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探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特定文化成果的表达来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 产生影响的文化现象。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对大学生进 行文化自信培育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信息多样化、文化多元化 冲击下部分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弱化,文化自信缺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 行文化自信的培育,既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心的构筑,同时也助于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彰显。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振兴的精神力量。十八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进一步强调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 自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化自信培 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培育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 为主流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文化理论知识学习的摇篮,对大学生文化自 信的培育尤其内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文 化自信的培育是应予以重视且要付诸实践的。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与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 基本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志的积极表达,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输则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为载体,以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展开为主渠道。而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 分,文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归结为广义层面上的文化。在对大学生进 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质。主 要表现为:第一,时代性特质。时代性特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活 力源泉。第二,民族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是思想政治育内容的内在灵魂。第三,意 识形态性。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规定性。
第四,综合性。受制于人的思想活跃、复杂、多样的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 目的,综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如何紧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 内容,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以文化自信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最新着力点,弘扬当代我国主旋律文化,让我国优秀文化成果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去,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避不开的话题,也是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努力的方向。通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把大学生培养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讲话中提出“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且“文 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 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换言之,文化自信即是对自身文化传达的内涵和价值 的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如何在当代大学生中使中华民族自 身文化与价值得到肯定并对这一文化生命力产生坚定的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思想政治教 育与文化自信培育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 课程及活动的开展将深深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而大学生文化 自信培育的效果反过来也将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的实效性。此外,国家“软实力”的建设离不开文化自信心的树立,培育大学生 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大学生对文化本身有一定的认知,然后达到文化自醒、文化 自信、文化自觉,但这种认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又不能自发的产生。我们必须加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实践场所的影响力,夯实相关理论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文 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 我国当下主流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树立,我们也当注重主 流文化的传播与主流价值观的培育,所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牵头来树立大学生自 信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