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罪责透析
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罪责透析 摘要:针对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罪责评价问题,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均存在较 大争议。鉴于目前的三种主流观点都不能从理论上周延地对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 罪责进行评价,笔者遂运用以醉酒犯罪为蓝本构建起来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试 图为这个问题谋求一条妥善的解决之道。笔者提出对于醉驾者主观罪过的判断, 应当区分自陷于无责任能力和限制责任能力两种情况;同时,辅以对司法解释的修 改以达到对醉驾肇事行为的合理量刑. 关键词:醉驾肇事 原因自由行为 主观罪过 合理量刑 一、引言 近两年内,恶性醉酒驾驶肇事案件的接连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地司法实践在定罪和量刑上作法不一、差距悬殊。强烈的社会反响以及实务操 作中的不统一引发了学术界对于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罪责评价问题的广泛讨论。
最高人民法院在孙伟铭案宣判之后于2009年9月11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然而各种理论争议、 意见分歧并未消饵。对于争议焦点―刑法应当如何评价醉酒驾驶发生事故后再次 撞人行为,有的学者支持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的做法:有的 学者认为此类案件实质上仍是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酒后驾车,以致发生 交通事故,因此应当只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仿效日本的做法,在 我国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罪。在这三种主流的声音之外,有一种比较微 弱的呼声在主张应以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辨析醉酒肇事的行为性质。
笔者认为三种主流的观点都不能从理论上周延地解决醉酒驾驶肇事行为 的罪责评价问题,且对于我国刑法体系的完善也未有裨益。而运用以醉酒犯罪为 蓝本构建起来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则可能为这个问题谋求一条妥善的解决之道。
二、以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为视角评价醉酒驾驶肇事行为之罪国责 在我国醉驾肇事行为的罪责评价问题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争议,其原因 主要在于法院在评价此行为时忽略了行为人醉酒后辨认和控制能力均发生障碍 的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故意和过失的简单判断本身就是不科学的。现代 医学表明,轻度醉酒的人控制能力有所减弱,中度醉酒的人辨认和控制能力均有 所减弱,高度醉酒的人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卫也就是说,醉驾者在醉驾肇事时,并不具有完全的责任能力。根据现代刑法“责任与行为同在”的精神,我国目 前对于醉酒驾驶肇事的罪责评价存在着严重的体系化问题。美国法学家胡萨克的 一段描述与我国的刑事立法、司法现状十分契合,“一个犯罪时处于醉酒状态的 被告以其行为缺乏一般犯意为由进行辩护。他胆怯地声称其判断力受到了损害, 他的控制力被降低,如果他更清醒,就不会实施这一犯罪行为。假如这些声明是 真实的,那么被告是否具有了一个有效的辩护,或者其行为是否含有犯意法院几 乎是一致地认为被告的辩护是无效的。然而,他们是如何〔或者是否)使这一结 果与正统刑法理论中的犯意要求保持一致的,却不清楚。”胡萨克教授指出这个 问题并非是否定此类案件的可罚性,事实上,鉴于此类醉酒驾驶肇事案件反映出 的强烈反社会性格,为了保护公共安全,“若法律以其自陷于心神丧失或精神耗 弱情形,任其主张不罚或减轻,将无以维持社会秩序,在刑事政策上自非所宜。” 他在这里所要提示的信息是―理论上的空白或者说缺乏理论指导的刑事司法是 危机四伏的。追究造成我国醉酒肇事罪责评价之困境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正是我 国刑法关于原因自由行为规定的不完善。
所谓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而使自己陷入意识不清或行 为失控的状态,然后在此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了侵害刑法所保 护的法益的行为。其中,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的行为称为“原 因行为”;在此状态下实施的侵害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行为称为“结果行为”。那么, 为何要求在实施危害行为时不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行为人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原因自由行为的责任基础试图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一)原因自由行为的责任基础 对于原因自由行为的责任基础,各国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笔者以对责任 主义原则的坚持程度将各国学者的立场划分为三种:1)坚持责任主义原则。利用原 因前置说、统一行为说、间接正犯说等理论,调和原因自由行为与责任主义的冲 突。(2)弱化责任主义原则。用严格责任来解决原因自由行为的责任基础问题。(3) 主张责任主义原则的例外。将原因自由行为作为“责任与行为同在”原则的一种例 外。限于篇幅和考虑到国内外学者对于此问题的探讨已经较为深入,笔者在此不 赘述每种学说的具体内容,仅阐明本人所持观点。
笔者支持例外说的观点。该说认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属于“责任一行 为时一合致一原则”的一项例外。原因自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并非对责任主义 的否定,而是责任主义存在着行为与责任暂时性分离。具体而言,对于原因自由 行为,并不要求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具有责任能力,只要是行为人由于自身罪过自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中,而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 并且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避免时具有期待可能性的,则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完全 刑事责任。笔者之所以认同例外说的观点,具体理由如下: 其一,从责任的核心内涵分析,责任能力未必以与结果行为同时存在为必 要。责任是指行为的非难可能性,责任能力、罪过,只不过是行为是否具有非难 可能性的推断依据,并非责任本身。因此,即便原因自由行为中的结果行为是在 不完全的责任能力时所为,但是基于此结果行为取决于行为人在有责任能力时的 意思态度,而刑法谴责行为人的主观根据,正是行为人对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 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故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具有非难可能性的,因此当行为的其 它方面同时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时,追究行为人的完全刑事责任是有理论根据的。
其二,从责任主义原则的刑法价值选择分析,责任能力亦未必以与结果行 为同时存在为必要。“责任主义存在着一个从古典责任主义到现代责任主义的转 变。古典责任主义是一种与报应观念相联系的责任主义,而现代责任主义是一种 与预防观念相联系的责任主义。“有效的预防应建立在造成危害结果背后的原因 的基础上。为了科处刑罚,除了责任之外还要考虑政策性要素,作为政策性要素, 要重视一般预防,也要对特别预防加以注意。因此当行为的其它方面同时符合犯 罪构成要件时,追究行为人的完全刑事责任是有现实价值的。//www.gwyOO.com (二)运用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分析醉驾肇事行为的主观罪过 故意与过失的区分,关键在于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落实到原 因自由行为,则应当结合行为 人在原因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和在结果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主 观心态具体分析。然而与单一行为类型不同,自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原因自由 行为和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原因自由行为,基于前文笔者对于原因自由行 为责任基础的分析,其在主观心态方面考察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故意或过失 应以原因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来确定,而后者则主要是以结果行为时行 为人对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来确定。
将这种理论具体到醉驾肇事行为,即对醉驾者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判断,应 当区分两种情况:(1)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自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然后醉驾肇事。
此时,故意或过失应以行为人醉酒行为时对最终危害公共安全的危害结果的主观 心态确定。(2)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然后醉驾肇事。此时,故意或过失应以行为人醉酒驾驶以及其后续行为时对最终危害公共安全的 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确定。
1.自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时醉驾肇事行为的罪责 既然此情况下的故意或过失,应以行为人在醉酒行为时对危害公共安全的 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确定,那么,除极少数行为人出于报复社会、泄愤等目的, 故意用醉酒驾驶的方式危害社会的情形,绝大多数行为人在醉酒行为时,只会认 识到其随后的醉酒驾车行为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但对于最终危害公共安 全的结果在主观上显然是持否定态度的。从而,可以认为把无认识意志能力的醉 驾肇事者视为主观上的过失,而依交通肇事罪处罚,是合乎法理的,可以避免出 现体系上的混论。
然而,尽管这种过失的认定合乎法理,但是如果其醉驾肇事行为的确造成 了很严重的危害结果,而依我国交通肇事罪则量刑过轻,对于犯罪人来说起不到 特别预防目的,对于社会民众而言,不能满足其正义感情和报应的基本要求。为 了解决这个现实的问题,于志刚教授提出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第四条,在特别 恶劣情形中加入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情形,以此来实现对醉酒驾驶的严厉处罚。
笔者比较赞成这个解决方案,将醉酒驾驶作为量刑情节处理,既可以不用打破我 国二元化的体制将其作为一个新罪名予以处罚,又可以将其纳入刑法评价的体系, 满足刑事政策的要求。
借鉴上述思路,针对醉酒肇事后的二次碰撞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修改《解 释》第五条中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限制性解释,将”在逃跑过程中过失致他 人死亡”纳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中。
2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时醉驾肇事行为的罪责 此情况下,故意或过失应以行为人醉酒驾驶以及其后续行为时对最终危害 公共安全的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确定,那么问题的讨论则回归到刑法中判定行为 人主观罪过的一般方法,即根据“主观支配客观,客观反映主观”的基本原理,结 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认定。就醉酒驾车犯罪而言,应结合行为人是否具有驾驶能力、 是否正常行驶、行驶速度快慢、所驾车辆车况如何、路况和能见度如何、案发地 点车辆及行人多少、肇事后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认定。如果判定属于间 接故意,则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为过失,则考虑如何在交通肇事罪项下进行合理的量刑。根据笔者在上文中提出的对《解释》的修改,在此情形 下对醉驾肇事行为科以恰当的刑罚,基本上是可以完成的。
(三)关于华总则中以原因自由行为的规定取代《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的 规刃的探讨 在探讨醉驾肇事的罪责评价问题时,运用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分析的学者大 都提出,应当在我国刑法总则中规定“行为人因饮酒、服用麻醉剂、兴奋剂等, 故意或过失地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引起危害社会 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得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取代现行《刑法》 第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
从应然层面来讲,从完善刑事立法体系的考虑出发,在总则中对原因自由 行为作出原则性规定是必要的。原因有二:其一,通过总则条款的规定,明确了 处罚对象是原因自由行为,从而根据原因自由行为的一贯性、关联性,那么笔者 在前文中提出的原因自由行为主观罪过的判断标准则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尽管 我国刑法界的主流观点都是认可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但是毕竟它仅仅是一种理 论学说,并未上升到立法高度,于争议发生时援引之,总觉根基不深,底气不足。
其二,《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仅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事 实上,它是将非由于行为人主观故意或过失而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 态的情形也包含在应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之中了,这显然实质性地违背了责任主义 的要求。因此,在总则中以原因自由行为的规定取代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从理 论上说是应该的。
但是,从实然层面上看,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其一,目前是否己到了修 改刑法总则的最佳时机其二,在总则中对原因自由行为作出原则性规定的必要性 是否十分迫切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国首部《刑法》于1979年制定,其后经过了1997 年的全面修订,而97《刑法》也经过了多次修正,其修正的主要方式是修正案, 迄今共通过了七个修正案,可以注意到七个刑法修正案中均为涉及对总则规定的 修改。事实上,之所以采用刑法修正案的方式对《刑法》进行修改和完善,主要 就是考虑到此方式能够较好地保持刑法典基本原则和主体结构、内容的稳定性。
1997年的修订距今不到十三年,从刑法稳定性及立法成本的角度考虑,目前绝非 修订刑法总则的最佳时机。下面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尽管在应然层面上笔者论证 了修改的必要性,但同时笔者认为这种必要性并不十分迫切。诚然,“醉酒的人 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将非由于行为人主观故意或过失而陷于无责任 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情形也包含在应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之中,但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是极少数,司法实务中大量面对的都是由于自身罪过限于不完全责 任能力状态的情况。对于这种绝大多数的情况,第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在法理上 是基本周延的。而且,正如笔者上文所说,我国刑法界的主流观点都是认可原因 自由行为理论的,那么即使对于那种极少数情况,也可以通过责任主义原则的运 用予以弥补。
因此,考虑目前并非进行刑法总则修订的最佳时机,同时,《刑法》第十 八条第四款的规定是基本能正当地解决实践中的绝大多数案件,笔者并不主张于 近一阶段,在总则中以原因自由行为的规定取代《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
三、结语 针对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罪责评价问题,笔者运用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进行 分析,提出对于醉驾者主观罪过的判断,应当区分两种情况:(1)行为人故意或过 失地自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然后醉驾肇事。此时,故意或过失应以行为人醉酒 行为时对最终危害公共安全的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确定。(2)行为人故意或过失 地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然后醉驾肇事。此时,故意或过失应以行为人醉酒 驾驶以及其后续行为时对最终危害公共安全的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确定。同时, 辅以对《解释》的修改以达到对醉驾肇事行为的合理量刑。
日本刑法学者大嫁仁教授曾说过:“在解决刑法上的问题时,要仔细观察社 会的实际,提出符合社会实际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刑法理论必须是能够给社 会带来妥当结果的现实的刑法理论。’吻究竟采取何种立场能够在维持我国刑法 体系稳定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比较恰当地对醉驾肇事的罪责予以评价,正是本 文试图探讨的。笔者由于能力有限,一些观点难免欠妥,不过本人相信,将醉驾 肇事的罪责评价作为研究一般的危险驾驶行为的切入点,是具有代表意义和实践 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