测试。心理测量工具的恰当使用对于了解学生情况,搜集学生信息,及早发现心理异常及进行心理干预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和意义。毫无疑问,心理测量工具的介入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趋专业化和科学化。 然而,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测验的配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其原因在于对心理测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将重点介绍心理测验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如何规范地使用心理测验。

  

  一、心理测验在心理建档中的运用

  

  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人们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领域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使用心理测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心理测验在建立心理档案中的价值和作用

  (1)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人格、能力、学习习惯或者学习能力方面的测验,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如使用人格量表,可以了解学生个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性格、脾气等情况比较了解,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使用能力测验,增强对学生的能力、特长的了解,有利于促使学生的潜力的发挥;使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的测验,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落后的状况。

  (2)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预防功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工作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和预防性教育。然而, 当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误区,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上,一味地追求心理咨询的数量,甚至将每学期心理咨询中心接待来访的数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成绩。认为心理咨询本质上是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对其进行的一种干预手段。与其在产生心理问题之后进行补救,还不如在问题暴露之前就进行疏导。比较而言,教育是事先的预防手段,而咨询则是事后的弥补手段。相对于产生心理问题后的补救,暴露问题之前的疏导会显得更有力。 要认识到,中职学生在校不同时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同,可使用心理测验系统收集、整理、建立中职学生心理档案, 有意识地将测验结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通过讲座、橱窗、广播台、宣传专刊等形式加强普及教育,对个别突出问题,可通过电话预约、信函解答、同学互助等形式及时提供帮助,并做好跟踪服务,将不良情绪或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地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预防功能。

  (3)有利于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信息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多事之秋”,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招生规模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有心理困惑、经济困难和学业困扰的学生不断增多,面对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如果不及时疏导和解决,则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做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心理量表的测试,使之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显得特别重要。另一方面,要系统、深入、科学有效地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档次、上水平,也必须重视和加强科学研究,依据科学数据开展工作。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离不开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资料。而心理测验是获取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心理测验收集到的资料为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素材。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地增强科学性,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和推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2.心理测验在心理档案建立中的运用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服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为三种,即发展目标、教育目标和诊断目标。教育目标不同,心理测验的选择也应有所区别。针对发展目标,可选择一些简单测验工具穿插于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中,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让学生自测自评,结果自我保存,能达到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监测自我的目的。针对教育的目标,可利用心理测验在学生、教师、家长中搜集资料,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环境、心理发展水平等,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确定方向,提供依据。根据诊治目标,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用诊断性量表进行测量,确定其问题的实质,以便有效地进行心理咨询,或及时转介到有关机构。

  二、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咨询人员对心理咨询的性质、过程的正确认识,熟练掌握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和技能技巧,同时还依赖于对来访者的心理特性、行为问题性质的正确评估和诊断, 以便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和行为矫正训练。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评估、诊断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观察法、晤谈法、调查法等, 但这些方法难免有一定的主观性。为克服主观经验的影响,心理测验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手段。心理测验可以为快速了解咨询者的行为、情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深层认识。借助于心理测验,探讨诊断来访者意识不到的某些心理特点和潜在的困扰,透视人们心灵深处的斑驳隐秘,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如要了解学生的一些内隐的或在当时当地不能表现出来的人格特点和行为特征,就需要对之进行心理测验,从而获得一个客观的数量化指标,了解其相关心理因素的概貌。

  在中职学生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理测验是常用的一项工具。 例如,研究者对我校103 名学生进行 MMPI 人格测验,发现有50% 的学生焦虑水平比较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之后,使学生降低了焦虑水平,对稳定学生的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对一般学生进行智力和人格测验,发现他们在智力和人格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进而增强心理素质,完善自我。可见心理测验已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分析来访者心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不但可以检验咨询人员的判断是否正确,还能帮助其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运用心理测验资料,优化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引入心理测验 ,不仅使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而且使班主任工作的途径得到了拓展,从说教式、命令式转变为针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科学地运用心理教育的规律,多途径、多方法地开展教育,从而优化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心理测验的运用,使班主任工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发挥气质互补的作用,增进班级的融洽与和谐

  气质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多种心理现象有密切的关系。如,在班委的组合和寝室的安排上,可以使用气质测验,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特点, 发挥气质的互补作用,促进班级或者寝室的和谐。在一个群体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单纯气质特征的群体,人与人之间不会有心理空间,有时会是一种“可怕”的群体。如将胆汁质的学生安排在一起,那么这个群体将是一个充满“火药味”的“爆炸性”群体;如果将抑郁质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则将是一个充满了“宁静”的冷漠的群体。所以,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学生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才会和谐发展。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实现个体气质的互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优良的因素,克服不利的因素。如:引导多血质和胆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发扬自己的自信、热情、外向等特点,克服盲从和不求甚解的毛病;而粘液质和抑郁质气质类型为主的学生,应该发扬自己稳健、坚毅和执着的品质,克服呆板和固步自封的缺点。

  2.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用人格或者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测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而且也能增强老师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其次,根据测验,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出发,在学生心理悦纳的情况下,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发挥他们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再次,根据测验的结果指导学生正确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对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能作出积极的反应,有效地对其不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行矫正。

  

  四、规范心理测验,提高心理测验的针对性

  

  使用心理测验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首先,中职学校在运用心理测验时,要注意心理测验的针对性。如:把心理测验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升学就业、生涯设计、应试面试前等专门领域中,借助于各种形式的心理测验来考察人的个性品质、心理特征、个性缺陷及潜在的需要和潜在能力等,从而为特定目的服务。因而,测验者应慎重选择测验量表,所选量表必须为其目的服务,忽视量表选择的重要性而乱加使用,这是心理测验的大忌。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测验人员的培训,减少测量误差。测验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由于测验中对控制误差、测验结果的解释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而心理测验的操作和结果解释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特点。因此,加强对心理测验人员的培训,要求其获得一定的资格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主试必须具备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的知识结构及其对此工作的科学态度,合格后方可做。如果主试不合格,测验很可能变成“害人测验”。因为即使心理测验得分相同,由于前来测试的学生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不同和受试时的精神状态不同,对结果的解释也不同。如进行EPQ人格测验时,精神质因子得分较高,这时如果主试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可能就会对这个学生说:“你有精神病倾向”,结果可能会使这个学生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

  再次,强化职业道德,对测验的内容和结果保密。测验者对测验内容和结果要保密,一个经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信度和效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测验内容泄露出去被受测学生掌握,就会大大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测验结果是具有个人档案机密性的资料,受测者的各项能力、人格特征和兴趣特征属于学生的个人隐私,在未征得学生同意之前,是绝对不能公布于众的。

  最后,对测验结果要进行科学解释。一般地说,我们不会把测验结果和分数告诉学生本人,而只是告诉他们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测验是为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服务的,测验结果解释得科学,有助于明确诊断,使心理治疗有的放矢,而不合格不科学的解释,则有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由此看来,规范和有针对性地使用心理测验,对中职学校更加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