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庭碳排放论文|碳排放交易论文

城市家庭碳排放论文

城市家庭碳排放论文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IPCC明确指出近百 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 引发的温室效应造成的。长期以来,碳排放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商业部门、 交通部门等,这种“部门”的碳排放研究忽视了个人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也 忽视了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生产活动终端需求的家庭的生活消费。目前, 从研究成果来看,家庭的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如比娜(Bina)等运用CLA 模型对美国居民消费行为和环境影响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超过80%的 能源使用和CO2排放是由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满足其需求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根据 社会学基本理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居民消费多以家庭消费方式展开。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997年家庭消费行为占全美能源消耗的28%,其二氧化碳排 放量占全美排放量的41%;王彦等研究中国家庭碳排放,结果表明,家庭消费引起 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由1995的19%上升到2004年的30%。由此可见, 家庭碳排放对全社会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部门”碳排放研究不能 解释家庭活动的碳排放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也无法解释同一个城市或社区家庭 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数、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等)差异而产生的碳排放的差异。因 此,基于家庭消费视角的碳排放研究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家庭基本特征和家庭能源消费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国外学者帕乔里(Pachauri) 借助家庭微观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是家庭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
杰克逊(Jackson)的研究表明,家庭规模、住房面积、成员结构、消费水平等家庭 特征是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弗林格尔(Vringer)等发现,户主年龄在40- 50岁的高收入群体,其家庭能源消耗最大。杨选梅等以南京为例认为常住人口、 交通出行、住宅面积是影响家庭碳排放的显著因子。杨瑞华等对全国不同地域9 个城市的家庭碳排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城市家庭碳排放特点和不同地域城市 碳排放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碳排放量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和家 庭常住人口数呈正相关,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家庭的碳排放量高于内陆城市和经济 欠发达城市。威尔森(Wilson)等研究了家庭成员的环境认知、能源消费行为对家 庭碳排放的影响。二是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阿尔蒙德(Almond)等研究发现,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由于需要家庭集中供暖,其碳排放量特别 高。卡恩(Kahn)通过使用1993年美国居住能源消费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居住郊区 化对能源消费的显著影响以及其环境后果。黄茹等通过广州市3个不同区位类型 社区家庭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市区社区家庭碳排 放量居中,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张馨等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 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碳排放 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碳排放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碳排放有所 下降。三是从时间序列分析家庭规模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蒋耒文等认为,相 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消费的主要单位,在人口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家庭规 模变化导致的家庭户总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碳排放产生明显的影响。陈佳瑛等就中 国1978-2007年家庭模式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家庭规 模与总户数对于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力,家庭户单位体现出对人均单位未能包括 的家庭消费行为模式的包容,因而可能成为更合适的居民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的 分析单位。王钦池认为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应该 存在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家庭规模,称之为最优家庭规模。当家庭规模大于 或者小于最优规模时,都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总体说 来,家庭碳排放的研究视角从开始较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家庭微观层面。

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居民 生活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能耗消费量将不断增长,导致城市家庭能耗碳 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对某一区域或省域的家庭碳排放特点 及变化特征做详细调查研究,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区域的家庭特征、低碳消费 行为分别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社区及微观家庭 成员的减排政策。本文将以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 份江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性, 并分别对调查城市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成员低碳消费行为与家庭碳排放的相关 性作回归分析,最后得出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城市家 庭碳排放调查”研究小组对江苏省城市家庭活动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按照江苏南 北区域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等特点选取了苏南的南京市、苏中的南通市以及苏北的 连云港市,由于三个城市2012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与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最接近,且南京市是江苏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南通市是苏中地区 三个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连云港市2012年人均GDP排在江苏13个地级市的倒数 第二位,因此,选取这三个城市体现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典型代表性, 可以代表不同区域的城市家庭碳排放基本情况。研究在每个城市选择三个社区 (市区社区),为了使数据收集更具广泛性和灵活性,并且提高问卷收集速度,在 每个社区选择150户家庭采用入户随机发放和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要 求每个家庭18周岁以上成员填写调查问卷。研究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 卷1288份,问卷有效率为95.4%。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家庭基本特征、家庭低 碳消费行为和家庭碳排放结构。家庭基本特征包括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消费特 征(居住面积)、出行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家庭收入)五个方面,其中人口 统计特征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包 括家庭成员的每周购物频率、在外就餐频率、垃圾分类情况、空调温度调控、自 备购物袋以及“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六项内容。家庭碳排放结构包括家庭能耗(家 庭用电、水、天然气或罐装液化气)、交通出行(飞机、火车(动车)、长途汽车、 地铁、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家庭生活垃圾三个方面。

2.研究方法 比娜等提出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onsumerLifestyleApproach,CLA), 该方法是从家庭外部环境、个人决策因素、家庭基本特征、消费者行为以及消费 行为产生的后果五个方面研究家庭碳排放。该模型首先被用于美国家庭碳排放研 究中,随后该模型被众多学者引用。此模型中消费者是指为满足其生活需要购买 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的实体;生活方式影响并决定了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

该模型的目的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以便制定出更好的公共政策。由于各 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交织,并且其中一些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 了解“消费者”变得很复杂。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绘制了基于 家庭消费行为特征的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技术路线图。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一是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月碳排放量为565.73kg,人均 年碳排放量为1893.64kg。从家庭碳排放结构特征来看,家庭耗能、交通出行、 生活垃圾之比约为3∶1∶1,其中家庭用电碳排放占家庭能耗碳排放的2/3,家用 汽车碳排放已经成为家庭交通出行最主要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二是从三个调查城 市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来看,位于苏南地区的南京市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其次是 苏中地区的南通市,最小的是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市。南京城市家庭交通出行碳排放最高,其出行方式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南通城市家庭交通出行方式以私家车和 公交车为主,连云港则以公交车为主。南京城市用电碳排放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城 市,对于“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来说,夏季空调用电无疑是增加家庭碳排放总量 的主要因素。三个城市在家庭天然气或罐装液化气碳排放、生活垃圾碳排放方面 差异不大。三是从家庭低碳消费行为上看,三个调查城市的居民家庭在购物时自 备购物袋的不足20%,对垃圾分类处理的不到25%,有半数以上的家庭仍会选择 “一次性”用品,夏季空调温度都设定在26度以下,这些表明城市居民对低碳生活 的认知不足,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低碳行为之中。四是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家 庭碳排放影响因子中,家庭基本特征中的家庭住宅面积、家庭收入、家庭规模以 及出行交通工具,家庭消费行为中的家庭每月购入衣服件数、每周购物频率、每 周在外就餐频率以及夏季空调温度调控对家庭碳排放有重要影响。家庭成员文化 程度、性别、年龄与家庭碳排放无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民众, 即使有低碳环保意识,但由于这部分群体往往收入较高,家庭消费水平高,导致 家庭之外的社会碳排放较多。本文为制定区域减排政策提供了基于城市微观家庭 活动数据的经验实证,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庭的人口集聚 效应、消费升级效应、城市空间扩张效应对城市环境以及CO2排放的影响具有很 强的政策含义和借鉴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对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的节能技术创新;除了宣传教育外,政府科学的 公共政策如完善的水电气定价体系对居民的能源消费行为和习惯具有良好的导 向作用;许多城市以汽车业作为主导产业,完善的城市交通规划政策和管理规范 对私家车出行具有明显的鼓励作用,而许多城市对非机动车设施的忽视导致自行 车出行率的下降,值得引起重视。政府应大力扶持电动汽车和公共汽车企业,通 过价格优惠鼓励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引导合适的私家车保有量和出行率。

作者:杜运伟 黄涛珍 康国定 单位:河海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