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互联网+”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互联网+”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了“互联网+”战略。近年来,“互联网+商品”变成了天猫,“互联网+货币” 变成了支付宝,“互联网+手机”变成了APP,“互联网+汽车”变成了专车。“互联 网+”的本质就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它的最终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传统 企业全面互联网化。那么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互联 网+职业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科毕业生由于其先天实践不足的短板,对于 企业来说,性价比不高,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巨 大,这就给了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人力资本低的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很 大的竞争机会,也意味着职业教育学校迎来了发展机遇。“互联网+”高速发力期 和职业教育学校机遇期相重合,对职业教育学校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职业教育 学校必须顺应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勇于革新,主动加压,自我改造,打造“互 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才能避免传统职业教育的不足,跟上时代步伐,利用“互 联网+”,壮大自身,提高实力,不被时代淘汰,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 地。笔者认为,“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技术和职业教育 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信息化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 式和评价手段将全面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化的巨大变革中,形成网络教学平台、 软件、视频、资源等诸多全新概念。“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一是通过 培训让学生扎实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技巧,掌握某个职业最新的技术,跟上某个 职业最前沿的发展趋势;
二是让企业能够找到不需企业内部再培训、引入就能工 作、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能够帮企业跟上新技术变革不被淘汰的职业人员。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1.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由外部刺激 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学习的主动吸纳者,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展开。老 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 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拓展和补充。

3.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由于互联网的使用,特别是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将课程进行碎片化 处理后,以数字化形态上传到互联网数据库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学习任何想学习的知识,实现学习的自由化。

4.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材编写要以企业和学生需求为核心 进行创新。“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海量知识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信息 不对称现象得到消除,使得企业和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所以企业和学生需要什么, 职业教育学校就应该编写什么,要尊重企业和学生对教材的优化权力。同时职业 教育学校要利用自身能力的优势,把教材运用和使用者体验推向极致,超越企业 和学生的预期。

5.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将形成教师团队。教师将不再单打独斗, 会形成教师团队,由团队来执行和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在“互联网+”的情况下, 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教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当课堂传授者,企业的管理 者、技术专家甚至经验丰富的工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具体教学活动中,也 就是说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再由一个教师单独完成,而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 由该名教师牵头组织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形成教师团队来完成。

6.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极大提高学习效率。“互联网+”需要课程 媒体化,富媒体的课程资源,会让知识变得更加可视且通俗易懂,虚拟现实的教 学手段更加容易把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学习会像游戏一样吸引学生,而不再 是枯燥乏味的活动。

7.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实现对个体学生的精准教育。“互联网+” 需要大数据技术支撑,互联网上的数据库平台会记录、存储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 数据,借助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得出学生的偏好与需求,有的放矢 地提供教育推送;
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

8.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解决校企合作中的老大难问题。通过“互 联网+”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区域内校企的优质资源,解决校企合作中重复建设、 发展空间不足、资源欠缺、师资调配、学生管控、学校和企业主动性不足等一系 列老大难问题。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实施思路 1.“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注重结构设计。通过完整、通畅的结构,来保证在“互联网+”条件下,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基础设施和学习、教务管理系统。基础设施主要是技术层面,由技术人员设计、 编制和维护网络平台,这部分的主角是技术人员。有了学习、教务管理系统,教 师能在其中开设课程,实现授课、互动、作业、反馈、分析等功能,也能使学校 完成对教师授课的管理、跟踪和评价等功能,这部分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

2.“互联网+职业教育”要循序渐近。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当地基础 设施实际和职业教育学校实际来规划建设步伐,不要贪大求全,不要追求一步到 位,同时也要避免零散不成系统式建设。“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展开是一 项浩大的工程,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它是一项长期任务。职业教育学 校可以基于结构设计和可持续的整体规划,采取循序渐近的阶段式发展模式,根 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倒排时间表,进行有序建设。

3.“互联网+职业教育”要借好东风,用好外力。教育部2015年年初发布了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教职成函〔2015〕1号),指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 的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强调和突出职 业教育特色,着力于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技能提升,努力探求和构建适合职业院 校数字院校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模式”。数字化校园正是“互联网+职 业教育”思维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基础体现,要利用好国家政策,利用好微博、微 信、校园信息平台、手机APP这些已汇集了相当教育资源的成熟网络平台,推动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建设。

4.“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易经洗髓,转变观念。一是要创新教学体系和教 研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体系,抓好数字资源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建立基 于网络的教研模式,丰富培训、教学方法,要求做到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可考核性等,创新教研模式时,要关注教学链的整个过程,相关各方通过网络达 成人员、资料共享,线上线下结合,合作共赢。二是要创新互动方式。建立基于 网络的互动方式,利用QQ、微信、云盘等成熟低廉的社会资源,促进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家校之间的互动,以前始终 是互动中的弱项,很多家长甚至在孩子从职业教育学校毕业后,还不知道他学的 是什么,学习的情况如何。这些要通过创新的互动方式加以解决。三是要创新评 价办法。建立基于网络的评价办法,实现评价手段数字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 价内容科学化。要利用网络大数据的特点,制订明确的量化目标,采用科学方法, 对教学的各项指标依据功能、属性、重要度、期望值等进行量化,编制出相应的 网上评价标准。四是要创新教师角色。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师角色。“互联网+职业教育”时期的很多课程将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和统一的教材,教师也将进行团 队化工作,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些都对教师的观 察、组织、知识能力带来挑战,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创新定位,在教学实践 中逐步探索出提升教育能力的方法。除了能力之外,教师还需对思维方式进行创 新,网络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 不同的内容而有所不同,教师将面对的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的问题,这些 问题很难有标准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思维方式,提升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 维和实践性思维的能力,掌握更多的教育思维方式。五是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建立基于网络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通过线上协作与线下握 手,实施高效的岗位分析和能力要求测试体系,使校企合作产生催化剂式变化, 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彻底改变和扭转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下所产生的诸多不足和 缺点,比如企业因为无法谋求更多利益而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的动力不足、职业 教育学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企业要求、校企文化不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 职业教育学校中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而缺乏实战能力、职业教育学校因为 投入和使用期限的限制而产生的实训资源和设备滞后,等等。

作者:李丽 单位:北京轻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