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摘要: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美妙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歌 唱者的真情实感。确实,一首歌曲唱得好坏,除了声音条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 的是音乐表现。实践证明,只有技术掌握得好,再加上良好的音乐表现,才能感 动观众,打动评委。因此,我们平时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在声乐的艺术创造 上,把声乐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紧扣强化中师生声乐 演唱情感表现力的主要目的,分析情感表现力缺乏的产生原因,研究如何在声乐 教学中训练歌唱技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使演唱声情并茂。关键词:声乐中师生;
音乐表现;
艺术实践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美妙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歌唱 者的真情实感。确实,一首歌曲唱得好坏,除了声音条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 是音乐表现。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学生自然条件非常好,经过长时间的 正规训练后,成绩却很平平。而有些声音条件、演唱方法不是很突出演唱方法的 学生,却能以良好的音乐表现取得优异成绩,这就是音乐表现在临场表演的不同 结果。怎样才能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呢?中师声乐大纲对音乐表现的一项阐释为:
为了较好地表现歌曲情感,音高、节奏准确,要准确地运用普通话或原文演唱中 外歌曲,演唱完整。这里包括四点要求,其中最核心的要求和最能体现学生演唱 水平的,是“较好的表现歌曲情感”,即要有情感表现力。人类先学会说话,为了 表达更深厚的情感才开始唱歌。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歌声之所以为人倾倒,除了歌 唱者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术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能生动地表达歌曲 内容和真实情感,即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可引起听众内心情感上的共鸣,给予听 众美的享受和情绪感染。可见,音乐情感表现于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正如《诗 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因此,向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声乐教学中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很 好地表现歌曲情感,提高情感表现力呢?结合本人多年从事中师声乐教学的体会, 以强化学生音乐情感表现为主要目的,针对表演中出现缺乏情感表现力的现象, 分析情感表现力缺乏的产生原因,研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训练歌唱技巧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一、学生缺乏情感表现力的原因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缺乏情感表现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注重技 巧,忽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2.学生对作品缺乏理解,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风格、思想感情等。例如,有的学生在演唱外文歌曲时,不在原文词义上下 功夫,照猫画虎,辞不达意,只重视原文拼音发声的准确性,不懂原文词义,如 何能准确地表达感情呢?3.对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缺乏了解运用。4.缺乏艺术 实践。5.综合艺术修养不足,缺乏艺术想象力。
二、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 (一)技巧与情感表现并重,平时教学中渗透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教师应让技术训练、音乐感觉、音乐表现力等综合体,依靠练声曲进行。
例如,音阶的上下转换和跑动要富有流动感,唱得舒展而自如的是连贯性乐句, 唱得华丽而富有活力的是跳跃性乐句。对快的练声曲,要想象是快乐、激动的情 感抒发;
慢的,则是哀伤、沉重的情感表达。应要求学生感觉每个乐句、每个母 音的流动都有潜台词,每首练声曲都要让学生赋予一定的含义,然后积极地表现。
例如,练声曲《135||》用母音“啊”演唱时,可以想象是向妈妈表达爱意“我爱你”, 唱起来就会不只是干巴巴的声音,而是有感而发的乐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 成发声必有情的习惯。还可以拿歌曲中的旋律作为练声曲,在练声中养成分析作 品的良好习惯,细心感受,把每条练声曲或作品都唱得准确,完美而有感情,认 识到美好的歌唱是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从技能训练上升到有意识的歌唱需要, 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思想内容和情感,为情感表现铺垫 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歌曲《黄河颂》是在表现 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所以要深刻地领会作品思想内容,必须了解作品产生 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黄河颂》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 华民族到了最困难的时刻,中华儿女不屈不饶,誓死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 悲壮历史时刻,作者以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写下《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是 其中的一个乐章,通过歌颂母亲河,激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 卫黄河,保卫中国,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了解这些背景,歌唱时才能声音洪 亮,气息稳健,激情澎湃。2.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歌词是歌曲内容的具体体现, 学生通过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将歌曲音乐形象与歌词文学形象构成一幅生动的 “音乐画面”,达到联想歌词中的意境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地投入其 中,达到入戏与忘我的境界,强化情感表现。特别是外文歌曲,一定要对照中文, 把每句意思弄清楚,否则自己都不知所云,如何谈情感表现?还可让学生通过提 高语音位置,加强语气、语调以及咬字、吐字的积极状态朗诵歌词,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强调带上感情和良好的呼吸支持,将朗诵时的生理感觉再现于歌唱状态中。
学生通过练习,既可加深理解歌词的意义,又可找到好的声音感觉。歌曲的音乐 表现,不能光凭声音技巧,必须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使自己完全进入歌曲境界, 真正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掌握声乐艺术情感表达方式,提高情感表现力 有的学生,不论什么歌曲,总是一个速度,一种力度、音色,听起来犹如 喝白开水,平淡无味。要知道歌曲也是音乐语言,和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 情达意的体系。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都是音乐语言 要素。通过各种要素,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考生作为歌唱者演唱 歌曲,属于二度创作,可以在速度、力度、音色上等进行艺术处理,第一是音乐 速度。音乐表现的方法,第一是速度。它来源生活,如人的对话速度一般平缓, 说明环境优雅心境平和。如果说话速度很快,说明紧张激动。所以,为使作品按 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音乐一定要准确地表达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例如,《牧 歌》(蒙古民歌)是一首描绘辽阔宁静草原风光的歌曲,演唱者要表现出草原那 种一望无际、宽广深远的诗情画意。同时,为表现它的意境,作曲家标出 PocoAdagio(最慢的柔版)的速度术语。这里用中速或快速演唱,肯定是不合适 的。第二,力度的处理。力度是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在艺术上有很强的 表现力。不同的力度表现不同的意境和人的不同情感,表现强大力量、强烈感情、 高大形象等内容时,应采用强的力度来表现。如果表现细腻与深沉的感情、形容 娇小的形象时,则采用弱的声音力度来表现。当然,同一首歌曲的力度也应根据 音乐歌词内容规定的情境来变化处理。例如,《祖国颂》这首气势宏伟的歌曲, 不能用一样强的力度从头到尾来演唱,不仅演唱者吃力,而且也缺少音乐情感表 现的对比和变化,不能生动地表现歌曲意境和情感。第三,音色的色彩。通过音 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人类的语音音色受感情支配:
音色明亮时,高兴;
音色暗淡时,悲哀;
音色嘈杂粗糙时,愤怒;
音色尖锐干涩 时,紧张。所以,歌唱者一定要对歌唱音色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充分利用歌唱 音色表达情感的这一特性,使歌唱富于艺术的感染力。总之,速度、力度、音色 明暗等变化,都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这是使音乐形象和人物感情更加突出的 方法。因此,歌唱时要注意歌谱中的各种力度、速度记号和表情记号,根据对作 品的理解进行再艺术创造。
(四)加强艺术实践,稳定情感表现力 不断地艺术实践,是完善情感表现能力的基础。成功的表演者是在反复不断的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教师应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积累演唱 经验,增强心理素质,才能在演唱中尽情地表现歌曲情感。例如,有目的地给学 生提供一个经常在众人面前公开演唱的机会,组织学生听课,上小组课,尤其是 针对那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演唱,互相倾听,互相鼓励, 这会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养成自信的歌唱心理,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也可 运用演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或者与其他班级进行联合考试,有条件的还 可变换考试场地。例如,空间大小不同的,共鸣效果不同的,努力使学生习惯各 种场合、环境的演唱。实践证明,多次表演、排练和模拟考场的经历,是锻炼学 生心理和歌曲情感表现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自我调节,改善 心理状态。随着不断积累演出经验,提高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学生的演唱越来 越投入,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
(五)功夫在诗外―――提高个人综合艺术修养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保障 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感情再现,是演员舞台表演前生活体验后的真情流 露。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学生必须体验色彩绚丽、变化多端的情感世 界,在文学、电影、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领域观摩和学习,体验与积累越丰富, 对艺术的感情表现越有帮助。因为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会 越透彻。所以,平时应要求学生阅读中外文学作品,阅读关于音乐史的书籍,多 看绘画、戏剧等姐妹艺术。
艺术是相通的,通过多看好的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欣赏 音乐作品和名家演唱,可开阔音乐视野,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情感。歌唱艺术是 美妙声音与情感相结合的、统一的完整体,没有情感的歌声,是没有生命力的。
只有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使演唱动听、感人。为此,教师应在 声乐教学中实现情感与技巧并重,让学生做到准确理解作品,熟练掌握声乐艺术 的情感表达方式,加强艺术实践,提高个人综合修养等,真正达到歌唱技巧与情 感的完美结合,使歌声犹如插上隐形翅膀,自由飞翔,飞进艺术的殿堂! 作者:曹劲松 单位:新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