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综述】教师职业压力

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综述

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综述 (一)压力的概念 压力的概念最早是取自于物理学和工程学,即结构工程系统解算程序 /语言),指的是将充分的力量用到一种物体和系统上,使其扭曲变形。20世纪 初,压力的概论才出现在医学界,表示人体的过度负荷,在生理学和医学领域, stress被译为应激,心理学领域除译为压力、应激之外,也译为紧张。坎农把压 力定义为斗争和逃避的综合症,他的学生,加拿大生理学家,现代压力研究的先 驱之一雪莱继承了他的理论,首先将它引入了社会科学领域深入探讨,此后压力 这一名词,广泛地被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压力理解为一个人在生理 或心理方面负担过重的状态。但从专业角度来分析,由于人们研究内容不同,立 场观点各异,研究工作的侧重点和目的不尽相同,使得对压力概念的界定缺乏一 致性的看法。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将其归纳为以下三大类[2][3][4]。

1、压力是机体对情境的整体性反应 这是医学和生理学界对压力的早期认识。所谓压力,指个体面对刺激 时,为求重新回复正常状况所做的反应;
不论外界的或身体内的变动,虽有其特 殊之处,都会引起个体的整体性反应,凡有这种反应,即称为处于压力之下。1936 年,雪莱提出压力是机体对环境需要的一种反应,是由许多有害因素产生的一般 适应综合症,他强调身体反应的非选择性和非特殊性。后来,康农以及“压力和 成就下降”模式。这些以反应为基础的压力模式强调身体机能和生化反应,均把 压力看作研究的依赖变量,强调压力是对压力源作出的反应,而不认为压力来源 有何重要性,亦未涉及个人认知、评估的探讨。

2、压力是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 这种观点偏重于把压力看作对机体发生作用的社会与物理环境的变 化,包括心理社会刺激、自然灾害、战争、工作中的冲突等对个人的影响,这种 影响带有干扰和破坏的性质,如果干扰和破坏超过了个体的适应能力,就会产生 适应不良的现象,引发病变。所以,此种观点均把压力作为研究的自变量,强调 压力来源的重要性。

3、压力是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此种观点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环境有变动,将会对个体形成 一种要求,但个体并非完全被动地反应,而是采取主动的方式适应环境的要求。

认知学派(1973)和(1976)提出“压力相互作用”理论。他们把压力定义为个体 察知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的心身紧张状态。他们指出压 力发生于个体无法应对或调节、个体觉察可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境之时,并不伴 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这种评估来自对环境需要的情境及个体处理这些需 要的能力或应对机制的评价。这种观点的研究取向,不仅考虑了雪莱提出的整体 性反应和Holmes等人提出的压力源指标,同时兼含提出的个人认知评价系统。到 目前为止,多数学者都在此观点下进行着有关压力的各种实验研究。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压力的完整定义应为:由已知或预知的事件引起, 可能对个体造成身心上的不适应,从而使机体处于高度激起的状态。上述定义包 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压力事件(压力源),个体对压力事件的认知、评估,由压 力事件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压力源,即作用于人身上的压力,它首先 应是中性的,并不会引起个体的压力反应,只有当个体对此进行认知评估并内化 后,才能使事件变成压力。

(二)教师职业压力研究概述 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来源于对工作压力的研究。

卡普兰和康伯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的特征有关,工作压力是由工作环 境对个人造成威胁的任何特性引起,包括过分的工作要求或不充分供应。弗农依 指出工作压力是个人的能力及其可运用的资源,在环境需求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 现象。毕尔和纽斗在综合文献之后,指出工作压力是指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和工作 者发生交互作用,因而改变工作者的身心状态以致失去正常功能。古柏和马勒荷 认为工作压力是表示环境对个人的直接影响,与个人对压力源反应的现象。考恩, 沃尔夫和魁姆等人研究发现,占全国样本三分之一的被试曾有过与工作相关的心 理压力。但总归起来,他们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包含两大方面,压力情境和压力 反应”[5]。

1、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研究 首先对教师职业压力进行研究的是英国学者荷礼柯夫和苏利夫,他们 调查了英国综合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发现综合中学教师感受“很大”职业压力的 比率,在1/5至1/3之间。美国教育学会于1967年对公立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78%的教师有“些许”或“相当”多程度的压力。“费斯勒和托米在对教师的研究中,发 现有16%的教师处于高压之下,76%的教师处于中、低压之下。”[6]来自澳大利 亚和新西兰的研究也同样证实教师工作是一种高压力的职业。我国台湾地区在对 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表明,台北市中学教师有相当大的职业压力。我国杭州市教 育研究所和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最近分别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进行调 查,也得出同样的结果,中小教师职业压力大,有近四分之三以上的教师表示“当 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7][8]。尽管目前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仍是少 数,但这足以说明现代社会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

2、教师职业压力因素研究 综合文献,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压力因素的研究上面, 多侧重于压力源的研究,对压力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压力源主要是可能是由于生理的、社会的、或是心理的,包括期望和 理想从而引发压力反应的事件或条件。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学生行为、学校 管理、教师工作量、教师的角色冲突、同事关系等方面。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压 力源的研究侧重于学校内部的压力事件上,如荷礼柯夫和苏利夫认为教师职业压 力有四个因素,即学生的不良行为,工作条件差,时间紧张和学校风气不正;
克 拉克经过因素分析编制教师职业压力因素问卷,得出教师职业压力的五个因素是 专业的缺乏,校长和教师间专业的关系,同事关系,班级教学和常规指导,工作 任务繁重;
西克恩和柯夫编制教学事件压力量表,将教师职业压力归结为暴力和 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死,专业的工作要求和教学的功能四个方面;
荷若克则认 为教师职业压力包括四个因素:个人的安全感,学校管理的紧张,专业的功能和 教学的功能;
伯格,1990)提出教师职业紧张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学生、工作负荷 和时间、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学校文化特质。另外对教师的相关研究也涉及到 一些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零星内容,如“教师工资的下降”,“师生比和教师工作 时间的增加”,“教师培训的相对减少”,“学生的攻击行为和教师健康”以及“社会 影响”等。[9] 我国台湾地区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和国外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造 成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专业发展,工作负荷,角色 因素,教学要求和学生行为等方面。

大陆地区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很少, 直接进行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则更少,多数间接地概述了事实上的教师职业压力,如教师的职业倦怠(冉祥华,1995),教师的苦恼与需要(贺斌,1985),教师 角色危机(曹军红,2001),教师心理健康等。而且综合看来,大多侧重于定性 的研究,定量研究很少。如陈云英等人(1993)通过译着发现教师压力的五种因 素:任务不明确、互相冲突,任务负担过重,组织的相互影响,对大众承担的责 任,缺乏参与机会;
姚爱萍(1998)从理论上分析造成教师精神压力的四种因素:
社会对教师的过高要求,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偏见和贬抑,教师的自我发展标准过 高,紧张的教学工作过程;
刘启珍(1998)也通过例证分析得出教师心理压力的 因素包括多重角色,社会对教师的过高要求,教师强烈的成就动机与动机受阻 等;
赵淑君(2001)认为教师不良心理产生的根源是教师工作特点带来的压力, 教师角色本身带来的压力,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此外还有社会生活压力,个人 抱负与现实反差带来的刺激等;
王秀丽(2001)分析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有 四个因素:学生行为,工作负荷与时间压力,工作中的竞争,劳动价值与劳动报 酬相背离;
另外教师感受最大的压力是考试压力(冯伯麟,1996);
陈永明(1999) 指出造成教师社会压力的六方面原因。

辽宁师大硕士研究生马超首先对我国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进行直接研 究,他通过因素分析得出我国教师心理压力的五个因素,即工作负荷,学生不良 行为,职业认同,时间和资源匮乏以及教师评估,形成24个题目,并对辽宁沈阳 市五个城区的341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教师心理压 力常模,但他对不同个人背景(如性别、年龄、教授科目等)在压力因素上的差 异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综合以上的观点,教师职业压力应该涵盖多方面因素,是多因素的矛 盾统一体,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种多元性表现在教师压力来源的多元性,包括 环境的,心理的,社会的,教师自身的,行政组织的,家庭的,人际关系的,教 学和学生行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