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倍受诸多教育者的关注,其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母语,使其有一定的母语知识储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学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优良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指引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转折与过度阶段,其教学目标较之之前的小学教育更为鲜明且更进一层,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且以语文为开端,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本文就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目标 实施策略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掌握方法、树立自信、养成良好习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仍然是致力于传授给学生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并督促其有效掌握。小学语文学科所涵盖的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章,学生只要牢牢掌握每一课的字词与段落大意即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又更进了一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掌握字词句,更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全篇的理解与作者精神世界的揣摩,及传授给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有效方法。初中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识字写字教学、修辞、语法、文学文化常识、基本的文体知识,学生仍然需要反复学习与巩固,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仍然是学好语文课程的关键。其次,较之小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须共同进步与学习的,是对方法的掌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怎样学习语文,怎样学好语文”,即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探讨与反思。
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应注重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一些学生语文学科成绩较为薄弱,或是语文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缺乏,教师须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力的教学措施帮助其增强信心。其次,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
提升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人文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作为更进一层的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所致力的教学目标已从基本教学任务转变为更高阶层的审美教学及思想指引。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学的基础,其最直接的思想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将对母语的热爱投入到生活中以及更高级的思想意识中。重在通过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进而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怡情养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化品位,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立足实践,夯实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贯穿基础教学的理念,要重视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应立足于实践,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与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应摒弃死板教条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借助字典等辅助工具主动掌握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内自愿获取新知识。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并非在于如何教学生,而在于如何教学生学习。初中是学生身心开始发育成长的阶段,教师应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语文教师应注重教授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把握。以学生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点拨、指引学生,帮助学生变教条的死板记忆为有效的规律积累。
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生活与思维两方面的,学生在语文学科最高的成绩不是书面考试的高分,而是他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的人文知识填充自己的生活,并在精神世界里得到满足与享受、思考与质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加强阅读教学及文学思辨教学,阅读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写作能力。文学思辨教学则是对阅读教学的深层化,教师可通过引导进而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各种文艺思潮的解读及各类文学知识的探讨与正反辩论,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使得学生在各领域各事物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学生通过对一个或是一类文学现象的思考与质疑,会帮助其更透彻地解读生活、理解生活、懂得生活。
结语
语文学科知识最终须回归至生活,最重要的是其在精神生活的指向性。而这些的最初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递进为对语文所涉及到的人文知识与思想领域的解读。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再仅止于表层的知识教学,更应注重的是对学生思想上的指引,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袁玉红. 做高效课堂教学的践行者[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1(07)
[2] 王瑞雪. 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4)
[3] 史西峰. 谈阅读对中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的作用[J]. 青年文学家. 2011(08)
[4] 许方文.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0(10)
[5] 程红兵. 以人为本的语文素质教育[J]. 河南教育. 2003(01)