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1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1.1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进一步了解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本研究将济宁医学院作为调查对 象,随机选取管理人员6名(校长及院系主任),教师7名(教授2人、副教授 2人、讲师3人)、本科医学生7名(临床5人、检验1人、预防1人),共计 20人作为访谈对象。

1.2调查方法及设计 采用访谈的方式对济宁医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教育管 理者、教育实施者和医学生三种角度,直观了解济宁医学院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的内容、方法和实施途径,以便调查研究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完善医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访谈内容设计具体内容如下:管理员访谈:你认为医学生传 统文化教育是什么?你认为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 化教育实施途径具有哪些?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支怎样的教师队 伍?教师访谈: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应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医 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应开始哪些课程?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医学生传统文 化教育?你认为医学生要怎样学习才能更好地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医学生访 谈: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才能有 助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或学习环境才能有助 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应设置哪些课程才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传 统文化素质? 1.3调查结果 采用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首先选取访谈回答中的典型 语句,然后从典型语句中提炼关键词;
然后归类统计不同关键词出现的频次。

1.4结果分析 根据访谈结果可知,从教育体系构成来看,济宁医学院教育管理者、教育 实施者和医学生均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理念;
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规范的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从关键词出现频次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方式15次、课程设置12次、教育目标7次、教育理念4次、教师队 伍2次。出现频次越高表明这方面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目标理念定位不明确,导致教学开展度不够。现阶段 大多数医学院校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重专业教育,轻传统文 化教育的教育观。在这种教育观下导致大多数医学院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 标理念不明确,只是将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将优秀传统文化课只当作通识课程来开。未能如实体现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目标、理念及意义,而教育开展也仅限于表面,未深入到学生内心,无法实现传 统文化对医学生的影响,更谈不上培养及提升医学生素质和能力。课程内容设置 不合理,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如此长的文明史积累下 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如果医学院将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课程简单地设置成选修课或通识课,将课堂教学内容简单地理解为四书 五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面对医学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特殊性,面对浩如烟 海、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面对各专业学科医学生不同文化需求,这种 不合理的、针对性不强的课程内容设置,会导致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性 不强。教学方法落实不到位,导致课堂效果难提升。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不断变 革之中,处于这种变革下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应随着时代变革不断创新 教育的方式方法。医学学术教学可以运用灌输式等方法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 方法的选择上也有多个方面,但由于医学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起步较晚,仍 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致使教学方式方法还相对比较单一,落实到位还有 待提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落实不到位,必然会导 致课堂吸引力不够,课堂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对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结合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现状,下阶段教育工作沉重而又艰巨, 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2.1更新教育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教育的目标并非引导学生“学会做事”,还应“学会做人”,因此我们将教育 分为学科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只有坚持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才能使学科教育与 文化教育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研究指出: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仅有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够的,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需得 到社会、学校等各环节的支持,社会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作为办学思想,方可扎实推进,收到教育效果。在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一定要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更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开创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引导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 让医学生全面学习律己修身、勤俭廉正、自强不息、尊道贵德、诚信好礼、以义 制利、务实宽厚等传统美德的内涵,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2.2渗透教学内容、融入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各环节,一定要引 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培养传统文化思维。孙丽霞等人认为:针对目前医学院校 课程设置严重西化现象,医学院校应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重视中医 学的人文属性,重视中医学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中医学教育的根,只有大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创 造性地渗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块,如语言文学、社会学、 人类学、哲学等基础传统社会学科课程,同时也应设置医学哲学、辩证法、社会 学与医学学术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还应开设一些经典民歌、民乐、戏剧以 及国画、书法等内容的选修课。体育课可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另外,各学 科还应结合学科特点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在学习中医四大经时,可以 开设四书、周易、唐诗、宋词、汉赋、楚辞、元曲等选修课,在培养学生中医思 维的同时,让学生感悟经典。

2.3整合信息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应兼具“医术”与“医德”。完善传统文化教育 体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改进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方法是可行的途径。医 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式应向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整体文化思维 转变,教学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构 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医学学科知识、 临床实践问题融通衔接,将学生置于问题讨论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自主学习, 既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教材不应成为优秀传 统文化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中除了要充分运用教材外,还应依托参考书刊、 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信息资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学习兴趣小组、团队相互交流合作等方式,达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效 果,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模式中解脱,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意识,提 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整体文化思维。总 之,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需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等 各方面加以重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品格,以期达到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仁医”目的。

作者:吕庆建 毕于建 单位: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