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心理_青光眼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罗 琼

宣汉人民医院,达州宣汉636150

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6例青光眼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都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观察组患者的眼痛、眼肿、充血与视物模糊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减轻了患者出现的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加快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青光眼;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37(2015)25-0046-01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出现持续或者间断升高的现象,持续的高眼压会使眼球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受到损害,如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将会造成视野缺损甚至全部丧失导致失明[1]。由于青光眼致使患者的眼部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较大的损害,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2]。本文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43例青光眼患者,对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6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青光眼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眼部疾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在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58.36±9.13)岁;观察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在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8.41±9.3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及时的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正确的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及锻炼,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健康教育和疾病基础知识教育,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主要方法为:(1)患者经确诊入院后,及时的向患者讲解青光眼的基础知识,使患者了解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流程,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表现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及时的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消除患者因眼部受到影响而出现的焦虑、恐惧、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2)在治疗的过程中及时的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由于该病的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常会感到孤独,加之该病治疗的时间长,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变得孤僻不愿与人沟通,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为患者送去关怀,建设和谐的护患关系;(3)在术后康复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向患者介绍病情和手术结果,消除患者的担忧;嘱咐患者出院后日常护理的方法,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并定期的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采用SAS和SDS系统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定,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眼胀、眼痛、充血及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症状完全消失为0分,症状减轻为轻度为1分,症状转变为中度为2分,症状转变为重度为3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都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积分情况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眼痛、眼肿、充血与视物模糊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致盲率高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眼部疾病[3]。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的接受治疗将会导致患者视野丧失影响患者视觉功能,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压力增大,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效果。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因此,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郗淑红,韩淑荣,马志芳. 急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心理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03:75-77.

[2]刁丽娥,叶清建,吴红梅.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213-215.

[3]王凤云,陈冰红. 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J]. 吉林医学,2015,13:2939-2940.

[4]曾令霞.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3,1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