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创新研究】 省属高校

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创新研究

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创新研究 [摘要]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旨在以青年典型引领与影响青年。各高校在突 出青年典型的树立时不应忽略青年教师典型的加入,强调典型确立过程不仅要注 重从选拔到表彰,更应当回归到宣传、巩固、强化典型示范引导中,最终形成体 系化的影响合力。青年典型示范引导研究不仅要找出实现路径时的关键症结所在, 更需创新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思路,提出“三重三忌”原则,以此来推动高 校青年思想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青年思想工作;
典型;
示范引导;
影响合力;
评价机制 时代是思想之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关注青少年 和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了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总 书记的青年工作思想。这不仅将党的青年工作理论推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也为当 代青年成长发展提供指路明灯,更为新时期青年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和科学行动指南[1]。新时期,各级党、团组织不仅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青 年工作思想的学习,更需结合高校青年思想发展的规律,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 想引航教育,尤其是要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时,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通过实践反哺思想引领教育,进而达到知行合一之境界。典型示范的引导教育一 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发力点。新时期,面对国情、世情、党情之变化, 青年大学生如何更好更理性地面对和处理?高校在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更 好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阳光地成长?虽各高校也非常注重青年典型 的树立,但典型的作用日渐呈现出弱化、虚化的趋势,这也是思想教育工作者一 直以来在树立典型并发挥典型影响方面急需攻克的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青年典 型示范引导现状分析切入,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实践路 径和创新工作思路两方面入手,探寻一条适应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的具体 实现路径,并提出在这项工作中应坚持的“三重三忌”原则,以此来促进高校青年 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的最大最优化发挥,进而推动高校青年思想工作的开展,在不 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量的同时,紧紧抓牢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主动权 和主导权。

一、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现状分析 高校青年狭义上是指高校的在读大学生,广义上包含高校青年师生,即青 年教师与青年大学生。高校青年典型的树立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从事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示范引导工作更是贯穿主题思想教育工作始终的有力抓手。各高校举办的年度“校园先锋”评选、“情暖校园”表彰等类似活动,将 校园里涌现出来的身边人、身边事借以树立典型,正是在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工作 中可以施展、运用并推广至更大范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有效途径。青年典 型的思想引导可从后续的一些“树立身边典型、传递身边正能量”的思想引领教育 活动着手,并将之有效运用到日常主题党团思想教育活动中,深化成为典型案例。

各高校虽已意识到并在日常的学生思想教育中开展相关活动,但仍存在活动的初 衷与活动的后期效果相距较远的现象,因而未能收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之教 育功效。思想的引导不是靠几次活动或几场讲座就能解决的,需与学生实际相结 合,在充分发挥现有的、贴近学生的、可资借鉴的成功范本的同时,各高校完全 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举办一些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创新创 业意识、围绕成功青年典型示范引导的系列活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更长效地 带动学生,让其积极主动融入其中,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探讨。

二、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问题解析 目前,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的对象均属于清一色的90后、00后,这一代 青年学生对于形势政治、思想教育、三观引导、主题教育等活动普遍表现出不关 心、不主动、不配合的冷漠姿态,其后果就是相关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虽然 各高校的青年典型等相关思想引领类活动的举办已被纳入日常事务性工作环节, 但其思想光芒恰巧被埋没在一阵典型会演之风中,导致典型树立之后后续的示范 引导作用反被大打折扣了。高校青年典型本应沿着基层团组织推荐―校或院选拔 ―回归学生群体强化这样的路径展开,而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环即回归学生群体、 巩固强化宣传未能很好地落地生根。事务性工作一告终,释放典型魅力的最重要 一环反被忽视了,这种活动止于表彰的现象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警惕和严防。

大学校园里开展的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强调丰富性和系统性,但日益呈现出娱乐化 的趋势,这也是当前共青团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去“四化”的新任务。高校青年典型 也不例外,目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表彰和文艺晚会相结合。一阵热闹之后缺乏长 效性和实效性兼具的系列活动进行典型宣传支撑,因而总体效果没有呈现出来。

此外,各高校自我的校园凝聚力和带动力很难在仅仅依靠校园典型的确立而得到 提升和加强。因此,在贴近学生心灵、用真人真事引导学生弘扬青春正能量方面 尚存可待挖掘的空间。校、院二级团委开展学生活动力求办出特色吸引广大学生 参与,现有的评价机制在确保活动丰富多彩的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流于拍 照片、发新闻、确保活动量的形式怪圈。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更是呈现出难以创新 姿态开展、难以触及学生心灵、学生活动始终在学生自有组织内部兜圈等问题。

学生工作必然是围绕学生开展、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最终为学生群体服务的工作。学生工作呼唤学生真诚的参与、沟通和引导,以青年典型来引领青年具有 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对于高校青年学生工作意义重大。

目前,整个社会先进典型作用的弱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高校青年典型示 范引导也被搁置在整个社会典型作用弱化的背景之下。关于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 导作用研究,武汉大学曾出过一份调查报告。调研结果主要侧重“三个注重”来解 决问题,至于如何探索在新一代大学生中间树立典型,典型选拔与传播如何适应 大学生认同的话语体系以及传播的方法、途径等具体问题却没有提及[2]。可 以说,目前在这一领域关于这一研究还是一大盲区,而且其研究大部分停留在高 校青年典型引导的重要性上,却鲜有人去关心如何树立典型,如何借助典型在更 大范围内对青年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解决问题的关键直指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 导的具体实现路径。

三、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实现路径 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实现路径可谓多种多样,重在打通具体实现路径环 节中可能出现的关键症结。各高校青年典型确立过程不仅要注重选拔、表彰,更 应该回归到宣传、巩固、强化的示范引导中去,从而形成体系化的影响合力。其 中各高校的青年典型示范引导最为关键,以此为切入点,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方 面的工作。(一)各高校树立青年学生典型的注意事项。这涉及各高校结合专业 特色选拔典型的方式方法,目前是以系、院、校三级层层筛选,跨系科时主要依 据相应条件或者影响范围大小而定,例如学习、创业、技能、团队等领域涌现出 来的先锋模范人物。此外,还有按照主题分类树立典型,比如“感人”的主题有“情 暖校园”颁奖典礼,“奋斗”的主题有“校园先锋”人物评选。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同 时,首先应力避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治化的做事风格。钦点式的选拔所导致的 典型宣传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最终必将无所作为。其次,应避免将典型形象 无限放大的倾向,强调典型的真实意义才能让广大学生真正信服。再次,高校青 年思想意识异常活跃、价值观日趋多元,对于典型的多样化需求日趋明显。因此 呼吁更多形式新颖、可操作性强的形式加入,比如可以建立“我为典型点个赞” 等微信平台。最后,高校青年典型要具有与时俱进性。(二)各高校青年教师典 型示范作用不可忽视。首先,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工作除了要重视发挥青年大学生 的典型示范作用,还应重视发挥青年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目前,各高校青年教 师典型所起的作用不大。青年教师除了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之外,专 业教师对此类工作的了解知之甚少,更提不上参与其中。青年专业教师刚刚走上 工作岗位,他们的年龄优势、专业气质、人生经验都对相关专业领域的青年大学 生有较强的示范引导作用,更易为青年大学生效仿学习,但这一点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校长久以来存在的学工领域与教学领域分而 治之的状况。(三)各高校青年典型的示范引导应该形成逐层推。进进、持续发 力的整体优势这不仅是指示范引导活动本身的逐步推进,也涵盖了青年内部逐层 深入的必要性。现今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评价机制量化带来的功利性弊端,使 得学生活动日益向目标化、量化、影响力看齐,踩点给分的工作思路是实际存在 的,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些“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了一种不痛不痒的存在。

这对各高校巩固强化典型的长久示范引导作用是极为不利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收 获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恰恰是需要经历历久弥新的示范引导教育过程才能 获得,因此不容忽视。

四、高校青年典型示范引导工作的创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就要求 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积极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地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青年 大学生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等优点需思想政治工作者进一步引导好,他们存在 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成为有思想、气质儒雅、健康、阳光之人。针对当前高校 青年典型作用弱化的现象,要结合实际创新实践路径,具体可归纳为“三重三忌” 原则。(一)重““思想”忌“施想”。随着高校对于学生思想引领工作重视程度日 益加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未来的研究趋势或者关注焦点主要是立足于学生工 作(尤其是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在整个社会实现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大背景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与树立青年典型相结合,贴近学生主 体开展有步骤体系、有思想深度、有对象主动融入的典型示范引领工作,从而使 “思想教育工作”不再停留在“施想教育工作”的浅层表面,真正达到启人深思、阐 发智慧、筑梦远航的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新境界。(二)重““体系化”忌“单一化”。

目前的先锋表彰、情暖校园的表彰需要相应力度的体系化支撑,本身形式多元、 充满正能量的活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间的后续发力有待加强并纳入到考核机制 中来,青年教师典型不应与青年学生典型相互分离,在横向典型树立的同时,应 该弥补纵向维度的缺失,从而形成影响合力。(三)重““长效实效”忌“一劳永逸”。

树立典型易,发挥典型作用难。一劳永逸的事务性工作作风在青年典型示范引导 工作中应极力避免。在长期性、实效性与现有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评价机制量 化之间应找到恰当的平衡点,继而将典型深入、持续、推广、验证下去,才能发 挥长久的助推力,最终形成系统合力并发挥出典型应有的示范引导作用。高校青 年思想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只有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地创 新工作思路,让高校广大青年大学生在青年典型示范引导活动中主动融入、学会感悟、懂得奋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正魅力和无穷生机最大最优化地展现 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