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老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高校录取的必要性

论高校老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论高校老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摘要分析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性及所具有的功能,提出了搞好高校教 师岗前培训的几点建议BR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必要性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 使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 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抓起、从新教师抓 起,因此,岗前培训制度顺应而生。1997年,原国家教委为确保新补充到高等学 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 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 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使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走向了法制化、 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作为新教师走上岗位的前期培训和青年教师整个职业培训 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能否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前提和基 础,对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了解高等教育原理,熟悉高等教育教学 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1.1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特点的需要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高校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 知识和才能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言谈举止对学生 施加教育和影响。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家。

新教师作为高教战线的新鲜血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受过良好的政治思想教 育和专业素质训练,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科研创新能力强,但却普遍缺乏 学与教的理论、技能和技巧,无疑会降低教育的效能。岗前培训能帮助青年教师 掌握有效的学与教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加深对党和国 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和技巧,通过认 真系统地学习与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 为既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学者,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里手。

1.2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竞争并存的世纪,社会乃至综合国 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占据了优势,谁就居于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生力军的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这 一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 和教育素质,前两种素质大部分新教师都已基本具备,后两种素质由于缺乏系统、 科学的学习训练,水平较低,要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 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新教师掌握了学与教的规律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调控教育 过程,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年教师的 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1.3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首先应当是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

随着学科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来 支撑;
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切要求 高校教师的素质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若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 需要,其影响远比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大得多而且深远得多。教育的 周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观念、教育意识的超前性,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 树人”,要避免危机产生,关键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 切入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岗前培训是捷径。

1.4新教师从“理工科”变为“师范类”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批理工科、非师 范类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任教,而这些人在进高校任教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 师范类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缺乏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而只有进行岗 前培训才能使这些新教师从“理工科”转化为“师范类”,才能促进大学生从“学会” 到“会学”的转变,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才能使自己尽快做到“会教”,进而 实现从“生手”到“新秀”再到“专家”教师的转变。

2岗前培训的功能 2.1把关功能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前所接受的专门针对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问题的教育,20天左右的培训过程,也可以把它作为是对新教师的考察、了解、认 识的过程。因为在引进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只是通过查阅档案、短暂的交谈、试 讲才决定是否录用的,存在对录用对象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等弊端,如果能充分 发挥岗前培训的功能,在录用教师时只是签订意向性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必 须通过岗前培训且合格后才能签订正式协议,否则解除意向合同,那么就有可能 弥补上述进人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成功率。岗前培训须由人事 师资部门的同志担任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来深入了解、认识新教 师,并通过培训考试、教学实践来淘汰某些不合格的教师,为师资队伍把好入口 关。

2.2熏陶功能 即通过带新教师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请校领导介绍学校历史沿 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奋斗历史和教学业绩及办学特点和 学科优势,知晓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办学理念,知校爱校。通过请德高望众、 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老教授讲自己的成长历程,让新教师感悟老一代的治学风 范和为人师表的艰辛与伟大,从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伟业。

2.3培训功能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及高等学校教师职 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的培训,使新教师懂得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了解其权 利、义务和行为准则,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 思想,熟悉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提供必备的基本知识。

2.4交流功能 新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彼此互不相知,他们带有各自学校的文化精神、 学术风格和各自的价值观念,利用岗前培训机会相互接触、彼此交换,各种观点、 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往往能产生交流融合之功效,既有利于日后的合作,又可能 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3搞好岗前培训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功能,岗位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以下 几点。3.1淡化岗前培训的高度计划性,增强指导性 岗前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素质的必备环节,要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 标,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强求 统一。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带有指导性质的教 学计划,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可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及新教师的状况,调整教 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3.2修订岗前培训教学计划,增强针对性 教师岗前培训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师资培训制度,其培训内容必须随着时代 的发展,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现有的岗前培训内容是 1997年确定的,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岗前培训内容除了高等 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4门课程外,还应 增加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知识讲座,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 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3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实效性 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 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因此,教学实践能力 的培养应该是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使新教师在岗前培训中亲身体会教学各 环节。应针对新教师的实际状况,根据各能力要素的要求,既聘请校内优秀教师 对新教师进行授课、观摩和训练,又让新教师走上讲台,身体力行,还要让新教 师参观实验基地、工厂和优秀企业或公司,以提高他们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的认 识,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

3.4改变培训效果检验方式,增强科学性 现在检验岗前培训效果的唯一手段是闭卷考试,但由于岗前培训内容实践 性强,几张试卷难以检验出培训的效果,也不利于新教师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 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应试教育的检验方式,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验方式, 将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谈心得体会及教学实践等几种方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方位检验新教师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